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9期   作者:王毅聪
[导读] 识记作者及其作品;
        王毅聪
        陕西省西安市武警工程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文章创作背景;
        3、积累重要字词;
        4、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思
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小说集:
        1.《呐喊》,收集1918——1922年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一件小事》、
《阿Q正传》、《故乡》、《社戏》、《孔乙己》等,共14篇。
        2.《彷徨》,收集1918——1922年的小说, 《祝福》是第一篇,另外还有《伤逝》、《离婚》等,共11篇。
        3.《故事新编》,收入1922——1935年间所作的八篇作品,如《非攻》、《铸剑》、《理水》等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等回忆性散文。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等。
        二、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有关“祝福”:
        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三、检查预习,积累重要字词
寒暄   xuān                 渣滓   zǐ                蹒跚  pán shān                   
一瞥   piē                  炮烙 páo luò              窈陷yǎo
草窠  kē                    蹙缩   cù                驯熟 xùn     
俨然 yǎn                    惴惴  zhuì               不更事gēng
歆享  xīn                    执拗 niù                 醉醺醺xūn
负疚  jiù                    形骸 hái                  两颊jiá             
 监生 jiàn                  沸反盈天yíng              踌躇 chóuchú            
窥探 kuī                   间或一轮jiàn               桌帷 wéi             
讪讪 shàn                   咬文嚼字  jiáo            胆怯 qiè             
怔怔 zhèng                   牲醴  lǐ                送灶 zào      
陈抟 tuán                    朱拓tà                 荸荠bí qí
呜咽 yè                  咀嚼jǔ jué                唾弃tuò
        四、梳理结构
        1.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几个部分?(有些同学可能会和小说的三要素等概念混淆,应加以分清)
明确: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要求快速浏览小说,划分出情节结构。(很多同学会将本道程序和一般的划分层次等同起来,应引导其分清不同。)
明确:
        (1)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1---2段)
        (2)结局:寂然死去(3---33段)
        (3)开端:初到鲁镇(34---53段)
        (4)发展:被卖改嫁(54---65段)
        (5)高潮:再到鲁镇(66---111段)
        (6)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112段)
        3.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倒叙。
        4.讨论: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1)在情节安排上,把悲剧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有一定吸引力。
        (2)从小说矛盾关系上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而且引起了鲁四老爷的愤怒,“不早不迟,……这就可见是一个种!”,突出鲁四老爷与祥林嫂之间的尖锐矛盾,突出反封建主题。
        (3)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渲染浓厚的悲剧气氛,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人物的悲惨命运。
        五、分析人物
        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
        明确1:三处肖像描写:
        第一处: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第二处: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处:死前与作者相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明确2:作者通过肖像描写首先显示出的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但再到鲁镇时,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而第三处则显示其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初到鲁镇时,虽可看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们仍可看到在她身上还有着青春的活力,但再到鲁镇时,这种青春活力已经不复存在,而第三处则更显示了不仅青春活力不再,甚至连生命力都已失去。
        明确3: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