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庆市 246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事业高速发展的形势之下,公路工程作为交通运输事业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人们出行方面的影响愈发变大。因此,要从根本之上来进一步地确保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在施工过程之中强化施工技术管理的力度,并做好日常化的养护,保障车辆驾驶人员等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养护方法
引言
公路工程的技术管理,有助于提高公路运输的稳定性、安全性,技术管理应贯彻在施工前后的各个时期,使得管理更为全面,能够实时施行技术监督,提供技术保障,技术管理的同时,还应分析公路工程现场的环境与问题等,展开养护分析,加强对公路工程的养护力度,提高公路工程的运作和承载能力。
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内容
针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在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提前准备工作,只有保证准备工作的充分性,才能够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反之,如果准备工作不够充分,那么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后续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所以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管理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做好放样技术的管理工作,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公路项目的路基施工过程中这一环节,尤其应得到正确的落实,对工作项目进行定线的时候,需要正确掌握中心线的位置。此外,水准点的测试也属于放样的重点工作内容,确保水准点的准确性,能够帮助更好的确定路线的高度,对原有的公路路线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在具体的施工环节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针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采取备案,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一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放样技术的效果,对于后续施工的进度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2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
众所周知,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且系统性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具备完善的管理机制,很有可能会导致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就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规范化操作,将施工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明确,确保施工中各个环节都能够有章可循,保证施工现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将技术管理的内容落实到个人,一旦施工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及时找到负责人。
2.2路面垫层施工技术管理
路面垫层处在公路工程路基和基层之间,需要严格控制垫层施工技术管控。首先要强化针对施工材料质量性能方面的管控力度,保障砂石等施工材料的级配与含水率与设计标准相符,另外,全方位监测砂石路的纯净度。在针对垫层施工的过程之中,要及时将表面的灰尘与杂物予以清理,并实施必要的整平工作。在进行摊铺施工的时候,要运用分层作业方式来实施,且严格将每一层的松铺厚度合理的控制在15-20 cm 之间。在完成以上每一层的摊铺施工之后,都要实施必要的平整。碾压施工的遍数要确保在4遍之上,且还要将轮距搭接距离合理的控制在50 cm以上。针对难以使用机械碾压的转角或者是边缘部位,可以选择运用人工作业的方式来予以夯实。
2.3保证工程验收的质量与规范检验
检验工作是质量的有效保障,应该贯穿于公路施工项目的始终。在具体操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对原材料、操作设备、各种零配件及半成品等展开科学有效的检验工作,确保质量满足现场需求。事先做好数据分析,确保所选材料和技术都满足需求,确保工程有序开展。工程验收阶段,要具备完善的工程资料,包含现场施工记录、相关验收情况、内部检验材料等和质量有关的一切资料。
3公路工程施工养护方法的分析
3.1波浪处理
如果在公路中出现过大的波峰或者波谷,很有可能会对驾驶人员产生巨大的影响,降低驾驶过程中的舒适度,还会对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所以,养护工作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养护的时候,首先需要按照行车的方向将突出的部分削平,如果比实际的路面要低,可以等到整平以后使用热沥青进行喷洒,然后进行沥青的压实和摊铺工作;如果出现波浪的面积比较大,首先需要挖除,然后进行填铺,可以选择可塑性的粘土作为填充材料,还能够将其加入一些拆除的材料,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路基的硬度以及压实程度,使其和面层之间保持足够的稳定性,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
3.2沉陷与坑槽病害的养护措施
沉陷与坑槽病害在公路工程中的发生概率较高,而且根据沉陷程度的不同,对交通通行状况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及时补救,防止事态扩大。施工人员首先对破坏区域的面积进行准确测定,并勾画出修补的边缘线,如果需要开槽施工,在开槽时,槽壁应保护垂直状态,开凿施工一直挖掘到稳定部分,开槽结束后及时清理好基底,并根据开槽的深度选择单层或者双层铺筑。对于沉陷部位,填补的实际高度尽量高于原路面,具体高出数值以坑槽的深浅度来确定,然后对接缝处进行灌油以及烫平处理。如果公路基层发生破损,施工人员必须对破损部位进行填筑作业,然后利用压实机械对基层进行碾压后,方可进行修补。
3.3裂缝处理
公路路面病害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裂缝,处置方法:①缝宽在6 mm之内的,则是通过刷子来将裂缝缝隙处清理干净,并运用压缩空气来吹去沙尘,运用热沥青或者是乳化沥青灌封来实施封堵。②缝宽在6 mm之上的,可以通过沥青砂石或者是细料式沥青混合料来予以填补,捣实之后做封口处理,并撒砂扫匀,也可以运用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来进行填封。③针对轻微面积相对集中且路基强度较好的裂缝,可以选择运用乳化沥青来稀浆封层,或者是以沥青封层来罩面。
3.4车辙病害的养护措施
车辆超载极易引发车辙,给路面带来严重的损害。如果车轮留下的印记过深,修补不及时,就会给其他出行车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提高安全防患意识,排除一切风险,对于路面车辙及时修复。如果印记较浅时,可以通过压路机等工具对路面进行修复。在车辙印记较重的路面,则需要先将受损路面开槽,槽内选用沥青做好填充工作后,借助压路设备等将修复路面压实,平整,确保与周边保持同一水平面。
3.5路面翻浆处理
公路工程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部分公路工程会在地下水的影响与降雨量的影响下,出现路基破损问题,追踪其破损的原由多是翻浆问题,长期受到地下水的侵蚀,会一点一滴地腐蚀公路工程,具有一个过程,但在暴雨天气的影响下,就可能突然间导致道路中断,不能进行正常的运输工作,甚至有可能产生运输的风险,那么就针对路基的问题,而选择换土,换土时一般会开挖半边路基,深度达2米,将翻浆部分剔除,而后换上具有稳定性的土壤,一般选择天然砂砾来分层填充夯实,养护后应检测公路工程的夯实度、压实度。
结语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针对公路工程进行施工与养护工作的时候,加大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注重各类新材料与新工艺的运用,逐步提升施工与养护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保障公路工程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阶段之中,要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力度,且在工程结束之后,要及时针对公路工程实施全方位的养护。
参考文献:
[1]赵元.分析公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8):192-193.
[2]关伟红,陈鑫.剖析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
[3]马燕华.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0):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