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矿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3
摘要:近些年来,国民节能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整个社会对采矿工程的节能与环保效果更加关注。然而,如何充分抓准采矿工程的实际需求和建设优势,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优化其节能环保效果,实现对自然环境最小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技术创新;绿色矿山建设;应用
1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10年8月,原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建设和发展绿色矿山,促进矿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随文附带的《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绿色矿山的要求,是绿色矿山发展的指导性文件。2011年-2014年,原国土资源部按照“规划统筹、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促进、政策配套、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推进绿色矿山试点工作,遴选出六百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树立了典范,在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和矿地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多的矿山企业认识到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2017年5月,原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力争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绿色矿山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的绿色矿山建设开始步入系统化、规范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2技术创新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充填技术
充填技术是绿色矿山建设中的重要技术,为高质量完成绿色矿山建设创造良好的前期基础条件。这种关键性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充填技术在矿产资源的高效率利用与开发过程中其具有安全系数保障等方面的优势。矿山建设最基本的就是安全问题,而充填技术能有效规避矿山开采中的地面塌陷等危险问题,并使固体废料得到有效利用,从根本上降低了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人为性破坏,为矿山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这项技术不仅能实现废料的科学、循环利用,避免了因废料过多导致矿山资源与土地资源被占用,并且能全面降低矿山建设中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有效规避灾害隐患。
第一,实现了对地质灾害的有效规避。充填技术的应用使因采矿空区而出现的地表坍塌、山体崩裂等灾害得到了有效的规避,使质地安全系数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祛除矿山建设地质隐患,使矿山周遭的交通环境不会再因地质状况不佳而出现公路等交通路线的变更,新增土地也避免了植被被损害的厄运,最大限度保持了生态环境的最初状态。第二,全面提升了矿山井下作业的安全系数。矿产开采技术的改进为矿床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主要是由于充填技术从根本上避免了井下大规模采空区的出现,有效杜绝了采空区崩塌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必然会使矿山井下作业的潜在危险与安全隐患减少。第三,提高了矿石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往的崩落法与空场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矿石资源的大量损失,这种损失率一般在三成以上,其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利用分段充填法之后,有效地降低了矿石资源的损失,使矿石的整体利用率提升到九成以上。第四,实现了对矿山资源的高质量利用,尤其是对固体废料的高效率、循环利用。矿山在选矿、开发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尾矿等固体废料,这些废料大规模堆放会严重影响矿山的建设与空间的利用,且这种长久的堆放也会对周遭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埋下安全隐患。充填技术实现了废料资源的填充利用,使废物得以循环再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保护问题。
2.2尾矿再选技术
尾矿是甄别矿产资源聚集地时被企业所淘汰的部分,这些在生产中的淘汰部分以往会直接废弃,但经过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发现其是可利用的二次资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矿产资源的二次资源利用与开发上仍需要进一步改进,我国很多矿山企业的综合采选率还不到六成,即使是技术较为先进、规模较为庞大的国企,这一数据也仅仅达到七成。由此可见,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选采率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资源浪费情况仍十分严峻。应用尾矿的再选技术,能有效降低尾矿堆存量,实现矿山开采效益的最大化,使绿色可持续开采理念得到贯彻执行。
2.3水循环利用技术
矿山建设中必然要考虑矿坑水、井下涌水等的影响,以往主要是利用引流等手段实现地下井水的处理,保持矿体内部无积水等不利情况,浅部矿山则是借助自流完成井水排出。但因矿石开采而形成的废水也存在危害生态环境的隐患,所以矿山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地下工业废水处理站点,实现对废水的收集与处理,经过物质沉淀、加压运输等环节处理后进行再利用。这种循环再利用不仅有效降低了水资源成本,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将水资源污染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避免了因水资源被破坏而出现山体土壤土质下降、植被损坏等不良情况。
2.4生态重建技术
生态重建技术是借助矿山地理环境特点,基于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人为的系统性干预完成对矿山建设生态系统的重建。现阶段,为了全面贯彻我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方针,国家与企业开始对部分废弃矿山进行生态重建,利用生态重建技术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恢复,为我国的生态环保事业作出积极努力。在科学合理的矿山生态重建理念引导下,利用先进的重建技术,能实现废弃矿山的景点化改造,实现农业科技、旅游产业等的有机发展,探索出一条旅游、农业以及生态绿色和谐共赢的新道路,而这也必然会成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大趋势。
2.5统筹规划,推动绿色矿山分类建设
根据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和要求,结合绿色矿山建设差异化现状,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分类管理。对已建成绿色矿山进行巩固,持续完善相关建设项目,创新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绿色矿山”企业先进典型经验的舆论宣传与推广,建立绿色矿山激励制度,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对基本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矿山进行督促,加快升级改造,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积极开展绿色矿山申报及第三方评估工作,争取尽早纳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对矿山规模较大,建设基础较好,具备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条件的矿山企业重点培养。加大科技创新、引进新工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地和谐,尽快完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对小型矿山企业按照规范进行管理,在管与扶的基础上,通过关闭、整改等手段,规范小型矿山企业。
结论
综上所述,创新技术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全面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使固体废弃物等进行再利用,降低矿山企业的资金成本,并且能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赢的全新局面,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杨甲甲.技术创新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17):271+273.
[2]杜真,张永福.试论技术创新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11):281+283.
[3]王晶.浅析技术创新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应用[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7,46(1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