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阳 伊小宁
榆林市公路勘察设计院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交通运输体系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入能够优化道路建设,实现交通运输与生态和谐发展。文章结合道路设计下绿色生态理念应用原则,探讨具体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设计;绿色生态;生态理念
引言
在城市建设中,道路设计决定了人们出行质量,因此道路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道路设计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进程,还能减少工程成本的投入。要不断提升道路设计水平,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充分运用生态理念,在完善道路设计的同时,还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1城市道路设计绿色生态理念的应用原则
首先,要保障对资源的进一步节约与利用。节约自然资源,降低能源及原材料的消耗,就可以减轻对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关索取与破坏,同时对于保留自然环境中的原生态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环保手段。而在城市道路的设计过程中,对于资源的节约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化设计理念中所要积极把握的根本目标。因此城市道路在进行生态设计时应以此为基本原则,将资源的节约、材料的使用和对土壤、水源、能源的相关利用作为生态设计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其次,要积极做到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无论是怎样的社会发展模式,归根结底都是要保障人们可以舒适地生活下去。而城市道路恰巧就是城市居民生活过程中的基本设施,也是方便城市民众生活的重要服务设施,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既要遵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也要考虑到对于生态的保护程度。道路路线、道路景观及周边环境都具有积极的协调性,从而保障了城市道路对居民生活的帮助,也可以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有利的影响。最后,要积极倡导低污染、高环保原则。近年来,向生态系统中输入大量未经过处理的废气污染物,从而导致环境承受能力降低,是人们破坏生态的最主要手段。因此在进行道路的生态化设计时,就要进一步考虑到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相关废气污染物的存放与丢弃问题,进一步减少道路在生产、施工及运用过程中可能对土壤、水源及大气环境的相关污染,尽可能降低使用带有污染源的材料,并全方面提升低污染、可回收的再生材料的使用。
2城市道路全阶段融入绿色生态理念
2.1规划设计阶段
绿色生态理念应当贯穿道路设计的始终,以此为主导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在项目设计的前期,首要任务是以预防为主,以此为前提,进一步按照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处理。充分地将环境保护和主体工程进行融合,以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保证路线的完整性。为了减少植被破坏的现象,还需要兼顾周边的生态环境系统,做好道路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协调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应该通过系统科学的操作,尽最大可能保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设计中需借助先进的技术进行空间的设计和开发,有效地控制车流量,保证道路的平纵横等指标、景观绿化设计要求。作为目前道路系统绿化工作的重要内容,绿色生态道路建设应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城市道路的景观营造应该选用更多种类的植被进行绿化带的构建,按照合理的设计要求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念。应该按照原生态的设计思路来保证城市景观的和谐性,以严格的审核制度来保证道路设计方案的准确性。以动态设计理念助推科学合理的方案。
2.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线形设计要点
要想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的美观性,道路设计人员要根据城市居民的审美要求,从美学角度进行设计,例如,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线形设计工作当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城市道路的色彩性,合理设计直线道路与曲线道路,很多城市道路均采用直线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但在一些特殊区域,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的美观性,设计人员可以采用曲线进行城市道路美观性设计。另外,在城市道路设计环节,设计人员还要合理运用色彩,从色彩角度进行分析,当前阶段的城市道路两侧主要种植绿色植被,绿色植被的颜色一致,经过修建之后,其高度相同。为了更好的缓解车辆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感,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出现,设计人员可以采用比较鲜明的色彩加强设计,例如,可在城市道路绿色植被两侧种植颜色鲜艳的花草,将绿色植被和花草有效搭配,可以更好的缓解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
2.3生态环保技术
在对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既需要了解道路所在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完成设计道路规模等工作,还要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选择施工材料和方法,根据生态环境系统具有的承受能力,调整设计方案,避免由于开展建设和运营道路的工作,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情况出现。由此可见,在设计和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应放在对道路减声、降噪性能进行提升的方面,现阶段,国内在道路减声降噪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第一种,对道路具有的吸音性能进行提升;第二种,设置可以隔离道路噪音的物理屏障;第三种,将道路噪音的传播距离延长,降低噪音污染。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上述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相关人员还应明确以下内容:第一,施工导致自然系统被破坏的情况无法避免,竣工后修复周围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二,对于建设在自然景观、重要人文建筑附近的道路而言,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文化景观,应根据实地考察所得出结论,完成道路设计工作,选择并应用生态技术,最大限度减少道路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
2.4排水设计
第一,在对下凹式绿化带进行设计时,这种特征的绿化带主要是一种凹式浅碟形的绿化带形状。利用该类型的绿化带对雨水进行收集时,收集口一般会设计在绿化带的内部。在应用过程中,如果绿化带自身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饱和现象,那么多余的一些雨水将会直接通过绿化带内部的雨水口逐渐排出。这种下凹式绿化带不仅可以降低地表径流、蓄养水分,有效缓解及控制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概率,而且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地覆盖率,美化城市环境,避免对道路的强度产生恶劣影响或者干扰。第二,在对生态排水沟进行设计和使用时,需考虑排水沟自身的一些生态效果及可持续性。因此,在设计时,要尽可能采用一些耐水性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植物,使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雨水的渗入,而且能够促使路面污水过滤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2.5积极利用二次加工的废料
在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工程废料,而这些废料很大程度上还可以继续使用,因此为了减轻对于原材料的进一步浪费,就应该切实地对这些废料进行二次利用。例如,在废料当中,存在橡胶沥青与废弃玻璃,这些原材料可以二次利用在其他行业中。其中橡胶沥青主要是由沥青和其他物质合成而来,因此在进行橡胶沥青的合成过程中,就可以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沥青进行继续加工利用,从而减轻原材料的浪费。同时对于废料的合理运用,不但符合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废料的二次利用可以为我国城市道路的建设提供有利的帮助,甚至会出现一些比原材料效果更佳的材料。特别是在环保、抗热、抗损坏等方面也都具备极其突出的优点。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也趋于完善,但是在生态理念的发展下,人们对道路设计规划有了更高的要求。道路设计不再只考虑经济方面的效益,更多的是为了环境保护。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道路设计中能够遵循绿色生态理念,推动道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晶晶.城市道路设计中绿色生态理念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19):177-178.
[2]陈启学.浅析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技术措施[J].城市建筑,2019,16(12):42-43.
[3]周晓冬,彭佳.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