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川
洛川县拓家河水库管理处,陕西 洛川 727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灌区水利工程关系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及经济效益取得情况,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工程施工管理、现有工程项目运维及相关数据检测及采集等内容。本文在分析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完善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发挥好水利工程的各项功能,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以往传统的养护工作在开展和落实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严重制约着灌区的现代化建设发展。针对现状,我们应该结合管理养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做好相关工作的改进与优化,提升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开展成效和水平,解决现存的灌区管护问题。
1加强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灌区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其中灌区水利工程无论在防涝抗旱还是在农业发展等方面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想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群众收入,就要保证灌区水利工程的质量,加强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当下灌区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科技水平、建设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得不到正常维护,阻碍了灌区的生产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必须提高管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才能使灌区得到健康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三峡水电站”的建成投产,以及2022年预计完工的“白鹤滩水电站”无不昭示着我国正在加大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开发,我国的水利事业迈入到了“黄金时期”。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必须保持一个理性的态度去看待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因为我国地域广阔,每个地区的水文环境条件不同,有很多地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也采用相对落后的技术,这些水利工程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落后的设施和技术不能满足当下水利发展的需求,加大了管理和养护工作难度,部分水利工程没有经过细密严谨的论证,盲目建设,给水利工程后期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
2.2涉水安全事件发生率偏高
现有灌区大多建设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总干渠的修建多采用“大兵团”、“集团化”作战方式,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指导,建设标准远远达不到现在的安全运行要求。经过四十多年的运行,干支渠桥梁均出现超负荷运转的情况,输水中漏失率较大,部分灌区中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形势严峻,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老化破损现象较为严重,甚至会出现人员意外溺水身亡、车辆坠渠等情况,安全运行形式严峻。还有一些灌区梁板构件出现裂痕、氧化及损伤等情况,水利工程设施面貌美观度整体偏低,安全系数方面更不用多说。
2.3灌区水利工程养护层面上的问题
我国目前各灌区基本上都采取事业单位管理,受限于编制及资金问题,灌区的日常管理必须面向社会进行临时招聘,这就造成管护人员良莠不齐,专业素养偏低。加之多数灌区尚未建立完善灌区管理养护制度,管护人员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约束指导,势必在灌区管理养护过程中出现“摸鱼”现象。个别灌区计量设施落后,难以及时征收到灌区的供水水费,日常管理养护过程中集资渠道过于单一,工作人员经济收入水平整体偏低、不能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人员物质和精神方面均得不到满足,萌生辞职心态,造成人员流动性远远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
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管理和养护机制
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的效率,还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目前一些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合理、不健全,很多管理机制不规范,这些都是制约着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建立健全管理和养护机制,确保每项管理工作都能顺利开展,且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更好地避免工程后期出现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水利工程的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地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方面的制度,不断地创新和优化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奖励、绩效机制,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上岗意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方面的工作效率。
3.2健全安全防护法制
水管单位很难从源头上控制坠渠、溺水等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当地政府机构领导,省、市、县、镇、村协同配合,双管齐下,形成合力作用,真正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可建立灌区安全防护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机制,明确规定安全防护主体责任、项目资金统筹、安防设施管理、溺水纠纷处置、法律责任等。构建意外溺亡援助社会保险机制,各市级政府机构建设水利工程溺亡责任鉴定机构,拟编相关细则规定,公示于众。一旦灌区突发溺亡事故,先指派责任认定机构鉴定,保险公司而后依照鉴定结果在资金上予以援助补偿。当然这些安全防护法制最重要的还是宣传,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加大安全法制的宣传,将安全思想宣传到每一个群众的心中,全民形成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从源头上将安全问题化归于无形。
3.3做好养护工作的落实
在灌区水利工程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首先对于当前养护工作的开展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构建相应的养护工作标准和考核制度,定期的对当前灌区水利工程养护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察与评价。只有做好了制度方面的完善,这样才能够为后续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更加规范的执行依据和基础。在相关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应该提升养护工作的主动性,并且将预防为主作为当前养护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则和手段,对其进行更好的落实和执行。在具体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指标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量化,并且与养护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相关养护岗位工作人员的各项职责,实行量化考核制度,对养护工作的开展成果与其经济收入进行挂钩,配合有效的考核,激发相关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3.4拓宽集资渠道
针对于当前养护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相关的经费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我们也应该予以有效的重视和充分的解决。对于养护工作的资金来源渠道,除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以外,各灌区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依托水库和灌区,开发更多的兴利项目。做好“开源节流”工作,深度的挖掘工程项目的各方面潜力,让资金的集资渠道得到更好的拓展,让其工程的经济性得到更好的提升。
3.5提高收入加强教育培训
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是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就像阿里巴巴前CEO马云说的“员工为什么辞职,无非两个原因,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我不开心”。如何将水利专业的优秀人才留在基层进行灌区管理工作,也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各级政府政策尽量向基层工作人员偏移,提高水利工作者的待遇,加大基层水利工作对优秀水利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加大对基层水利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使他们不至于和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急速膨胀的科技发展出现脱钩现象,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为了不断提高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工作开展效率,要结合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实际,从管理规章制度入手,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从而才能促使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金.如何做好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工作[J].工程技术研究,2018(05):184-185.
[2]黄得菊.引大灌区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08):78-80.
[3]王立金.论如何做好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工作[J].工程技术研究,2018(04):15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