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易臻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地市政道路网的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随着工程量的不断加大,不同的施工企业纷纷投入到市政道路建设中,由于不同单位间施工水平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就会造成施工中的一些质量问题,而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又将直接影响到城市自身的经济建设,因此,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引言: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包括了对道路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美观、耐久性、环境协调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具体而言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面要求具有平整和抗滑等方面的要求,附属设置要满足排水、防护、环境协调性等方面的要求。现代的市政道路繁多而又密集,市政道路施工场地狭窄,在市政道路的下方一般会布置大量的城市生命线工程,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增加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具有点多线长、结构终年外露等特征,且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受各种复杂多变因素制约,比如地质地貌条件、自然环境特征、行政干预等等,加之市政道路工程下方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种条件的制约,这都为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制造了更大的阻力。各种影响因素叠加,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项目部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由于当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控手段及操作水平有限,导致道路施工中常出现质量通病,因此有必要对市政道路的质量控制开展深入探讨和研究。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1.1工程质量设计方案的影响
设计作为施工的前提与基础,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内容。工程质量设计方案中任意不合理之处都可能反应导致市政道路工程整体质量上。如设计方案中测量数据失真、结构方案缺陷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后期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
1.2工程质量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艺
施工单位必须在正式施工前编制一套健全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上报至监理单位审核后方可具体实施,还应根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要求对施工方案与工艺进行合理选择,同时根据现场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施工组织计划的动态性水平。
1.3工程施工人员的影响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市政道路工程的基本情况、设计意图、设计要求、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施工方案等内容,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现场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向监理单位以及设计单位反映情况,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1.4工程造价的影响
目前,市政道路施工领域已广泛应用招投标工作模式,施工企业多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但受到评标方法以及施工单位自身因素的影响,低价中标的问题仍然广泛存在,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大打折扣。
1.5工程材料挑选的影响
工程材料的基础性能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与前提,材料的组成以及选择是否合理,有关材料质量检验是否合格,运输以及现场储存是否恰当都可能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整体质量以及使用寿命的实现,必须引起质量控制人员的关注。
1.6施工单位带来的影响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扩大或者是变更市政工程的工程量或者是虚计变更的工程量。在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的施工现场的原地质达不到市政道路的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对填充的材料进行更改的时候,一些施工单位经常会有意识地利用各种借口对换填量进行很大程度的扩大,增加横向上的面积以及纵向上的深度,对于实际变更的工程量的记录要远远的超过了经济性变更的工程量,直接的加大了政府投资。还有一部分的施工单位甚至会采取十分低劣的手段,让可以不用变更的工程变为可以变更的工程,增加工程的变更量。
例如:部分的施工单位依据着自然的条件,把不应排入或者是可以绕开的路基或者是应该采取的措施排除的雨水、污水以及河水等的排入或者是存入通过的路基段,让本来就符合工程质量的技术的相关要求的,在经过水的浸泡的情况下而导致不合格,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换填的材料或者是抛弃石挤出淤泥,这样就直接的加重了施工的工程量。同时还是因为积水的存在,也会给实测的原地面的高程带来直接的施工困难,这就直接给一些施工单位带来了弄虚作假的机会,也直接的影响了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
2、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2.1明确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员工素质
要想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制定施工质量的保障规划,然后再将其落实到底,保证各部门、各环节都严格执行,只有明确了工程质量的管理目标,并制定规范、周密的管理计划,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首先,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健全现有人员的编制制度,保证每位参与工程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丰富的工作经验。实际工作中,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善于从长远角度思考问题,为工程质量的保证奠定基础。对于技术人员来讲,要掌握专业知识,熟练使用各项技术,工作中高度负责,待方案经由审核后才能开展工作;施工人员作为项目工程的建设者,需格外重视技能水平的提高,借助各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监督人员要从旁进行指导、监督,尽最大限度的规避因技术问题带来的质量问题。总之,市政道路施工中需明确质量管理目标,细化质量保证环节,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在保证工程有据可依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
2.2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施工中,材料性能直接影响着工程寿命和质量,因此,需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首先,选择工作素养高,鉴别水平高的员工担任材料采购负责人,这样才能有效规避徇私舞弊、质量不合格现象的出现;其次,采购材料期间,要及时关注建材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化及计算方法,争取用最少成本购买到更多且质量合格的材料;再次,建立施工材料质量检测机制,采购的材料必须是国家认可供应商提供的,购买前认真审查质检书、合格证书;最后,加大对进场材料的检测力度。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监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测,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材料,立即进行纠正,从而保证材料质量。
2.3发挥监理作用
市政道路工程中,将监理制度纳入其中,对规范施工行为,保证工程质量意义重大。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要明确规定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使监理人员能独立、公正的工作。同时,监理人员还要按时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测,明确质量控制点,一旦发现施工行为不规范或质量不合格现象,及时进行制止,并制定整改方案,待整改质量合格后,再进行后续施工。这种情况下,不但能将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中,还能充分发挥监理作用,保证整体质量。
2.4控制路基路面质量
在市政道路路基中,普遍存在局部塌陷、路堤失稳等现象。针对该现象,应在填筑路基前清理基底,并有效处理软弱的土地基;严格控制填充材料的颗粒级配,控制每层填筑厚度,同一填筑层不能使用不同材料。填充结束后,用压路机压实。为保证混凝土路面质量,需严格控制混合料配比,通常情况下,单位水泥量不能少于300kg。针对混凝土坍落程度、水灰比等,要根据工程情况进行调整;控制路面的切割时间,多在抗压强度高于10MPa后切割;待混凝土路面浇筑结束后,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并浇水进行养护。
3、结束语
在对于市政道路的项目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一切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能够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特性形成的因素要实行严格的控制,严格的执行事先设定的目标计划以及设计的规范的相关流程,把市政道路工程的相关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职业道德进行有效的提高,建立并健全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尽量的延长,把市政道路的质量问题尽量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倩.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J].民营科技,2015(03):199.
[2]魏颖旗.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8):369-370.
[3]王红梅,向正利.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对策[J].才智,2012(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