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17期   作者:陈维吕
[导读] 作为我国最稳定的电力输出,火电厂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锅炉
        陈维吕
        云南能投威信能源有限公司 657903
        摘要:作为我国最稳定的电力输出,火电厂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锅炉属于火电厂最主要的发电设备,为了保证锅炉在火电厂中的良好运行,就必须控制其燃烧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火电厂燃烧锅炉的工作原理,其次分析了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重要性,最后针对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主要技术予以了更深层次地探讨,以期能为我国锅炉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锅炉运行;调节问题;火电厂
        
        
        前言:在火电厂运行中,通过对锅炉的调整,不仅可以保证锅炉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还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锅炉燃烧调整技术运用中,实施燃烧控制,会充分发挥燃料的燃烧效果,提高锅炉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但是,若锅炉系统中烟气含量、测量仪器等设备的运用无法达到标准时,就会增加锅炉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因此,亟需加强对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技术的分析与探讨,以期能减少对锅炉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从而保障锅炉系统的运行安全。
        1火电厂燃烧锅炉工作原理
        在运行锅炉时,火电厂的工作人员通常需要熟悉火电厂中锅炉运行的基础知识,他们必须运输材料,选择燃烧动能和热能的方法以及转换燃烧能的方法去控制燃烧火电厂锅炉的主要过程;火电厂锅炉的运行原理是火电厂的经营者选择煤炭和其他物料,传递适当的机械设备并将物料运输到设备;在火电厂的锅炉炉中强烈燃烧,产生材料的化学能,由于强烈燃烧,材料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所需的热能和动能,并转移到其他蒸汽轮机和其他设备;通过该方法转换电动机的操作,并且通过该转换方法产生的热能的效率较高;当前,这是火电厂的最佳操作。火电厂锅炉燃烧的原理是,利用煤和其他材料中的各种复杂成分,在化学反应后产生极高温度的烟道气,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能;根据传热能力,原理是热量从内部相互传递,产生大量的热能,并且热能作用在内部工作部件上;在将烟气连续地传递到工作部件之后,在持续高温加热之后进行辐射传热,辐射传热之后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并形成水蒸气,蒸汽进入后,在蒸汽轮机制成气体喷嘴之后,水蒸气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并驱动蒸汽轮机,该水蒸气吸收烟道气中的热量并将其传递给蒸汽轮机的各个部分,允许水蒸气通过,热能被转换成一定量的电能;上述原理因工作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强制循环锅炉中,锅炉内部形成的工作材料与其他锅炉不同,在内部循环的驱动力的影响下,外部循环泵可以提供安全性的工作。
        2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重要性
        只有做好技术选择,才能实现锅炉的全过程优化,通过先进的技术措施,提升锅炉的经济效益,为其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在锅炉的优化调整过程中,不单单只是保证供电需求和细化流程,还应提高产能。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一般而言,就是通过对锅炉燃料供给的合理调整,结合适配参数,做好风量选定,既能从根本上加快炉膛内燃料的燃烧,还可以改变锅炉燃烧的控制方式,进而保证承载机组负荷的最优化,形成稳定而持续的热量。调整燃烧优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火电厂锅炉的运行安全,满足外界电负荷蒸汽量。可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实现火电厂锅炉设备稳定气压,这样气温就能满足规定标准,使锅炉蒸发量达到运行规定,使其更加稳定供应。其次,火电厂锅炉炉膛内可以更加安全可靠的燃烧,防止结渣情况的发生。另外,通过有效燃烧还可以有效保证锅炉内过热器、锅炉水冷壁、燃烧器的温度。然后,全面发挥机组作用,调动好各机组的功能,使锅炉整体机组更加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最后,能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防止污染物在燃烧过程中排放。


        3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主要技术
        3.1试验调整技术
        在开展锅炉燃烧技术应用之前,需要通过科学试验来对相应的技术参数进行提取,重点是通过合理的风煤比系数的确定以及锅炉燃烧设备运行最佳参数的设置、科学的计算机控制曲线的制定等技术参数的全面获取,确保曲线控制和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保证锅炉的稳定燃烧和运行。重点就是在开展大量的单因素试验之后,获得此单项因素对锅炉燃烧运行的影响以及相应的保准,保证通过科学的燃料种类配合比以及机组试运行水平的提高来保证机组设备的正常运行。
        3.2锅炉燃烧建模优化技术
        锅炉系统的燃烧过程较为复杂,属于一个系统的过程,这就需要在对不同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本进行利用的同时,做好针对不同机组形态的良好技术选择,在燃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建模技术的应用。也就是在燃烧理论的标准要求下进行建模并对模型进行求解,确保做建立的模型满足实际燃烧的需求,并且对锅炉燃烧模式和路径起到优化的作用。此种优化技术通常具有较为缓慢的过程,并且不适合在理论不成熟的机组中应用,主要在离线分析和高仿真研究方面应用。
        3.3燃烧设备改造技术
        在目前对锅炉燃烧技术进行不断优化的同时,也表现出其中的部分燃烧设备或者部分功能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因此为了全面优化锅炉燃烧效果,就需要通过设备改造来提升其性能,实现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针对已经投入生产建设的火电厂锅炉系统,需要对技术的应用范围进行合理控制,加强对燃烧器的设计和改造,避免由于受到煤种以及制粉系统的影响而降低其运行的稳定性问题。
        3.4锅炉燃烧检测技术的优化
        通过锅炉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来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在对其检测技术优化时,主要的目的就是改进和提高检测技术来实现全面燃烧优化目标。针对目前常用的炉膛内火焰检测技术、风煤测量技术、煤分析技术、锅炉燃烧排放物实时检测技术等,在上述技术的合理应用下来实现对影响参数的提取,在保证参数合理的同时实现对燃烧的优化。还要在锅炉燃烧运行中做好对烟气含氧量、燃烧煤粉浓度、飞灰含碳量、火线图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对锅炉燃烧程度的优化调节,实现煤炭燃烧效果的提升。还要通过检测设备的优化和改进,实现其测量精准度的提升。其中的火焰检测技术来说,通过此技术的应用来全面监测锅炉燃烧情况,避免出现点火不当或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时发生炉膛爆炸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此技术的优化来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目前比较先进的就是数字式火焰检测以及图像式火焰检测技术,通过前者来对有效参数进行提取,通过后者来直观展示运行中的问题,实现炉膛的安全监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火电厂的锅炉运行中,为了增强锅炉系统的运行效果,操作人员应该掌握锅炉调整燃烧技术,通过各项技术的整合以及各项技术的优化,提高锅炉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充分满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另外,在选择锅炉调整燃烧技术时,应结合锅炉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以环境保护作为核心,通过能源节约方案的调整,优化燃烧调整方案,以推动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隋本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工程中的探索[J].科学技术创新,2017(9):14-14.
        [2]吴寿贵,王红雨,党小建.某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分离器汽温偏差和汽温偏低原因分析及调整方法[J].锅炉技术,2018,(01):005.
        [3]马楠,由聪.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技术的研究探讨[J].电站系统工程,2017,(2):41-42.
        [4]徐创学,王智微,罗凯,等.基于 SAP 的火电厂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热力发电,2011(8).
        [5]赵敏,颜文俊,郑军.基于广义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电厂锅炉燃烧优化建模[J].热力发电,2010(3).
        [6]沈金权.电厂锅炉燃烧调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3):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