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教学 提升高中数学复习课效率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柴海斌
[导读]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其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一种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将知识呈现出来。高中数学知识量较多,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知识混淆的情况,而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复习课中,能够帮助学生清楚知识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本文以高中数学复习课为分析对象,首先指出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随后指出巧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数学复习课效率的策略,以供参考。

柴海斌   静宁县成纪中学  743409
【摘要】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其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一种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将知识呈现出来。高中数学知识量较多,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知识混淆的情况,而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复习课中,能够帮助学生清楚知识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本文以高中数学复习课为分析对象,首先指出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随后指出巧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数学复习课效率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复习课;效率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17-01

         引言:高中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教师在教授起来较为麻烦,学生学习起来也较为困难。而高中数学复习课是对学生查漏补缺的重要课程,在复习课中巧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将数学知识系统化、分类化,既能帮助教师的教学理念清晰化,又能帮助学生彻底地理解数学习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理解思维导图的具体概念,并将其适当地运用在复习课程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一、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1、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科目,很多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复习课就能帮助学生解答其存在的问题。但落后的复习模式,导致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致不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较为低下。巧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并列出具体的思维框架,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地把握。学生一旦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就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对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讲述数学知识
         以往的数学复习课中,教师大都在黑板上抄写数学知识,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还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在数学复习课中巧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将分散的数学知识排列在一起,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讲解数学知识,还便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另外,思维导图的运用还节省了教师在黑板抄写的时间,使其有更充分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复习,从而帮助学生以完整的方式去复习数学知识。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巧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绘制具体的思维导图。学生在知识分类和归纳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对其进行引导,能够锻炼其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
         二、巧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数学复习课效率
         1、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复习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复习课时,不仅要优化数学内容,还要优化数学复习的方法,才能更高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例如在复习导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三次函数的示意图,并在上面标出五个点,再利用表格的方式说出其中对应的关系。教师在讲述完导数的基本概念之后,就可以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瞬时速度与导数归纳在一起,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丰富复习内容,还使知识之间达到一个融合,能容易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还可利用割线趋近切线的变化图像让学生深入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这种将各个知识融合贯通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能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
         2、带领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提高其的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是近两年才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在加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有限,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不太熟悉,对思维导图还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更别提要将它完美应用于复习中。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复习课中,作为教师要带领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对某一课时或者某一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制作,让学生明白思维导图的作用,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式,进一步的掌握思维导图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3、巧用思维导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以一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展示出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还能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在以往的复习课程中,教师总是让学生进行各种习题的训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不利于学生掌握做题的方法。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将学生从大量的习题中拯救出来,帮助其树立知识框架,使其清晰地认识数学知识的结构,从而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三角函数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再补充具体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并利用图像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图形表述三角函数的性质,能够锻炼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4、学生自主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复习教学中也要遵循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复习时,也要让学生能独立自主的制作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一个结构性的梳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性的框架,这种复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思维导图除了教师教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看教材、搜网络等方式进行思维导图制作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带着目的去进行,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归纳总结,促使学生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深刻理解知识点的内涵,提高复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逐渐强化这种思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巧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不仅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还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一一梳理,充分把握数学知识的概念,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把复杂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此提高复习的效率。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在培养其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还能培养其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其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隆雯, 杨学军. 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高中数学复习课效率与实践[J]. 读与写(教师), 2018, 000(001):185-185.
[2]杜艳艳.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数学复习效率[J]. 考试周刊, 2017, 000(088):97.
[3]徐锦龙.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数学复习课堂效率的实践及思考[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 000(018):146-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