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云聪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摘 要:当前,我国基建领域正在高速发展,施工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将工程设计意图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是重点。在施工质量管控中,施工单位应建立并落实质量控制体系,注重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施工质量自控制度,对形成工程实体的材料、设备重点把控,并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工具进行施工质量管控。
关键词:投标、工程质量、质量意识、“三检”制度、信息管理
一、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控的意义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控能使工程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增值,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工程实体,促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提高我国工程领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建设方、施工方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工程实体质量将直接影响项目后期的运营安全、使用寿命及功能使用。在施工过程中留下的质量缺陷,将会在使用过程中形成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问题。如重庆市綦江县彩虹桥,存在吊杆锚锁问题、主拱钢管焊接问题、钢管混凝土问题、设计问题、桥梁管理不善等[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整体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工程实体在使用过程中,工程质量缺陷会在原缺陷部位扩大,致使工程实体损坏,缩短使用寿命周期。一个优质的工程,在其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经过评估,在满足承载力、稳定性、安全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可延长其使用年限,节约社会资源。
对于业主方而言,合格的工程实体是建设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优质的工程实体,能使业主使用和维护方便,减少维修和维护费用,节约运营成本。
对于承包方而言,优质的施工质量,能体现出施工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工程界留下好的口碑和质量信誉,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一次性达到优质的工程,能减少返工、返修、加固等处理措施,从而节约施工工期,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益和效率。
二、施工单位常见的质量管控问题
1、投标策略过度偏激
有的施工单位在投标阶段投标策略过于偏激,为了占领市场,投标阶段采取低价策略,以低于施工成本谋取中标。在实施阶段,为了谋取利润,偷工减料,故意改变施工方法和降低工程质量。
2、未落实切实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许多单位虽然制定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但未严格执行质量自控制度,如质量自检制度、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会诊制度、质量样板制度、质量挂牌制度、每月质量讲评制度等[2]。未设立激励机制,对于质量控制较好的个人和分包单位没有奖励,对质量控制差、违犯质量控制纪律的个人和分包单位未实施处罚,缺乏动力机制。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在没有经过自检、互检、专检的情况下,直接报送监理工程师检查。质量记录缺失或滞后,项目部未能根据工程进度,收集整理质量记录,甚至存在质量控制资料造假行为。
3、分包管理混乱
许多工程项目都存在分包管理混乱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把工程分包给未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专业分包单位或劳务分包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和施工能力,以及相应要求的工程业绩,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进度滞后,施工质量差,管理困难等问题。二是存在层层分包问题,施工单位对分包单位管理不到位,出现专业分包再分包,或者劳务分包再分包的情况,分包单位只提取管理费,具体实施者为了谋取利润,从而偷工减料。三是存在关系分包,某些分包单位通过利益输送或者内部关系获得分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对这些分包单位管理困难,任其野蛮施工和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四是对分包单位疏于管理,实行以包代管,放纵分包单位对工程质量的降低,给项目部带来经济损失和质量风险。
4、人员质量意识差和技术水平不足
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缺乏,在施工过程中,不按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施工,经常发生野蛮施工、经验施工,存在质量隐患和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一些项目部缺乏技术骨干,很多还在实习期的人员充当技术骨干,他们对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不熟悉,项目部又未落实教育培训制度和交底制度,使得工程质量控制不力。
5、材料、设备质量检验问题
项目部不落实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制度,材料、设备未经检验就用于工程实体。或者是采购人员及材料检验人员与供货方存在利益关系,对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判定为合格,进行验收,使得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用于工程实体。
6、施工方法和施工艺问题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由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未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项目针对性不强,存在生拉强套现象。其次是未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批程序,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直接用于现场指导施工。
7、未处理好进度、成本、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些项目部,为了追求效益和效率,过度压缩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给工程质量带来负面效应。如为压缩施工成本,不惜降低材料质量甚至偷工减料。其次是未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即管生产必须管质量。管理生产的领导者一味追求施工速度和施工进度,忽略一些必要的技术间歇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如未经检验合格的隐蔽工程直接进行覆盖或工程实体强度未达到规定要求就进行支架、模板的拆除,从而造成质量隐患,甚至质量事故。如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发生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经调查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在7号冷却塔第50节筒壁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违规拆除第50节筒壁模板,致使第50节筒壁混凝土失去模板支护,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载,从底部最薄弱处开始坍塌,造成第50节及以上筒壁混凝土和模架体系连续倾塌坠落[3]。
8、未进行施工总结和信息共享
至今很多施工方的信息管理水平相当落后,在施工中,好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施工质量问题未进行总结,未在企业内部进行共享和推广。在以后的施工中或者不同的项目上会再次出现同样的质量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产生不必要的施工成本。
三、施工质量管控措施
1、选择合理的投标策略
投标工作是施工单位介入工程项目的开端,它决定着施工单位能否中标,以及未来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承担,还影响着预期利润和工程实体质量。所以在投标决策时,一个好的投标策略尤为重要。
在投标阶段,施工单位应仔细研读招标文件,理清招标要求、质量要求、实用规范、合同条款、工期、工程量清单、招标范围等。做好市场调查,对人、材料、机械设备的市场价格以及市场汇率等进行调查,组织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复核工程量。在参加业主组织的现场考察时,仔细调查现场情况,做好记录。
在报价时,以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为依据,选择合理的投标策略,进行报价。组成单价中应充分考虑项目的风险费用、企业的管理费用和企业利润,不漏项和漏报。
做好投标文件的复核和审核工作,以不同编制人进行交叉复核,组织公司相关领导和各部门进行投标评审,最后根据评审意见和建议对投标文件进行修订。
2、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标准化施工
企业要建立企业质量管控体系,项目部还需参照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的质量目标,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编制项目部的质量控制体系。实行“三全”质量管控,即全员、全过程、全面质量管控;采用PDCA循环质量管控方法实现质量目标。在质量管控体系中,应确定质量控制组织,落实质量责任划分,建立质量管控规章制度;施工单位应注重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坚持质量标准,对工序质量、工作质量、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落实“三检”制度,以自我控制为主体,监控为辅,实现质量目标。
项目部应加强现场质量记录管理,质量记录应做到实时、准确、完整,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试验、检测、检查资料应由专人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对重点工程、重要部位实行动态化施工,以施工监测指导施工。对有流水施工条件的工程实行标准化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做好现场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3、执行分包管理制度,加强分包管理
分包单位是分包工程的具体施作者,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确保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在选定分包单位阶段,施工单位应对专业分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做好前期调查,执行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招投标制度,严禁企业内部个人影响对分包单位的选取,杜绝关系分包和违法分包。在选取分包单位时,应对分包单位的资质、人员、质量控制体系、业绩等进行重点审查,择优选择有资质和实力的分包单位。在订立分包合同时,明确分包单位质量责任。为保证分包工程施工质量,可设定分包工程质量保证金。
项目部应加强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设立专职质量检查员,并充分给予质量管控人员对现场质量管控的权力,项目部及质量管控人员对分包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查,对分包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对分包工程进行过程控制。并加强现场巡视和值守,对分包单位不符合要求的质量行为进行指正。对分包单位和质量管控人员进行考核,包括质量行为考核和工程实体质量考核,实施奖惩制度。
项目部应做好分包工程的协调工作,上下道工序不是同一分包单位或不同施工部位各分包单位交错施工时,项目部应做好协调工作,组织各分包单位对上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验收,对交错施工部位进行责任划分,明确各分包单位的施工责任和质量责任。落实分包工程的验收工作,及时收集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和其他资料。
4、建立并执行教育培训制度、议会制度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料、机、法、环,其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施工单位应加强对人员的管理,落实“三级”教育培训制度。企业可以根据专业划分,在不同时期组织相应专业人员回公司进行专业培训,更新人员业务知识,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建议施工企业编制不同专业的施工手册,并根据现行规范、新的施工方法和新工艺进行更新,以供企业内部使用。项目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对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进行研究和学习,总结施工经验。对新进的实习人员,配备师父,以师带徒,让老员工真正起到“传帮带”作用,让新员工快速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
项目部应严格执行交底制度,项目部可按分部分项工程和专业工程,对机械及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工程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常见施工问题及相应预防措施、施工安全要求、施工作业的特点及危险源、针对危险点的防范措施及相关操作规程和标准等进行分级交底,做好交底记录。
项目部除了按月开展的生产例会外,还可按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或者按月、周组织质量例会,对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分析,根据工程实体形成过程和质量控制行为分析质量产生偏差的原因,制定纠偏措施,总结施工经验,避免在相同和类似工程施工时出现同样质量问题,并进行现场观摩学习。
5、严控材料、设备的进场验收
材料和设备是形成工程实体的物质基础。项目部在进行物资采购时,首先,应根据物资需求编制采购计划,充分做好市场调研,择优选择供应单位,可与质量信誉优良的供应单位长期合作,以利于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再次,严格执行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对进场的材料、设备按规范要求分批次检验验收。项目部领导班子还应对验收合格的材料进行抽查,对验收行为进行监督,坚决抵制验收过程的违规行为,并不得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上。
6、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制度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和和机械设备,所选择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应能保证工程质量,满足环保、文明施工要求。对技术人员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应执行审批制度,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还应组织专家论证。对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对工程质量影响大或是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工程[2],设置质量控制点,对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7、处理好质量与效益、效率的关系
施工单位需清楚成本控制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进度控制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成本管理是在满足工期、质量要求下,将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需求成本节约。施工进度控制的最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进度控制[2]。所以项目部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效益和效率,不盲目赶工,不以牺牲工程质量来节约工程成本。项目部还应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即管生产必须管质量,明确质量责任,管理生产的人员,要有质量意识,坚持质量底线。对施工工艺要求的时间间隔,要严格实行,在此期间,可以进行施工准备或者转向下一施工段施工,避免人员和施工设备闲置,做好施工安排。
8、工程质量管控信息化
项目部应以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施工总结,对出现质量问题或者质量事故的工程进行重点剖析,形成质量管控资料。有实力的施工企业,可以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或平台,对施工文件和施工信息进行管理。项目部将所形成的质量控制资料、施工总结及工程信息分类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或平台,供企业内部参考和学习。
四、总结
工程施工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控中的关键和重点。施工单位应对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料、机、法、环等因素进行管控,注重施工过程控制,其所形成的工程实体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勘察、设计文件要求及施工承包合同中约定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綦江县彩虹桥“1.4”特大垮塌事故·安全管理网,2010.3.29
[2]丁士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4
[3]江西丰城发电厂“11.4”坍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北极星电力网,2017.9.16
[4]王雪青·建设工程经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