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曹晓芬
[导读] 森林资源在我国的众多陆地资源中占有关键的位置,尽管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若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态不平衡,为人们带来生存威胁。
        曹晓芬
        贵州省遵义地区余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贵州遵义 564409
        摘要:森林资源在我国的众多陆地资源中占有关键的位置,尽管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若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态不平衡,为人们带来生存威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针对我国国情所制定的一项全新的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需要积极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以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措施展开探讨,以促进林业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林业;可持续发展
        人们必须依托于合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才能生存,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推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人们逐渐提高了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森林的发展与全球的生态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环境作为依托,基于此,需要人们提高对于资源保护的关注,通过林业资源管理,让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有效保障,让动植物可以在更加宜居的环境中生存,以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首先,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生物的多样性,让生态平衡得到保障。森林是地球之肺,可以充分吸收空气中的CO2并释放出充足的O2以调节气候。森林通过植物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并为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为后代子孙留下了许多资源和珍宝。其次,保护森林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木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实践中,同时,将木材应用于雕刻工作中,可以有效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从旅游业的角度观察,通过森林公园和景区可以便利人们的出行,让人们更加贴近自然,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1]。
2 森林资源保护及林业发展的现状
        首先,我国当下的林业资源较为匮乏,且资源不具备良好的生态功能,林业资源的质量较低。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人均森林占有面积较少,并未达到世界人均森林占有水平。同时,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其中尤以东北地区的资源最为丰富。我国目前的针叶林多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并未实现良好的生态保护功能,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及防风固沙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缺陷,限制了森林生态作用的发挥。除此之外,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缺乏健全的自然保护机制,导致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得不到有效保护。
        其次,在林业生态保护及建设工作中缺乏完善的保护机制,有关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健全。由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认知不够清晰,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缺乏投入,在人力、物力及财力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同时加上缺乏完善的林业环境保护及建设机制,对有关工作人员及部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作用的发挥造成了极大的限制,阻碍了林业生态环保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有关宣传教育工作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未能深刻认识林业生态保护及建设的价值,导致社会公众无法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限制了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性,使生态环境在极大程度上被破坏[2]。
3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措施
3.1 转变自身的观念
        近年来,我国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陆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等规划,以推动森林资源保护的进程。

基于此,需要我国林业工作人员持续更新自身的观念,体会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价值,找到其中的难点并予以解决。需要林业资源管理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将森林资源保护体制进行优化,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的资金投入力度,让林业保护宣传工作得到有效推广,便于社会各界人士深入体会林业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此外,需要不同地区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化林业管理系统,实现信息采集、分析及处理的一体化管理,让我国林业保护工作得以高效开展[3]。
3.2 将林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改良并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可以有效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我国林业的发展特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展开林业结构调整,并且提高对于林业产品加工的关注,不断优化林产品的用途,让林产品的附加价值得到切实提升,使林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不同林区的工作人员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开展乔木及灌木种植工作,将林间药作、林间草作等种植方法进行有效推广,让退耕还林政策得以落到实处,让森林资源的经济及生态效益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3 提高营林执法监督力度
    为有效降低林地占用的概率,减少采伐不合理的现象,需要积极探索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路径,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开展监督工作。通常来讲,需要林业部门强化与其它各个部门的合作,协同执法,确保基层林业工作的高效开展。如果出现恶意破坏林业资源的行径,需要结合具体的法规展开严厉惩处,以保障林业事业的高效开展。需要工作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将资源进行高效利用,让其生态及经济价值得以最大发挥。同时,需要有关部门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思想宣传工作,帮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以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
3.4 关注森林灾害防治工作
        病虫害是限制我国林业资源质量的关键因素,许多苗木因病虫害作用而导致长势缓慢,限制了木材品质的提升,甚至可能引发苗木的大量死亡。基于此,需要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关注林业经济的发展,提高病虫害防治力度,通过3S技术实施监测,充分利用化学、生物及物理防治手段展开科学防控。此外,需要严格控制森林火灾的风险,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干燥、大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火焰等级较高,必须提高森林火情监测强度,建立高效的应急预案,保证设备的稳定性,才能展开对于火势的科学控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火灾造成的危害。
3.5 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
        在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时,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依托,以提升林业资源保护的有效性。通常来讲,需要不同地区人们充分考虑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关注林业经济规划、林业资源保护及营林建设等不同角度,将森林资源保护制度进行完善,以保护森林经营者的切实利益。在此过程中,需要将职责进行细化,以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性。此外,需要制定专门的使用条款,以免因森林资源的不合理运用而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限制。最后,需要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基础上,展开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避免出现野生动物交易,明令禁止捕捉及食用野生动物,以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通过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可以有效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应对严峻的生态现状,需要我们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建设,在保障经济及生态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深入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基于此,需要我国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关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保障生态及林业建设过程中的跨越式发展,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力度,让林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兴华,柳丽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11(14):136-137.
[2]王保平.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的思考[J].种子科技,2020,38(12):117-118.
[3]刘建忠.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20,43(12):217-218.
[4]刘德栋.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探究[J].种子科技,2020,38(15):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