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陈旭
[导读] 高中阶段的学习面对的是高考,高考对于学生们来说十分重要,它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方向。

        陈旭
        鸡西市农垦高中学校   158308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习面对的是高考,高考对于学生们来说十分重要,它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方向。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高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生物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来认识生命规律,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本文主要就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措施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真正授之以渔,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发现、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物学科与生活充分融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以此来优化教学效果。
一、高中生物课堂情况分析
        在当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十分常见,在这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讲课的时间占了大部分,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却很少,以这种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在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开始分散,因此课堂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提升。长期以来,这种教学方式会一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认真思考,比较依赖教师给出的答案,而对于教师的答案往往不加思考,便认为是正确的,丧失了自身的思考以及探索精神。与此同时,一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对内容重复讲述,很容易形成职业倦怠。在高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轮为配角,往往是由教师负责讲解,而学生只负责听课[1]。高中这一门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生物素养,在时代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容易使得学生丧失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将课堂主动性交给学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措施
(一)通过科学史深化核心概念
    在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物科学史来引导学生不断探究生物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历史。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深化概念的过程,其中包含着生物学的各种重要概念、理论方法、时代背景等。通过学习科学史,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科探究过程,建立核心概念。
        例如,我们在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方式,并探究其设计理念和思路,对科学家的实验进行再设计。最后,可以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们建立“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调节”这一概念。

例如,在后续学习植物向光生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位学生们提出问题包括“植物的感光部位在哪?弯曲生长部位在哪?向光生长外界因素有哪些?感光部位和弯曲生长部位之间的作用是怎样的?单侧光作用哪个部位?”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分析验证,让学生对生长素有着进一步的理解[2]。与此同时,还能够对达尔文科学家的探究实验进行思考,体验实验设计的细节,从而认识到生物的核心概念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二)善用教材创设情境
        在实际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高中生物必修三的每个章节都会设有问题探讨、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各个部分,这也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教学资源。例如,我们在学习“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阅读分析探讨中的相关资料来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细胞生活的环境与人们生活环境的区别。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不断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并且为他们提出拓展内容。“多细胞个体与单细胞、个体细胞所处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以此体会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在教学“动物激素调节”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阅读科学史话,帮助学生了解到世界上第一种动物激素以及它的发现历程、科学家研究过程、取得的重大成果等。教师通过善用教材对可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再如,在“种群的特征”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标志重捕法这一概念进行实验的设计来引导学生们通过使用绿豆、红豆模拟标志重捕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标志重捕法的概念,更好的应用这一方法[3]。
(三)进行探究性实验
        生物实验本身具备一定的理论性,仅仅是通过一些平面化的书本或许是单纯通过言语性的描述,是很难为学生准确传递知识点概念,学生也难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注重实验的创新,使得学生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了解生物发展规律及知识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胚芽鞘产生生长素”、“植物生长具有顶端优势”以及“气体催熟果实”等探究性试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性地为学生们准备青蛙、小麦苗、植株、苹果、西红柿等各种实验材料,让学生们自行设计探究性试验。在实验完成之后,全班同学可以进行成果的交流,以此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验,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专业操作能力,进一步得出严谨、科学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改进,可以增强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生物知识,增强他们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们都能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潜力,就需要教师认真、严谨地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把握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生物的教学方向。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基础,通过引入生物科学史、善用生物教材、开展探究性实验来开展生物教学,增强学生兴趣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燕锋.谈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J].读与写,2020,17(22):194-195.
[2]李明标.高中生物如何落实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J].读与写,2020,17(20):220.
[3]彭玉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试卷讲评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20,(21):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