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基点的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王庆瑜
[导读] 在教育事业不断变革的今天,各个科目为了适应教育变革,
        王庆瑜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三十五中学
        摘要:在教育事业不断变革的今天,各个科目为了适应教育变革,稳定自身的发展,都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兴趣为基点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学形式,能够推动初中体育课程的发展。文章主要是以兴趣为基点的体育教学策略研究,希望能给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以兴趣为基点;体育;教学策略
        以兴趣为基点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教学原则,发挥出兴趣的作用,教师对这一教学原则应该有完善的认知,并在课程中不断落实。在体育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身心特征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课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
一、以兴趣为基点的教学作用
        以兴趣为基点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进行教学,在初中体育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充分考量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推动体育课堂顺利实施。
        教师以兴趣为基点就是用兴趣串联起课堂,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身心发展特征后,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加活跃。在体育知识的讲授中,如果学生盲目锻炼,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让学生感觉到煎熬。以兴趣为基点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问题,将体育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为学生组织有趣的活动,围绕当前比较热门的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展现出学生的个性。针对不同身心素质和兴趣爱好的学生,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知识的讲授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展现出学生的能动性,改变以往固化教学模式。比如,在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跳跃”方面的技能时,可以先让学生练习立定跳远,然后为学生设置“青蛙过河”的游戏,将学生分组,每组两个圈,作为荷叶,学生从荷叶的一段跳到另一端,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以兴趣为基点在初中体育课程中的教学现状
        当前在初中体育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已经重视以兴趣为基点,并且运用到了课堂中,但是教师没有对这一教学原则进行充分探讨,也就没有发挥出太大效果,更没有完善的认知。教师在以兴趣为基点时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体育知识的讲授中会受文化课教学的影响,还在运用固化的教学模式,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充分考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兴趣爱好,在体育知识的讲授中,在安排教学活动时没有考量到学生的兴趣,这样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 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的,也不愿意参与到课程中。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占据权威性的地位,对学生没有做到充分的尊重,这样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体育课程是比较随意的,教师如果不是充分考量学生的兴趣爱好后创新教学模式,就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兴趣为基点也只是浮于表面的,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另外学校没有对体育课程有足够的关注,这样也就不能将以兴趣为基点贯彻到底,因为学校没有足够的关注,体育课程就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在下雨天气以及教师有事时就不能顺利开展体育课程,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会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
        最后,教师没有发挥出以兴趣为基点的教学价值。在体育知识的讲授中,教师没有关注兴趣教学,这样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体育课程上或者不上时,教师也是凭借自己主观意愿的,没有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体育课程也没有足够的关注度,经常利用体育课程复习文化课知识,过重看重文化课成绩。另外,文化课教师也会占用体育课程,下课时拖堂,影响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很多班主任十分关心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经常与体育教师交流,占用体育课。教学活动的枯燥和教学设备不足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体育课程大多是浮于表面的,教学效果比较差。
三、以兴趣为基点的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在体育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要注重以兴趣为基点,运用游戏、兴趣小组和情境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一)游戏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还没有完全成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征,教师应该充分考量学生这一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增加体育课程和学生感兴趣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乐趣,并将体育健身和乐趣相互渗透。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教师将二者进行整合,能够改变学生对课程的看法,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充满娱乐性的游戏。教师在安排游戏时,可以让学生举手决定,少数人服从多数人,提高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
        比如,教师可以将轻物投掷游戏融入到课堂中,学生可以借助纸飞机或者羽毛球进行投掷,看谁投的准。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开动学生的脑筋,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将玩手绢捉瞎子的游戏融入到课堂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身心素养,不仅可以实现课程目标,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程中。
(二)兴趣小组
        很多学生都有着相似的兴趣,在体育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应该设置兴趣选项,让学生与自己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这样学生可以在配合中学习,互帮互助。比如,教师可以设置拔河比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团结协作的素养,还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比拼,因为学生参与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也会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教师运用兴趣小组的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能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素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比如街舞篮球一起进行,其他学生观看,看哪组更精彩,从而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在增强学生身心素养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拼搏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体育课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爱好,还能让小组比赛中的学生加强互动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共同提升。
(三)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也是以兴趣为基点的表现,教师在体育知识的讲授中借助情境教学的形式,这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并进行锻炼。初中体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也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喜欢跑步,有些学生喜欢跳远、铅球。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场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程。教师将情景教学运用到课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比如,教师在教给学生跑步的知识时,部分学生不喜欢田径运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跑步的兴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跑步训练前,可以为学生简要介绍明星跑步的事迹,让学生了解更多名人。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刘翔的事迹,自从2008年的奥运会后,人们对刘翔就比较关注,在情景中让学生感在短跑教学受到他高大的形象,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提升学生的锻炼能力。学生可以将自己想象成刘翔,上好跑步课程,为下次奥运会做好准备。
结语:总之,教师以兴趣为基点,将兴趣和体育项目整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运动项目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兴趣为基点既可以让课堂更加活跃,还可以加深学生不一样的感受,促进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进.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展开足球兴趣的培养[J]. 内江科技,2019,40(05):140-141.
[2]顾文华.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J]. 内江科技,2019,40(06):57-58.
[3]李小平.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 青少年体育,2019(06):71-72+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