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第六采油厂 天津市 300280
摘要:近些年来,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生产经营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创造效益的能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企业经营管理中也逐步暴露出部分问题,制约了企业进一步转型发展。其中,合同管理风险管控不当,导致企业在遭受经济损失,使得企业在诉讼中处于一个不利地位。为此,需要从理论上检视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指出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中存在的不足,并从依法治企的角度提出建议,进一步实现合同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管理以及现代化管理的目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希望能够提升企业合同管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工程;合同管理;必要性;加强措施
引言
合同管理,主要指的是企业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而与经济双方在全面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的书面合同,合同的签订与管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所以,必须对合同的签订到具体的落实过程进行全过程、动态化且系统化的管理,这也是体现契约市场经济本质的主要体现。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展依赖于严格的合同管理,换而言之,合同会直接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经营与管理的结果。
1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特点
为了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全面了解与掌握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开展合同管理的相关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合同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共计包括2个方面。首先,建设工程项目合同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建设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工程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建设工程的结构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致使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条件、合同关系、合同履行过程以及合同中规定的义务与权力等内容更加复杂,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需要按规定时间完成大量的工作,从而增加了合同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与难度。其次,建设工程项目合同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协作性,因为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涉及多个管理组织、管理部门以及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多个方面的沟通工作,而且建设工程从开始到结束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变化,不仅体现了合同管理具有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特点,更体现了合同管理的动态性与风险性。
2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防控的必要性
2.1维护企业自身利益,防止损失发生
一方面,企业合同是企业与外部单位交流的重要“桥梁”。一旦合同出现相关的风险,不仅会导致企业签订合同的预期目的落空,甚至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风险防控,不断立足于企业的业务特点来研究新问题,探寻新方式。另一方面,企业只有防范合同风险,才能确保自身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相应的利益。相反,忽视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防控,轻则导致企业经济受损,重则引发“蝴蝶效应”,导致企业破产。
2.2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对于企业而言,要想提升企业运营水平,必须要重视合同风险防控工作。一方面,企业通过完善合同管理的各项内容,强化对合同风险的防控,可以提升本企业依法合规建设工作的效益,进而更好地增强企业在相关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强化对合同管理中风险的防控,可以更好地增强员工依法合规意识,规范员工的言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必须加以重视。
3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
3.1合同订立阶段的法律风险
合同订立是合同管理的初始环节,主要是承办人员结合业务特点以及业务需要,与相关当事人缔结合同的行为。企业合同订立阶段主要存在合同主体法律风险以及合同成立法律风险两类[2]。一是合同主体法律风险。
合同承办人员在订立合同时必须要考虑与谁签订合同,选择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合同承办人员如果选择资信状况差、经营情况差以及信誉情况差饿到合同主体,就会影响后期合同的履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二是合同成立法律风险。从法律角度来看,合同承办人员要订立合同过程中要遵循意思真实的同时,充分考量法人的主体资格。如果是与自然人订立合同的,还需要考虑自然人的精神状态以及年龄。上述要素都会影响合同的成立以及合同的效力。
3.2合同内容的法律风险
合同内容是合同的“灵魂”,直接影响企业在合同的权利以及义务。具体而言,合同内容法律风险主要分为合同主要条款法律风险以及合同其他条款法律风险。一是合同主要条款法律风险。这部分条款主要是指将会直接影响企业权利义务的条款。例如,违约责任条款、权利义务条款、履行期限条款、支付条款等等如果对合同主要条款审核不严、把控不严,就会导致企业利益受损。二是合同其他条款的风险,其虽然不会对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也会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例如,争议解决条款、专有名词定义条款、通知送达条款等等。如果对这类条款把控不严,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未来争议的解决。
4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有效对策
4.1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补充
建设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必须结合经济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企业内的实际情况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补充与完善。一方面,应及时完善与补充工作报送制度,建设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将一段时间以来以及未来的规划上报给合同管理部门,使合同管理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合同双方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而后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应完善与补充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管理人员应对每一个小组的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同时详细地说明主要事项。
4.2建立合同变更监督管理机制
建设施工项目过程中,由于周期长、外界因素干预多,经常面临工程项目变更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如工期、设计方案、价款等各项合同内容调整的问题。如何及时解决纠纷和争议,使工程项目保质保量顺利开展,是对发包方和承包方最大的挑战和最关键的博弈。如何尽早实现需求,减小由此带来的价款调整,如何控制因项目变更带来的价款增加,尽可能地保证最终的工程价款在审计结算范围内,是业主方最为关注与重视的环节。因此,应对合同文本中关于工程变更、结算、调差等条款进行完善与补充,尽可能详细地约定所有可能发生情况的处理方式,防止出现约定不明或无约定的极端情形,确保在出现纠纷时有合同条款为依据,同时确保相关条款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相关的政府部门出台的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示范文本,从而提高对合同双方的约束,降低建设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风险的发生。同时,建立项目变更上报与监督机制,及时上报各主管部门对于产生的变更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因决策或双方博弈时间过长导致项目周期迟延,最终造成价款的增加。
结语
随着企业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企业与外部市场经济主体所产生的经济联系会愈发紧密,与外部单位所产生的合作也会进一步提升。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合同数量也会随着增加。因此,企业合同管理专责要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认识合同管理工作,为企业合同管理建言献策。具体而言,一是要严格合同订立程序,有效防范合同订立阶段的风险;二是要强化合同审核,把控合同内容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三是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未来,随着依法治企工作不断推进,企业合同管理专责在企业风控中的所发挥的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何晓梅,郭以东.信息化项目合同管理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J].石油规划设计,2019,30(06):40-42+48-49.
[2]付金娴.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强化[J].中外企业家,2019(32):219.
[3]罗世琦.企业合同管理风险与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9(3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