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
国电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煤炭质量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某些相关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电能生产的成本。因此,燃料管理对这些企业的成本控制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加强各个环节的燃料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继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煤质监督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各项监督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生产过程的监督情况直接关系到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据表明,合理把控入厂煤炭的质量,能够较好地促进生产费用的合理控制。
关键词:煤质;监督;质量
摘要:为控制大气污染,我国政府近年加大了对煤质的抽检力度。但从煤炭自身的特性来看,煤作为一种特殊的初级加工矿产品,其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有较大差异,直接影响监督抽查工作的数据准确性。所以如何做好入厂煤炭的质量验收工作以及仓储煤炭的管理工作,是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鉴于此,相关的企业应当加强燃料管理工作,提高燃料管理与煤质监督的水平。
1.加强燃料管理
1.1加强采购层面的燃料管理
采购计划的制定是燃料管理工作的开端,对相关企业的资金周转等有着密切关联。从既往的生产实践来看,要保证采购计划的合理性,相关决策者就需要在制定采购计划时充分考虑生产计划以及既往生产经营数据,对燃料采购方案进行合理编制,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同步编制的策略,保证采购计划能够较好的满足一线生产的需要。在合理编制采购计划的同时,供煤商的选择也是采购阶段燃料管理的重要工作。根据发电企业自身的发电任务以及燃料需求情况,合理选择供煤商,并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而大量的实践证据也表明,与可靠的、合格的供煤商进行合作,其煤质监督与燃料采购所面临的风险也相对较小。因此,企业应当从供煤商的煤矿规模、生产能力、市场信誉情况等信息入手,对有合作可能性的供煤商的信息进行详细核查,并从中筛选出合格的供煤商,建立供煤商名录,为后续的采购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
1.2燃料煤场的燃料管理
对于某些燃煤需求量较大的企业,如果要保证发电任务的顺利完成,就需要他们储备一定量的燃料。但燃料的储备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储备空间花费以及储备的管理成本等,这都将直接增加燃料成本。做好燃料煤场的管理,是保证煤炭质量与实用效果的重要途径。从生产实践来看,生产一线对煤炭的需求量较大,煤炭所占的空间相对较大,煤场的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一旦煤场的管理出现纰漏,燃料的使用效果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从燃料管理的角度考虑,煤场管理是整个管理活动中最实际、最客观的要求。对入厂的煤炭进行合理堆放,并根据煤种的差异以及生产一线对煤质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掺烧,能够最大限度满足锅炉的燃烧需求。此外,合理控制煤场的储备量,可显著降低煤场燃料管理的难度,让相关的管理者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花费在燃料管理水平的提升上。而借助科学的统计方法,合理控制煤炭的储备量,也能够有效降低煤场管理方面的成本。
1.3燃料应用的全过程管理
在燃料管理工作中,做好煤炭消耗环节相关指标的控制是提高燃料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向。一般而言,降低的煤耗率,可从各类设备的及时检修与更新、燃料耗用阶段的指标控制等角度入手进行考虑:针对锅炉排烟温度的控制,相关发电企业可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实时测定,并明确正常工况下的排烟温度。鉴于此,相关管理者和合理控制漏风量时,应当充分考虑烟道的严密性,并明确漏风量的控制措施,确保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而从全过程管理的水平提升来看,相关的管理者除了做好各项指标的合理控制外,还应当从技术改进以及管理手段改进等角度入手,增加经济投入与时间投入。
基于燃料成本控制的角度分析,整个煤炭管理工作主要受到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的因素的制约:一方面,要确保技术层面的管理质量,就需要增加技术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可靠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做好管理手段的改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燃料管理的质量与效益。尤其是在管理手段的改进上,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而严格落实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根据实际反馈情况对其管理模式进行适当调整,也可显著提高燃料管理与煤质监督水平。
2.加强煤质监督水平的具体措施
2.1化验层面的煤质监督[此段请结合化验层面进行叙述,化验过程包括全水分、工业分析、硫、发热量。]
在燃料管理活动中,对入厂煤炭进行化验,是煤质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化验实践,要保证煤质监督工作的质量,制定可行的管理策略。在整个煤质监督过程中,进厂煤炭的采样是整个化验工作的首要环节。为保证取样后获得的样品能够较好的代表该批次煤炭,实施采样时应当借助随机取样策略,并关注采样的代表性与精密度。考虑到采样工作中样品代表性与批煤化验结果的可靠性之间的密切关联,操作者在进行采样时,不论选择人工采样方法,还是选择机械采样,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以及行业的有关标准,采取合理的策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一般而言,对煤质相对均匀的煤炭,从合理控制成本等角度考虑,宜采用人工采样的方式。从采样方式的优劣势来看,机械采样虽然避免了人为设置采样点过程中存在的不随机影响,较好地实现了自动采样功能,但整个过程需要机械设备作为支撑,且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检修。
2.2检质环节的煤质监督
除进厂煤炭的煤质检验外,后续的质检工作也是燃料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质检工作与进厂检验类似,均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实施科学的、严谨的质检流程。而从提高煤质监督水平的角度考虑,除了做好质检流程的改进与完善,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当重视管理模式的创新,如运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引进新的管理方案,积极开发针对煤炭检质的信息系统等。从现有的管理经验来看,微电脑测试仪、电子天平等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煤质监督工作中质检环节的精确度与可靠性,而将化验仪器与信息系统进行有效“链接”,能够较好的避免化验原始数据的人工输入等繁杂过程,并为各个管理人员调用相关数据提供方便。此外,基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检质工作,能够杜绝某些情况下人为因素给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2.3加强毛煤质量管理[热电厂主要是接收各煤矿铁路运输来的煤进行采样,没有采矿这个环节,此段请结合厂区内采样进行论述]
采区各矿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采、掘工作面的煤质管理,配备了井下煤炭质量检查员,对炮采工作面严格控制掉顶和老塘窜矸,采掘工作面炮眼应布置合理,加强顶板管理,超前支护,严格执行均匀放煤,要控制顶矸落人量,做到见矸关窗,防止大块矸石与煤炭混装混运。各矿严格执行超灰扣产及毛煤质量与工资挂勾制度。矿煤销科每月下达各采掘区队毛煤质量计划,加强生产检查,提高煤样抽查频率,每班采样,并在次日早晨的生产调度会上通报,对未完成毛煤质量计划的班组进行超灰扣产。各采区全月超灰所扣的累计产量由煤质化验室在月末统计,经调度室核实后报劳资部门从工资中兑现。制样环节的管理是继采样管理后的又一项重要管理工作。
3.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产、经营面临新的挑战。鉴于燃料管理、煤炭煤质在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相关管理者应当做好煤炭进厂、存放、消耗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并加强各个环节的煤质监督工作。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当关注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改进管理策略、引进先进技术活设备等方案,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发展规划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洪涛.燃煤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与节能减排优化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23):139-140.
[2]徐东群.论燃煤火力发电厂燃料暂估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7(1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