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碧海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各个城市需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用新型的规划设计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设计,使得城市内的各个功能模块更为科学与合理,带动城市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生态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生态城市规划的相关策略,有利于指导城市发展,带动城市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
引言
设计人员应当在充分结合规划时间的基础上,做好区分长期性规划以及短期性规划工作,在发展规划期间要做到兢兢业业,继而充分落实计划的发展和实施。不仅如此,还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方法来进行辅助,以便把规划和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实现资源科学分配,加快城市发展的脚步,以此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1生态型城市规划概念
城市建设需要遵循人与自然融合的原则,人们生活在生态城市中,会更加健康,心情愉悦,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要全面保证整体、合理和科学,只有全面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形成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才能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使城市发展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更好地使人类生活融入自然环境中,保证和谐相处共生。
2生态城市概念在城市规划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2.1居民理念的变化
现代化思想逐渐将居民传统守旧的思想淘汰,在新的环保理念以及绿色城市概念的影响之下,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在这种概念内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进行生态建设和二次改造,改变人们原先破坏城市环境的具体生活方式,让人们自觉遵守各种环保措施,潜移默化地使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人们会在社区或者城市之间建立起完善的城市服务体系。
2.2经济生态化发展要求
一个城市的发展通常与生态建设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好坏进行评判时,主要是将以下两点作为参考依据:一是地区总体资源的利用率;二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3资源生态化
城市的发展可以看成是对周边资源的运用过程,城市对于资源的运用在传统模式下较为单一且粗暴,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或是影响。在采用绿色城市的概念之后,城市的规划者、设计者应该在确保城市经济生态化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对于周边环境资源的合理运用,从根本上杜绝资源枯竭导致破坏环境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在推动经济生态化的过程中,还应推进各种环保资源的运用,促进环保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的产出,将所有产业形成一个良性的闭循环。
3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策略分析
3.1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城市必须要保证使用功能,这样才能留住人、吸引人,城市建设规划有一定的生态建设相关指标,由相关的结构体系内容看,经济效益是城市的根本,在进行规划时,需要全面侧重考虑经济要素,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效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目标。城市设计标准涵盖内容广泛,城市居民消费能力、人均收入、城市产业状况等,均是围绕经济建设目标实现的。经济发展必须要维护好生态环境,这是一个城市建设必须要全力解决好的重要问题。要全面打通各个环节,对城市内部各产业进行有效的布局,通过重新规划设计,进一步优化朝阳产业,减少能耗大的产业,合理调整好产业的占比结构,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全面顾及到生态因素,有力的保证产业本身经济效益,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体系结构。
3.2加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就城市湿地而言,其中涵盖很多内容,如湿度植物、土壤等,一定要做好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对城市四周环境加以调节,最大限度地减少旱涝等情况出现的概率。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城市四周湿地的保护以及修复工作,提升综合生态系统的防护水平,以此在城市规划期间充分落实绿色生态理念。显而易见的是,生态湿度就城市的总体生态而言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能够加快城市发展的脚步。
3.3发展低碳产业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大型工业企业几乎成为各个城市的支柱产业,但这些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自身排放量过大,对于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种情况,则需要城市能够做好城市经济产业的转型工作。在绿色生态城市规划之中,提倡低碳产业的建设。所谓低碳产业,主要是以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这些产业也可以很好地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其中主要发展的方向可以是城市的旅游业,尤其是在一些文化古城之中,可以将其作为第一产业,这样城市的经济也不会受到影响。而且相对于传统的重工业模式而言,更加环保,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所有的城市而言,重工业产业的外迁已经是势在必行,城市的绿色指日可待。
3.4做好生态廊道体系保护工作
生态廊道体系保护工作同样是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彻底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有关人员需在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切实做好城市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与评估,对其开展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尤其要加强生态廊道体系的保护。现阶段,在很多城市的生态廊道规划中,其设计工作是在生态学与规划学的综合、理论分析与实际模拟的基础上完成的,相关规划人员需充分分析城市自然生态的演化规律,综合评估与模拟当下的结构与功能分布,确定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要素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科学的规划设计。
3.5主动发展生态交通,响应绿色出行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上升,城市车辆也与日俱增,要想实现生态交通,就要提升绿色生态出行比例,这对加快生态规划建设脚步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公共交通拥有着较强的优势,这就要求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从制度以及规则上予以足够的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比例加以提升,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对此,需要提升人民的出行便利,不能因为生态城市规划,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受到干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交通工具。
3.6充分考虑到城市多功能混合标准
城市综合性强、结构复杂,要全面考虑到多功能型城市建设,要多角度分析,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保证城市生态建设,合理选择设计方法,建设综合体的城市。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了很多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各个城市都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打造宜居城市,改变城市原有的发展模式,为城市人们创造更为理想的生产生活环境。城市生态规划包含的规划与设计内容非常多,相关人员需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保障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瑶.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住宅,2019,26(10):134-135.
[2]刘新宇,王丽艳.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研讨[J].居舍,2019(29):105.
[3]王楠.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9):23-24.
[4]马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8):127-128.
[5]李文,张志清.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8(1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