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4期   作者: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导读] 针对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

?

 陈晨
(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
   摘要:目的:针对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选择抗生素治疗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按照抗生素的使用程度不同分为行合理用药观察组(n=90)与不合理用药对照组(n=90),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效果。结果:对照组相关指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通过对抗生素所致的不良反应以及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 能够有效提升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 提升抗生素用药的安全性 , 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前言:从临床角度来看,患者在给药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副作用。副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为患者自身对药物过敏,其二是药物的副作用。抗生素的临床使用非常抗生素的种类很多,在感染的治疗上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长期服药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各种副作用,而且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主要关注抗生素的副作用以及合理使用药物时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使用抗生素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随即分为观察组(n=90)与对照组(n=90)。其中观察组为合理用药组,对照组为不合理用药组。观察组(合理用药)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19~74岁,均数(46.3±2.4)岁,对照组(不合理用药)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19~78岁,均数(45.2±6.4)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的诊断标准,均行抗生素治疗,且研究前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了同意书。
   1.2方法
   根据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对对照组(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和归类,在引导患者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有效规避相关问题,提升患者抗生素用药过程中的合理性。其一,在为患者选择抗生素时,必须根据患者的适应性来特别选择抗生素,同时要考虑患者自身的情况。有必要考虑患者自身的病原体,以提高抗生素选择的合理性。同时也有必要考虑患者自身感染的位置,以适当控制药物浓度并确保正确使用抗生素。其二,要适当确定药物剂量。药物剂量的确定不仅包括患者的单剂量,还包括药物数量和治疗持续时间的确定。如果治疗过程短或剂量太小,则药物的有效性变得困难。如果治疗过程太长或剂量太高,患者很容易表现出耐药性并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其三,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选择抗生素。从临床上来讲,抗生素都是佐剂。因此,在为患者选择抗生素时,有必要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对患者产生副作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1.0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护理效果组间对比
   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发现,部分的一些医疗机构在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前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但是,确定药物敏感性研究的结果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因此总体复杂度很高,并且适合急诊患者。为了有效地防止患者感染的进一步扩大,一些医生存在过度使用抗生素以确保治疗效果的安全性的问题。该方法在短时间内具有非常有效的抗菌作用,但是它具有长期的抗菌作用,并且会减少直至抗菌作用消失。当前市场上的抗生素类型变得越来越流行。有些药物的名称不同,但成分相同。因此,医生很难识别并倾向于滥用药物。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管理的合理性。在业务方面,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需要提高领先的药理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以增强学习和了解新抗生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它可以加快病原体的检测速度,应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高相应的技能和设备。同时,要分析抗生素的副作用,确定当前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的抗生素滥用问题。
   总而言之,对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具体体现在:其一,用抗生素治疗患者时,必须严格按照临床条件严格选择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病原体种类和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严格控制药物适应症。其二,正确组合抗生素。抗生素组合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并减少不良药物作用和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时,有必要准确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并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性。其三,适当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和时间。给患者服用抗生素时,有必要适当控制药物的频率和剂量,以免由于剂量不足和时间短而对治疗效果产生副作用,从而使药物剂量和治疗过程充分,同时避免由副作用引起的用药过量并发展细菌耐药性。另外,为避免不必要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必须严格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这可能导致耐药性并损害后续药物的有效性。
   总之,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与患者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密切相关。过量使用抗生素,患者副作用的可能性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因此,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分析患者使用抗生素不当的原因,有效解决以后工作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并据此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张睿.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24):113-146.
   [2]康天飞. 关于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探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3):667-668.
   [3]魏子荦, 潘晓研. 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应用效果观察探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14, 14(10):367-369.
   [4]章艾宇. 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 人人健康, 2018(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