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莲
茂名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分析,结合自身的观点尝试构建出本土化的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修正完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模式;构建
一、研究背景
我国研究者王红、赵蔚研究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并翻译如下图所示:
我国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处于起步阶段,不少教育改革者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构建出不同学科的本土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重庆市聚奎中学、山东昌乐一中和广州市天河区的“天云项目”等。
现在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普遍存在课时不足、学生不愿意多花时间学习的现象,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Rober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进行“翻转课堂”即把课前学习和课中学习综合放在一节课40分钟内。
二、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翻转课堂的核心方针“先学后教”和国内外成功典型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自2018年11月份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验以来,通过不断修正完善,构建出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流程,学生易于接受,便于实践。
2.1情境导入,明确任务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觉兴趣。”情景导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如在《信息技术基础》中《3.1.3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第一课时设计版面布局中,情景导入设计为询问“你如何做一道菜,如清蒸桂花鱼”,由于贴进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回答的热情很高,总结答案为:“确定菜品、购买食材、设计菜式、烹任食材、品菜”。由此类推,设计第二个问题询问学生:“你如何制作一份电子报刊?”有了做了清蒸桂花鱼的过程,学生很容易就能类推出制作电子报刊的过程序是:“确定主题、收集选择材料、设计版面布局、制作作品、评价修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后,本节课设计任务有4个。任务1:电子报刊版面结构有哪些要素?任务2:版面设计要点有哪些?任务3:版面布局工具有哪些?任务4:选用合适版面布局工具绘制电子报刊《最美高州》版面设计图。
2.2自学微课,完成任务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结合教师提供的《自学任务单》观看教师课前录制的简小精悍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的学习。微课视频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用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的兴趣与热情。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时,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通过暂停、后退、快进有目的地学习,记录下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自主完成《自学任务单》上的内容,掌握基本的设计思想流程与技术要点。
此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此环节把课堂还于学生,给他们一个独立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独立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教师在此时通过巡视学生的整体情况,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保持一种高度的学习热情,如看到完成好的同学可以及时大声表扬,看到完成不太理想的同学可以及时给予鼓励。
2.3技术指导,协作学习
教师在上环节巡视中,快速准确地总结分类学生遇到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恰当的指引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对于通过小组间或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能够解决的问题,可以让一个同学充当小老师在全面同学面前进行操作演示讲解。而对于大多数学生出现的不能够的问题,教师需要进行技术指导,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操作演示讲解。经过问题的层层分析递进技术指导,一节课基本能解决学生的大部分问题。
协作学习是个体之间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充分论证所研究问题,以获取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学生协作学习活动有得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及学生相互的包容能力。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可以加强协作交互学习。为了更好的实施协作学习,可以采用有效的交互策略,如小组讨论、学生之间讨论等。
2.4交流分享,展示评价
分享评价环节是学生经过了自学和协作学生之后展示收获的环节。在课前,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制《3.1.3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总结评价表如下所示:
在交流评价环节中时学生借助学生总结评价表对学习进行总结反思,在小组内分享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方位评价。还可以邀请同学上台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展示自我的活动中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评价方式与传统课堂评价不同,这是以学习过程评价为主,以学习结果评价为辅的;以激励评价为主,以纠正评价为辅的;以生生评价为主,以师生评价为辅的;以情感体验评价为主,以知识掌握评价为辅。
三、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注意事项
3.1组织调控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个别翻转课堂案例中容易出现学生过度依赖微课视频,埋头于微课视频,自顾自地完成《自学任务单》。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喜欢直观的事物,注意力时长约为10-20分钟。学生需要教师通过组强调控课堂,适时表扬鼓励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由于微课视频及《自学任务单》的指引,使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知识的学习,所以课堂中容易出现空白。在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些教学案例利用这课堂空白不断加大学习的难度,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这与翻转课堂的教育宗旨背道而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因此,我们在应用教学模式时应该以培养信息素养为主,以知识掌握为辅。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育不只是教知识而已,更应该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思考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履行个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效的技术使用者、创新的技术设计者的技术反思者。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改革,翻转课堂是未来教育的趋势,我们尝试着课程改革,探索出一套可靠的教学模式,以实验实践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国内翻转课堂还处在起步阶段,对我们一级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希望通过技术改革课堂,翻转成就精彩!
参考文献:
[1]郑艳敏.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4):46
[2]Robert Talbert .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http://prezi.com/dzorbkpy6tam
[3]汪晓东.翻转你的课堂.http://bbs.jxteacher.com/thread-10681963-1-3.html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2018年度青年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18JX07238)结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