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涉外贸易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少高校根据当前的国际经贸形势开设了会计学课程。对于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来说,如何根据国内外贸易经济发展形势,培养国际化的、熟知涉外会计业务的、外向高水平的、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是当前涉外会计实务教学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根据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的特点,探讨会计学中涉外会计实务教学实践方式,并提出相关的措施,以期获得有益的启示。
关键字: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涉外会计实务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数量也不断增加。其中有部分学校是应用型高校,这些高校的教育目标多是为了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由于一些应用型高校缺乏人才培养经验,而且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设施设备不足,因而无法有效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只能单一地模仿其高校的方法,而教学实践环节的薄弱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应用性”。[1]从应用型高校的国贸专业角度来看,这些非会计类的专业也存在上述问题。XX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研讨会提出要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实践等方面加强国贸专业建设,将之建设成为特色突出、质量优良、规模适度、综合实力强的特色专业,以人才培养优化方案、教学改革深化、教学实践体系建设等为专业建设发展思路,形成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特色,为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服好务。由宋春丽主编的《涉外会计实务》是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的会计学科主要课程,该课程对于国贸专业这种非会计类的专业学生来说,不需要他们有财税知识就能学习涉外会计工作,该教材有着较强的实用性,能够让国贸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基础会计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涉外会计知识。教材中对涉外会计实务处理中设计的经贸基础知识和不同结算方式下的会计处理有细致的介绍,理论以够用为度,也重视实践应用,是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会计学的重要课程。而本文重点探讨的就是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会计学教学中的涉外会计实务教学实践。
一、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涉外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的核心文件就是人才培养方案。“应用性”是该类高校的教育宗旨,也是主要的教学特征,涉外会计学课程的安排和教学都是以此为基础。[2]重点加强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培训,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科学设计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为主。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是基础课的三大板块,而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则是主要的专业课板块,社会实践、基础会计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则是实践教学板块的主要内容。
(二)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
建设基础课板块,以通识教育来实现“巩固基础”的要求,前期的课程设置相同,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巩固学生的就业、继续学习以及深造的基础,让国贸专业的学生有更为深厚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帮助他们实现健康发展,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发展机会,这也符合专业学习要求。[3]在设置专业课模块时,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将选修课学分增加,丰富选课内容,课程设置从后期开始分化,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去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这既符合他们的个性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理念。重视涉外会计实务实践教学板块,不但体现了应用型高校“小理论、大应用、外向型;高素质、宽基础、强能力;靠拢就业、创业市场、兼顾升研考试;实施双书双证、打造专业升级版”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凸显了人才培养目标中重视人才职业能力训练、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培养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人才时,应该每年对教材进行修订,通过对兄弟院校和企业事业会计单位和会计专家的意见听取和市场调研,积极完善涉外会计实务教材,让专业课能够充分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求,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狠抓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训练。
二、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中会计学课程定位
经济的发展让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企业的外贸人员,会看会计报表,可以按照会计信息制定决策的对外贸人员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将会计学作为一门非会计类的必修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自身必须具备能够分析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以及实务操作能力十分重要。[4]国贸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范围主要是在对外贸易业务上,所以学校会计学知识并懂得会计,能够根据会计信息做好外贸业务是相当重要的。会计学尤其是涉外会计实务是国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重视涉外会计实务等相关的会计学教学,让学生以会计信息使用者来了解会计理论,学会会计核算方法,懂得会计信息编报,读懂外贸业务中的财务报表,并根据相关的会计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形成一定的应用会计信息解决外贸业务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国贸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
三、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涉外会计实务教学策略分析
(一)完善涉外会计实务实践教学机制
要想改变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就应该做好实践教学创新,在涉外会计实务教学改革中重点改革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于让涉外会计实务教学体系更加科学而晚上,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方法的改革,管理好实践教学过程,彻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升实践质量。教师需要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知识构成和能力水平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即大一学生重视基础会计实训、认知实习,大二注重会计专业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大三注重会计专业课程设计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大四注重毕业实习以及创业模拟。以完善的涉外会计实务实践教学机制的建设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提高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5]
(二)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学生来说,涉外会计实务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实务性与应用性的非会计类课程,其专业培养目标也迥异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国贸专业的学生既要充分掌握国家贸易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业务,又要能够在对外贸易中具备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的基本分析、解决能力。因此,因为培养目标的区别,国贸专业会计学中的涉外会计实务课程要求也不一样。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需要对会计知识熟悉,善于看财务报表,了解基本会计原理,工作重心主要是集中在对外贸易业务中,没有会计专业那么高的会计知识要求,只要他们在对外贸易中能够应付业务需要就行,专门的财务人员才去负责具体的会计核算及会计评估。[6]因此,国贸专业涉外会计实务教学的侧重点主要就是会计知识的实用性,具备一些基层会计知识,能明白对外贸易中涉及会计知识的内容就行。
(三)改革教学内容
国贸专业因为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时间的制约,怎样在一定教学时限内让会计学中的涉外会计实务教学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教学目标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确定会计学内容,形成一个完善的会计学知识体系是很重要的。要想让涉外会计实务教学达到国贸专业的教学要求,在设计会计学知识体系时就应该按照非会计类专业来编排,并根据国贸专业的专业知识学习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要重视涉外会计实务的教学要求,按照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从该课程的角度去加强和企业权威专家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要根据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的非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建设来提升国贸人才的职业素质,构建以国贸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涉外会计实务课程体系。所以,从国贸专业的学生角度来看,在调整涉外会计教学课程内容上,应该利用涉外企业的会计包括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涉外会计实务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某个外贸企业的会计报表(教师此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优势来给学生展示)。将会计报表和相关信息简述给学生,使之对会计目标的经济信息有正确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企业和相关单位的重要决策依据。[7]教师可以将一些关于涉外会计的知识告诉学生,比如会计要素、会计原则得关于的报表编制原则和理论。接着再给学生讲解关于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填制以及会计凭证等方面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应该将外贸业务中的真实案例引入到课堂上,给学生机会接触更多的关于外贸业务中经常涉及到的会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奠定好就业基础。例如,外贸企业的购进、储存、销售业务是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在对外业务中涉及到的最常见的关税、出口退税怎么核算的,在成本核算中的外汇兑换怎么处理,需要了解会计报告的内容,了解财务报表的结构等,尤其是了解跟自己业务关系比较密切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这两个科目,从而及时催收货款,保证公司正常运转。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外贸业务中的财务考评指标,让他们能够分析和评价外贸业务中的财务业绩,包括外贸企业的偿债能力、周转能力、赢利能力、创汇能力、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如何做好外汇风险的防范工作等。
(四)创新教学手段
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会计学教学中的涉外会计教学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或者多媒体教学来创新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它是以学生为主,让他们犹如身处实践中一样去解决问题,提出方法,改变了传统的重知识传授和吸收的陈旧方式,更加注重知识应用,能够让学生积极解决问题,强化他们的专业素养。另外,多媒体教学在涉外会计实务中也有着充分的应用。运用好多媒体的音、影、图、文的功能,以生动而活泼的多媒体交互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上的会计知识被多媒体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的核算、决策、咨询等方面的涉外会计知识学习情境变得更加真实。因而,这能帮助学生在涉外会计实务学习中保持高昂的兴趣,学习效果也会变得更好。例如在讲授“会计凭证”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教师难以收集到更多的真实的原始凭证,也无法在课堂上示范凭证的填制,如果机械的讲解,就会收效甚微,但通过电视录像片或计算机课件教学就可以详细列示各种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形象生动地讲解其种类、基本内容,填制、签名盖章的全过程。这样一来,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就会变得更加轻松。
(五)科学编写教材
作为教师讲授知识的载体,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知识来源和知识学习也主要是依靠课本。对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知识学习来说,好的教材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能够通过优秀的教材来制定教学目标,然后顺利地给学生授课。因此,涉外会计实务教材的编排应该能够体现国贸专业的教学目的,其内容安排也需科学而合理。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的会计教材应该是以“懂会计”为基本原则,以服务于国贸专业教学。教材应该始终体现会计为决策提供信息的原则,注重学生的会计管理能力的训练。从考虑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符合国贸人才培养要求等方面去充实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的专业特色,在教材内容安排上,多设置外贸经济业务案例,以便于国贸专业教师的讲授,值得注意的是,在国贸专业的涉外会计实务中,市面上的好的教材还比较少,不过宋春丽主编的《涉外会计实务》教材则较能体现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的会计学教学要求。所以,应用型高校必须根据国贸专业的情况,认真组织师资力量,努力编写出质量高而且有特色的国贸专业会计学教材。通过学科发展动态的调研,不断修正教学内容,根据国贸专业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四、结语
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且是在对外贸易业务中使用的会计技能,因此加强教学力度是很重要的。必须要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国贸专业的专业特点,通过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创新编写来为涉外会计实务教学服务,才能更好的突出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贾莉莉.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通讯.2009(11):78
[2]王丽娜,王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金融.2011(06):65
[3]陈计专.浅议高职院校“涉外会计”课程的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9):132
[4]廖东声.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市场论坛.2008(09):77
[5]基于市场需求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曹华芳.浙江工业大学.2013:35
[6]张臻.财务报告导入式——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8(2):121
[7]邓尚华,龚建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J].会计之友.201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