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 100032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取得了长足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就促使城市居民的目光从自身物质需求的方向转移到了精神需求的满足上。人们不仅要寻求更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还对城市建筑风格设计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环境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节能环保业已发展成我国社会取得进展的重点,与此同时,也属于我国取得可持续性进展的关键。所以,需要把节能环保真正贯彻到各行各业当中,特别是和人们有着密切联系的建筑业。在建筑行业当中运用绿色建筑设计观点,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取得进展的必然。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建筑;设计
引言
面对日益增加的绿色、低碳、健康的城市生活需求,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此应运而生,而且该理念所提倡的建筑设计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省了生态资源的使用,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也促使其逐渐成为了目前城市绿色发展的主流。除此之外,一些新型先进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地引用使得我国建筑设计想法有了更好的实施手段。例如一些新能源建筑物、城市多功能生态绿地的建设等,这些新技术、新材料不仅对提升绿色建筑资源的使用效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还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积极推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对我国城市绿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绿色节能技术的必要性
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建筑行业整体发展,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缓解社会资源紧张问题。在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影响下,资源消耗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加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此同时,在我国人口众多的基础上,人均资源占有量分配比例稀少,由此可知,建筑行业想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有效缓解社会资源不足、使用效率低等问题。第二,有利于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由于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总体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必须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单位不能对经济效益过于看重,从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以及节能措施的实施,致使出现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需不断加大对技术研究人员的培养以及施工技术的开发,提高建筑施工整体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2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
2.1墙体保温隔热技术
墙体保温隔热技术指的是通过对墙体内侧或外侧加一层保护膜,构建出墙体保温系统,以此来增加建筑内的保温效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保温层加在内侧或外侧进行预期设计,如果加在内侧,在技术与施工方面会相对容易,同时还能减少成本费用,但是保温效果不明显。如果加在外侧,可以有效减少对资源的使用,还可以避免产生热桥,具有较强的保温效果,从而降低热量,但是对于施工技术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后期可能会导致墙体漏水、开裂等现象,从而出现很多质量问题,给墙体的保温效果带来影响。因此,一定要严把保温材料的质量关,不断对墙体的保温隔热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以此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实现节能环保。例如:近些年由于建筑外墙外保温引起火灾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国家发布了新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从而为建筑节能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相关技术研究人员研制出新型的保温结构——CL建筑体系为无空腔符合保温结构,其50mm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既能有效防止火灾发生,又可以对火灾的蔓延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耐火极限已经远远高于规定要求,在此基础上,整体结构是由保温层与剪力墙的受力钢筋组合成的CL网架板构成的,具有高效的抗压性、结实性,同时还避免了后期施工中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有效提高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整体水平。
2.2电动机节能设计方法
建筑电气系统对能源消耗量的大小是由电动机决定的,其电能消耗可通过对电动机工作效率以及功率因数进行调节的方式来实现。在电动机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因电气系统设计缺陷,导致电动机的节能效果不理想。因此,在进行电动机设计安装时,应注意安装补偿电容器,这样可以起到对线路电能损耗进行控制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动机出现轻载以及空载的可能性,有利于提升电动机的综合使用寿命。其主要运行原理体现在依靠变频调速的方式实现对电动机负载变化情况的有效适应,从而保证了电动机的整体运转效率,与此同时能源消耗量也会得到有效控制。
2.3引进智能集成技术
在开展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智能集成技术是绿色建筑极为重要的一个技术,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效结各个系统,使其形成有机整体,避免系统单独运行,对其运行效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一般情况下,基于物联网技术,智能集成技术具体包括分项计量,智能家居和装置控制三个方面。在此过程中,耗电监管系统能够有效收集整个建筑内部和外部相关设备具体运行情况,例如温度,采光度和空调等。同时还需要对其采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以此为基础分析建筑整体耗能情况,进一步发现具体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与此同时,智能网络家居通过进行环境调控,能够实现控制灯光、发布信息、设备监控、可视通讯、远程操控、家居安防等多项工作。智能家居系统的科学构建,不仅能够控制家庭环境,同时还可以监督管理各项能源,利用远程计量系统对家庭流量计费进行严格控制。
2.4重视平面及总体规划的节能设计
结合绿色建筑设计状况及应用发展要求,也需要重视平面及总体规划节能设计,并将相应的设计工作落实到位。在此期间,应做到:①从套型面积确定、朝向确定及能耗控制等方面入手,落实好平面节能设计工作,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不断完善提供专业支持;②从资源高效利用、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入手,完成好绿色建筑总体规划方面的节能设计工作,满足应用及发展水平提升方面的要求。
2.5在建设景观结构方面的运用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不仅注重建筑物自身的实用性、生态性以及环保性,还对建筑物整体的美观性做出了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在设计建筑物时,要对其进行一些景观类设计。例如,为了让城市的外观表现变得更加美观,一些城市园林类建筑物得到了大规模地运用,不仅为城市繁忙的工作人群提供了可以短暂休憩的场所,而且实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增添了城市的生态元素。目前,大多数设计师们所广泛采用的是立体式景观结构设计,这种设计方式的主要优势就是将有限的绿地面积进行了“扩大”,解决了高层住户无法及时接触绿色植物的问题,提高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使得绿化效果更加具有经济性,从而符合了城市的绿色发展理念。
结语
综上,在居住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能够减少建筑物能耗,还能够对居民的生活环境进行优化。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各方面进行节能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节能设计进行不断创新,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等,使得居住建筑具有较强的节能效果,实现居住建筑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为我国能源节约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彤.居住建筑中建筑专业节能设计[J].林产工业,2017(6).
[2]张宇.基于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要点探析[J].房地产导刊,2014(24).
[3]高铭,郎海存.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应用探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