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超
身份证号码:37030419890806****
摘要:随着国家对建筑行业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机电一体化是计算技术和机械化生产的有机结合,它显著提升了机电设计与制造效率。机电一体化标志着我国机械生产行业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它可以将集成电路和自动化生产线结合起来,使得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密度进一步提升。机械生产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工业产能和产品质量。未来,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将会朝着机电一体化的方向持续迈进。本文立足于机械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需求,结合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概念,深析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各发展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也逐渐衍生出了许多新事物和新技术。而机电一体化技术,也正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针对电子机械行业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微电子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帮助下,可以使原有机械设计制造工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并提高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
1.1生产能力高
合理地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能够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较为全面的管控。在这种情况下,再按照之前制定的工作流程开展各项制造工作,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资金投入数量,还可以节省一批后期的设备维护资金,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
1.2安全性能高
其实,在开展各项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时,由于受到内、外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过程中存在着部分风险问题,并严重地影响到了工作的正常开展。面对这种问题,就可以有效地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及时地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还能够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解决。防止由于问题发现不及时,而导致问题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达到缩短工作周期,减少工作消耗并增强工作安全性、可靠性的目的。
1.3较高的使用性能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时,虽然也有一定的管控技术作为支持,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等问题的限制,导致最终的管控效果略为一般。但是如果能够合理地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那么便能够实现对原有管控系统的简化,并达到“一键式”的管理效果。通过对管控系统的简化,不仅可以确保制造工作的有序开展,还能进一步优化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
2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
2.1集成制造技术
集成制造技术的成熟应用能够实现机械加工全过程的集约化、自动化。在设备设计与加工过程中,必须在设计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原材料准备到生产流程、产品输出等整个流程出发,完善管理机制,实现整个加工流程的自动化。在生产初期,运用计算机模拟系统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动态演示,对程序设计和录入进行优化。通过对各部门生产过程的模拟,获得更加精确的测试数据,为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打下基础。
2.2数控技术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微电子技术,再加上其自身具有的各种技术优势,使其在机械设计制造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已经逐渐扩展到了机床操作等方面。除此之外,数控技术还能够利用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编程方式,形成一种新型智能技术,其主要是利用主轴箱发出的各项命令,实现各项机械操作。
同时,在后期操控机床设备时,利用数控技术还可以使不同类型的命令以递进的方式进行转换,防止由于命令执行延误,而影响到工作的整体效率。当然,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针对数控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这样一来,便可以从根本上提升CAM等相关技术的指向性特点。最终,不仅可以强化数控技术的可视化,还能够增强技术应用的整体效果,并实现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智能化发展。
2.3传感技术的应用
一般在传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都需要将基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并且还要结合不同设备中的元件构成,规定不同类型的信号转化工作,以此来实现各元件之间工作的合理分配,并为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在正常情况下,传感技术的应用主要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体现。①在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时,必须要利用传感器作为辅助,才能准确地完成信号的整合工作。之后,再以传感器作为基础,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此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②如果可以合理地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那么便能够进一步加快数据信息的收集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有设备的使用范围得到拓展,最终使其能够结合工作的不同情况,下达正确的工作指令。③可以对传感功率进行正确的计算。这样一来,便可以根据工作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最终的计算结果,对调度站的各项工作进行调整和完善,并最终实现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整体效率的目的。除此之外,传感技术的拓展,还能够使制造工作的各项精度和准确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实现各项工作的细致化,进而提高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2.4监控技术的应用
从目前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随着新型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的确使制造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但是由于受到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很容易便出现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如机械设备的故障、原材料的供应等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整体效率以及质量。面对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合理地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针对制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环节,也要进行细致的检测,以此来提高工作整体的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一般来说,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利用相关监控技术,实现对这些步骤的自动化检测和问题诊断。在该项监控技术的帮助下,便能够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采取合适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一来,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问题对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最终加快工作的施工进度,并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5总线技术
机电一体化从技术层面上改变了机械设备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系统化控制。合理运用总线技术能够将众多仪器设备组合起来,统一管理,对于同类设备,采用分控与总控结合的管理形式,完成各个生产车间的闭合管理。将传统的人工管理与监测转变为计算机管理。凭借总线技术将整个车间内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汇总,便于设备的集中统一管理,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总线技术集信息收集与指令下达为一体,通过信息交互完成对设备的监测和控制,使计算机技术和机械设备之间结合更为紧密。
结语
总而言之,促进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可以更好地促进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发展,通过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的发展来促进工业化生产的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能促进工业的发展,工业是国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能促进我国的经济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伟强.浅析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24):215-216.
[2]陈耀华.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1):246.
[3]杨鑫.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J].矿业装备,2019(5):86-87.
[4]李智杰,赵中华.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