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课程开发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陈尹
[导读]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陈尹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城郊中学校  624800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农村高中教学应试教育思维严重,高度重视学生的成绩,却忽视其核心素养的培养。这造成了农村高中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他们的阅读量不够,人文素养较差,语文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课程开发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农村高中 ;语文 ;课程开发
引言
         新课改对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阅读为代表的教学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但是农村地区的教学相较于城市暴露出更多的不足,大阅读背景下使用的教学资源比较片面,内容、种类也都比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师应在这些方面做文章,尝试在实践中寻找更有效的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形式。
一、农村高中语文课程开发的问题
         农村高中语文课程的开发存在以下问题:课程开发缺乏标准,计划不够周详,制度缺乏保障。农村高中基本上没有校本课程独立开发的能力,师资力量不足,相关制度不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和当地文化联系不紧密,文学素养的挖掘不深入,对特色文化缺乏认知等。教学上,教学方法单一,还是沿用教师讲解和提问的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很少应用到教学中,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点拨、引导,多是沿用程式化的教学模式。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缺乏创新的方法,学生的优秀作品阅读量严重不足,缺乏锻炼口才的机会,写作也是完全按照高考程式化的套路。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也缺乏兴趣,加之时间不充分,因此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不大。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学校方面
         要提高农村高中的软硬件水平,比如:建立在线教学设备,为语文碎片化教学提供软硬件条件。开发多元化的高中语文课程,除了高考知识点之外,还应该包括演讲、写作、阅读等方面的课程,除了人教版教材之外,还可以结合网上开放资源建立微课等多元课程。学校也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名师带动成长,专家引领成长,建立教师成长体系,为开发特色语文课程打好基础。课程开发要以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人文修养和终身阅读习惯的养成等。学校也要鼓励采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方式,比如在知识拓展的课程中,可以采用网上问答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教师方面
         要落实好教研活动,各级部门需严格抓实各项教研事务,推动农村高中教师团队的协同进步,地教研过程中多多尝试小组探讨、自学辅导等不拘一格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基于农村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基于农村高中学校的教学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强化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有序性监管。课前预习、课上听课、课后巩固每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特别是总结和复习强化方面,一是强调学生应就自身学习状况展开自主性总结,优化学习方式,强化学习效率,二是要求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鼓励,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和踊跃性,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成绩。
         (三)学生方面
         明确专题特点与内容之后,高中生需要以材料为基础开展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应该整理好与专题有关的材料,反复阅读经典章节,然后对评论文章进行阅读,以理性思维思考问题,最后将获得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呈现出来。“专题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思维方法,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这就表明必须让学生熟练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对比阅读为例,“孔子和《论语》”这一专题有两篇文章的部分观点有些偏激,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理性地认识孔子及其思想,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孔子及其思想给后世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样,在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高中生就可以总结出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并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需要注意的是,在专题教学中,应该整合与相同问题相关的文章来开展对比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专题产生兴趣,加深其对专题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四)创设优良的校风、学风
         校园氛围对学生学习、发展的作用毋庸赘述,学校要大力创设优良的校风、班风、学风,高中学年段课业繁重、学时紧张,教师们需做好早晚自习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做好自主学习。教师们也需有意识地给留守学生以足够的关爱和鼓励,留出更多精力放在对留守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课程辅导上,使这些特殊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爱和鼓励,并将他们的有害想法及时消除,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对农村高中生的语文教学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拓展阅读范围,改革阅读教学的方法,积极开展教学互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增长其见识。教师则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和进步之处,并施以激励性引导,强化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许丽瑜.打造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路[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8):79+107.
[2]夏伟宏.农村高中多文本阅读课程建设方案初探[J].读写算,2018(16):188.
[3]潘维勤.浅议高效课堂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J].新课程(下),2018(01):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