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罗艳平
[导读] 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罗艳平
         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421002
         摘要: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写作教学,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当前环境下,借助生活素材或手段,实施生活化教学,是广大语文教师需要把握的教学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需要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
         教学改革,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重头戏。顺应课程改革新要求,着眼学生综合发展,改变传统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生活化理念,是当前形势下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理念,以生活资源构建起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环境展开有效学习,成了广泛热议的研究要点。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创新,基于生活化理念重构小学语文教学。
         一、教学生活化对小学语文的积极作用
         首先,教学生活化,通过生活化素材的引入,能够让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认知,尤其是对一些趣味化生活素材的利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参与写作教学,这样可以让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教学生活化,可以对写作教学的内容实现补充拓展。教学活动如果单纯局限于课本,那么内容就是比较封闭的,也不能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通过生活化手段,引入课本之外的内容资源,这样可以让写作教学更加充实,同时让学生对这些课本之外的资源实现有效地积累掌握,如此便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再次,教学生活化,可以将写作实践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基于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展开实践练习,如此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实现有效锻炼。
         最后,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语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语文知识的作用,从而准确理解语文学习,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唤醒学生生活体验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现实教学条件下,学生长时间是在课堂和学校里,亲身经历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的体验,也为了把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身边的各种有效教学资源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1.网络资源。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多媒体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进行弥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写作灵感,帮助学生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比如,在写关于“龙”的文章时,很多学生对“龙”感觉陌生。教师可事先安排学生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对“龙”有个大致的了解,课堂上再引导学生分享交流,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龙的工艺品,以此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开拓。
         2.文本资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的历史故事和经典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编写小剧本,以此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比如《晏子使楚》《负荆请罪》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将人物的神态表情展现出来,怎样说台词才恰当,以此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有效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改写、扩写、续写……长期训练之后,学生的认识在写作教学中一定会变得更加深刻。
         3.生活资源。小学生的生活资源主要来源于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学生而言家庭和社会是两个对个体具有特殊意义的环境。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启蒙地,是学生情感的摇篮。教师可通过组织表演展示、交流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捕捉、回忆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社会是个大环境,教师也可以引领孩子从中汲取“美”的资源,如好听的歌曲,美丽的图片,内涵丰富的公益广告等,当你发现学生对它感兴趣的时候,就说明心灵的火花已被点燃,习作智慧已被唤醒。
         (二)拓展生活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写出一篇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生活积累。学生今天写出来的作文,实际上是他之前语言、思想、知识等各个方面积累的综合表现。如果仅仅将学生“关”在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学生的视野就会受到限制,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没有思想,言之无物。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和社会,接触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得到更加多样、更加真切的生活体验。活动中产生的思想火花、难忘经历等都是学生用来写作的良好素材,语文教师要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在写作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拓展生活教学资源,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
         (三)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把教学根植于生活之中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就是说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才能有成效。教师要积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首先,语文教师不能只重视课堂行为。有人认为写作好的学生都是课堂上教出来的。实则不然,一味的课堂教学只会让学生的视野受到限制,而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无论是认知方面还是经验方面,对学生的写作都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要尽可能将自主权还给学生。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出来。比如,在作文命题上,教师可以采取半命题的形式,在体裁的选择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可以写小说,可以写诗歌,可以写散文,给学生搭建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
         最后,教师还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单向的传授式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今天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在师生之间形成一个有效互动的局面。其次,在对话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尽可能说一些能够让学生理解的,甚至带有儿童色彩的话语,对于学生说的话要认真倾听。
         语文反映着生活,生活充实着语文。小学语文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积极灵活应用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体验生活,对学生的人生进行丰富,对其思想进行启发,实现作文教学生活化,就一定能够达到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洋.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117.
         [2]梁美芳.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