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阅读意识,感知名著魅力——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 林英
[导读] 摘要: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关键在于“导”,教师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名著阅读形成引导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收获文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就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而言,“积累与运用”和“发展与提升”是紧密联系的,从名著阅读中深化学生的文学底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本文以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为主题,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知名著魅力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激活学生阅读意识的方法,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建
林英
      广东省湛江市第八中学    524000
      
      摘要: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关键在于“导”,教师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名著阅读形成引导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收获文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就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而言,“积累与运用”和“发展与提升”是紧密联系的,从名著阅读中深化学生的文学底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本文以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为主题,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知名著魅力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激活学生阅读意识的方法,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建议。
      关键词:阅读意识;名著导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名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文学资源,在初中语文的课本中也融入了许多名著的章节,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使学生对名著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每年最少要阅读两部名著,初中学习阶段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六至九部名著书籍。名著导读在于让学生“读完整的书”,而不是读某一个片段就发表感慨。因此,将名著阅读作为单独的教学内容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通过名著导读的课堂指导,可以唤醒学生自主阅读的需求,让学生在“齐步走”的状态中逐渐提升自主阅读兴趣,使初中生的文学素养越来越深厚。
      一、趣味导读领航学生的文学梦
      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阅读的主要因素,而兴趣的指引可以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长久的动力。名著阅读并不是短暂的学习任务,而是需要学生长久的坚持,并将其当做一种日常的学习习惯,学生是否具备浓厚的阅读兴趣,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积极、持续地参与阅读,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悬念导读的方法,利用名著中的故事情节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通过自己的眼睛来发现答案。悬念导读法属于一种趣味的导读方法,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名著作品中,教师可在名著的关键处设疑,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骆驼祥子》的导读教学中,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祥子为什么被叫做‘骆驼’?全书和‘骆驼’有什么关系?”、“祥子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的梦想实现了吗?是怎样实现的?”、“祥子的命运是否出现过转折?他在转折中是怎样选择的?”、“你认为本书的结局是美好的还是悲剧的,为什么?”教师针对《骆驼祥子》这部书的故事情节提出了以上四个问题,与书中情节环环相扣,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会想要探寻答案,那么学生就会积极的参与到阅读中,才能发现答案[1]。
      二、辅助导读启发学生的猎奇心
      初中阶段的学生结束小学语文的学习,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但总体来说仍未达到理想的水平,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名著指导阅读来传授一些阅读技巧,使学生的阅读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信息与知识。如在阅读一本名著之前,可先在“目录”中浏览全篇的内容,从名著的“前言”或“序”中先了解大致的故事走向与趣味点,再详细的了解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背景等等,可以丰富名著阅读的故事色彩,之后学生再投入于名著阅读中,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水浒传》的名著阅读中,由于这本名著的内容较为丰富而且人物关系较为复杂,教师推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读故事,一边将人物关系梳理出来,绘制成人物关系表则更容易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同时,查阅目录也是非常好的阅读习惯,我国古代的名著多数在目录的设置中用笔巧妙,如章回体小说中会采用对仗的句子作为章节的标题,既富有趣味,又蕴含文学性,在学生阅读目录的标题时就会对故事产生“猎奇”的心理,可以长久的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2]。
      三、课堂讨论回归阅读的真情感
      对于学生的名著阅读学习,初中语文教师应通过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但要注重评价的方式,应以多元化为主,从理性的角度审视名著导读教学的过程,以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效率。如教师可以组织某一部名著的阅读月,班级内的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阅读同一本书,之后教师再在阅读月结束以后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针对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讨论。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教师可以在读书交流会中抛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请你试着说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书名的含义”、“保尔问什么离开学校去工作”、“保尔离开学校,第一份活的职责是什么”、“当沙俄政府被推翻了之后,小镇的居民听到了什么新鲜的词语”等等,教师抛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故事内容进行讨论,然后提出“从这部书中你收获了什么?”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来思考人生哲理,促使学生挖掘名著中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使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收获更多的心得感悟,从而感知名著的魅力。
      结束语:名著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文学知识的需求较大,教材中的文本阅读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能力提升的需求,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名著阅读的导读教学,采用有效的引导方式,对学生形成指引并关注学生的阅读效果,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婷. 激活阅读意识 感知名著魅力——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16-18.
      [2]李东浩. 初中语文阅读策略教学之概括信息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01):139-140.
      "翻转课堂"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藤县塘步镇第一中学 韦丹丹
      摘要:翻转课堂是指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比起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来讲,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对课堂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规划的同时,充分利用起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教学大环境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当正确认识翻转课堂,并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英语阅读;构建策略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是新兴的教学模式,成了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使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增加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增强对英语阅读的吸收和理解及课堂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起源于美国迈阿密大学一名教授创建的教学形式,采用互联网、计算机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利用网上提供的学习资源,掌握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内容,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2"翻转课堂"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2.1确定学生主导地位,改变教学策略
      在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当中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主导地位,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当中以学生为主导,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能够给予更大的选择和自主权利,让学生自己可以对自己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学生占据主导地位之后不仅可以对他们学习时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在不依赖其他人的情况下,对自身的学习进行一个归纳和总结。教师针对“翻转课堂”的教育学模式要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当作学生的辅助者,帮助学生去解决难题。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用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能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例如,在讲解英语阅读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到多媒体前来将自己的作业展示给其他同学看,然后对自己的错误之处进行讲解,之后向其他同学提问,其他同学对自己做对的题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这个同学再向其他同学进行解答,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在上完课之后给学生一小部分的交流思考时间,让学生们能够进行思维的碰撞,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疑问进行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及时关注学生,对于学生不同问题要及时给予帮助,但是帮助的方式主要以引导为主,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问题的答案。
      2.2提高阅读活动有趣性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中,教师需大力提升阅读教学活动的有趣性,如此既能保证学生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还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例如,在教授“school life”这一知识时,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校园生活有一个全方位的体会,调动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憧憬之情。所以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走入校园,体会校园文化,感受校园人文,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把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带人到课堂英语阅读知识学习之中。当然,初中英语教师还能通过运用课下时问和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对校园生活进行研究,并且让学生运用英语来抒发自身感受,提高学生英语表达水平,给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2.3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景
      我们常说:“知识来源于生活”,初中英语阅读翻转课堂的运用,也不能脱离开我们的实际生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减缓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难度,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更进一步的促进了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够让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2.4课堂运用翻转课堂设计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互动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利用翻转课堂,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增加课堂小组讨论环节,使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表观点,分享阅读体会,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教师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步入实践活动当中,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展示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增强活动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阅读技巧。例如,在初中英语“Is there a post office”的教学过程中,有一篇要求学生进行配对的英语阅读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本篇阅读内容设计英语活动。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英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英语课堂比赛。本篇阅读所讲的Anna,John及Lisa对自家环境的论述,教师可以要求小组内部对内容进行翻译,并将地图进行配对,完成阅读要求,完成任务最快的一组即为优秀小组。口语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重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论述自己家里周围的特色建筑或者环境,以开火车的方式在组内轮流讲述,选出一名优秀代表向其他同学展示,最后在课堂结束后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
      2.5课后运用翻转课堂巩固和总结,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课后,教师利用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对上课所讲的知识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安排课后的教学内容,增强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巩固学生对英语阅读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阅读学习的指导,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他们的学习能力给予评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个性得到发展,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内容,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清晰的认知,帮助学生掌握高效习方法。翻转课堂的教学系统能够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提供依据,使教师的评价更具价值性。教师也可以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如小组内部互评、学生自评等,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英语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手段和形式,结合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特点和局限,积极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创设翻转课堂教学情境,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教学途径,培养与激发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与阅读动力,并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促进初中学生逐渐养成优秀的英语素养,锻造学生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于莉.翻转课堂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解读[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000(009):15.
      [2]赵亚会.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探究[J].考试周刊,2019,000(011):115.
      [3]吴艳泽.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2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