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0期   作者:时露露1黄丽清2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更注重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对风景园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时露露1黄丽清2
        1身份证号:41021119890907****,陕西省
        2身份证号:35032119830401****,陕西省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更注重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对风景园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还存在重视程度不足、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如何优化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提升风景园林质量,是需要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1.风景园林施工和养护发展现状
        城市风景园林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施工流程有着较强的繁琐性,在施工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在施工前进行必要的施工准备,这也是后续工程建设的基础保障。有些施工单位在园林建设工作开展前并没有切实推进准备工作的构建,甚至还没有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就直接施工,造成工作人员缺乏对整体工作的精准概念。不仅会降低施工效率,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工程成本。在园林建造环节中,很多监督人员并没有对上述工作进行完善,影响了幼苗存活率,还对园林整体发展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出现了经济成本的浪费,不利于风景园林效果的提升。
        2.当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管控体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案例越来越多,但实践工作中的管理体制依旧需要不断完善。通常情况下,园林工程大都是由国家建设标准及质量验收机关掌控的,但因为后期维护工作存在漏洞,所以实践工作会有大量不良现象,如资源消耗过重、成本投资过大等。由此可知,构建完善的管控体制至关重要[1]。
        2.2 施工步骤过于复杂
        由于我国风景园林工程包含工种过多,所以在正式施工前要组织各单位进行全面沟通,以此在构建施工体系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确定各个阶段的建设目标和验收标准。这样不仅能提升实践工作效率,而且可以确保各环节紧密相连。同时,这项工作也是风景园林建设的前提条件。
        2.3 整体施工水平不高
        风景园林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全新概念,可以参考的材料和案例非常少,且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构建专业的施工团队,这样导致实践施工团队既不全面了解风景园林设计理论,又不具备妥善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正式工作前,要组织各岗位员工参与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园林施工质量安全。
        3.风景园林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对绿化养护管理重视不足
        政府绿地建设存在“重建轻管”现象,资金投入偏重建设而忽视后期养护。部分城市在规划城市园林绿地时,植物搭配不合理、品种单一,缺少观花、观叶植物,层次感不强,未考虑植物季节性,还有一些人为造景痕迹较重,缺乏自然之美,这不但增加了城市绿化建设成本,后期的养护也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虽然已逐渐引入了招投标机制,但没有形成规范市场,转包、分包现象严重,导致养护资金短缺、养护工作滞后。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大,为了节约成本,雇佣人员大多为闲散在家的老年人,致使绿化养护队伍整体水平较低,这样的管理模式无法推动风景园林养护走向科学化、现代化[2]。
        3.2 毁坏绿化现象频发
        由于城市风景园林相关保护法律法规缺失或监管工作执法不严,风景园林占绿毁绿现象频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轻轨、地铁等公共设施建设占用绿地;群众随意破坏绿化植物,或摧毁土壤使草本植物无法成活;小区住宅居民在树上绑绳穿钉,影响树木生长,有些甚至毁坏绿地种菜,占为己用。缺乏养护管理的植物,不仅达不到设计师意图,也无法展现理想的景观效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执法措施,导致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很难开展。虽然不少城市已出台了绿化监管处罚标准,但执行力不高,未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部门间权责不清,且没有公众投诉渠道,不利于监管全民化,无法及时、高效地发现违法毁绿、占绿现象。
        4.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
        4.1土壤养护与除草
        土壤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土壤的精心养护可以使植物获得更加舒适的生存条件。

土壤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养料的充分供应,使植物能够茁壮成长,提升土壤肥力,则要在原有园林的土壤结构基础上进行及时地松动、除草或添加养料等处理。通过除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土壤消耗,保证原有植物能够始终保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且可以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几率,避免杂草对园林植物造成的阳光遮挡;通过松土可以适当加大土体的内部孔隙,保持良好的通透性,保持或提高土壤的肥力[3]。
        4.2种植花卉和草坪
        花卉和草坪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完成乔木、灌木的移栽后的空余土地上进行花卉和草坪的种植。为了给花卉和草坪提供良好生存环境,通常在种植前都会对种植区的土壤进行深度约为30cm翻耕作业,去除较大石块、硬土块,以便于根系的生长,此后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地块应尽可能平整,同时具备较好的排水能力。在铺种草坪时应避免草坪间存在缝隙影响美观,在种植花卉时,应按照较高花苗在中间,较高苗木在标远部分,以便所有花卉都能较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便于维持较好的观赏效果。在栽种完毕后需要定期进行浇水。
        4.3固定支撑
        苗木在种植后,因根系未充分扎根于新土壤,导致抗倒伏能力差,在大风、强降水等情况下容易出现倾斜、倒伏,不仅严重影响绿化工程的美观度,而且容易导致植株生长状态不佳,出现安全问题等。
        4.4 施肥
        合理补充植物养分的基本方式就是施肥管理。苗木在生长养护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的特殊肥料,这需要有经验有技术的技术人员认真分析植物需求,调整合适的肥料以供补充。特别是当苗木处于初长时期和发育时期,要特别控制施肥的效果,并对植物的根部和叶部分别采用科学的施肥措施,以维持植物生长周期的正常运行。
        4.5 灌溉养护
        灌溉是帮助植物吸收水分的重要方式,园林中的植物往往需要不同用量或不同间隔的水分灌溉,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的成长,需要设计合理的灌溉时间和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使植物具备较好的生长状态。目前以喷灌和滴灌等较为常见,其需要依照土壤和苗木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技术选择。喷灌操作要使用压力设备将水分喷洒到空中,该技术可以减小施工负担并可以控制水量的喷洒,使植物能够较为均匀科学地获取水资源,但设备造价较高,无法在强风区域顺利地开展工作。滴灌操作要将水流引入到出口孔径较小的滴管中,这可以极大程度上节省水资源,并能针对性地完成植物根、茎、叶等特殊部位的补水工作,利于植物快速地补充水分[4]。
        4.6 修剪养护
        修剪对于植物成长的各阶段都有着积极的养护意义,一般要分季节、分时段、分方法地进行修剪操作,可以帮助幼苗快速地生长,又可以延长植物的成熟期,并维持风景园林工程的美观效果。园林植物的修剪要实现刺激枝芽萌发、保证养分供应、修复贫弱枝干等目的,要依据植物特性,并在合理范围内去除枯枝断枝和轻剪枝条顶梢,保证修剪的有序性,提升园林内植物的整体美感。
        4.7 注重病虫害防护
        在植物进行栽培过程中,对苗木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病虫害。通常情况下,生物措施要比化学和物理的优势作用更为显著,不仅对环境的污染更小,成本也较低,可以发挥长时间作用,在今后病虫害防治中更应该加强对生物措施的应用。风景园林施工是园林植物的种植、移植等环节,其中植物养护是对植被生长产生重要影响的环节。风景园林养护工作属于一项长期性工程,需要根据园林生长情况和植被覆盖情况及时进行灌溉、修整、病虫害防治等等,只有保证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开展,才能有效提升风景园林施工和养护水平。
        5. 结语
        近几年,我国的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管理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是影响风景园林项目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尽管现阶段园林施工和养护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监管等角度进行优化,风景园林发展必将取得更高层次的进步。
        6.参考文献
        [1] 陈金凤.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24):1885.
        [2] 苏智辉. 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J]. 环球市场,2016,59(29):189.
        [3] 宋晓汪,宋彩梅.风景园林施工要点与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5,36(12):216-216+217.[4] 黄玉烟.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41(23):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