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牡丹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带动了农村公路的发展。随着“四好农路”“美丽乡村道路”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人们开始关注农村公路的质量。公路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和关键部分,提升路基质量才能保证公路的质量。因此,只有加强对公路路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公路质量,从而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公路工程项目之中,路基质量关注整体公路最终的质量。公路路基施工环节整体较为复杂,于公路路基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注意的内容相对较多,许多具体的施工内容关节都同路基最终施工质量之间有密切关系,且各项施工环节内容繁琐,也需要施工人员本身具备优秀的施工水平。所以,许多公路工程项目均存在因施工质量问题所引发的问题,也对后续公路使用寿命、安全性与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故而,如何应用质量控制技术避免各类路基问题的产生,从而提高公路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便成为许多施工单位需要考虑的问题。
1公路路基施工中常见问题
1.1纵向裂缝
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纵向裂缝,其裂缝发出现与初期的宽度不足有着关联,路基填筑到一定高度之后,因为其宽度不足的问题,对于中线移位,在镶边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利用从下到上的原则来实施分层碾压,纸质竣工之后,镶边出现下沉,最终引发裂缝。如果没有做好软土地基的清除,亦或是植被没有清理干净,同样也会导致其路基边缘下沉的问题,进而引发裂缝。在半挖半填路基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层填土压实,同样也会有裂缝隐患产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纵向裂缝的出现,与路基没有进行压实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施工之中还需要适当的进行加宽。
1.2路基沉陷
公路路基施工经常会出现路基沉陷,出现路基沉陷,主要是因为没有压实填方路基,进而引发下沉。同时,没有合理的选择路基与桥涵等连接位置的材料,压实不够充分,这样在使用中也会出现下沉的问题。另外,在施工之中没有合理的处理软土路基,亦或是处理方法不当,同样会引发路基沉降。目前,公路建设施工周期较短,并且没有足够的时间保障路基自然沉降,一旦沉降不够充分,就会直接表现出路基沉降的问题。在路基施工中,如果地基本身含水量较大,路基的填筑密实性不足,同样也会引发沉降风险,在施工之中,如果遇到霜冻等天气,也容易出现路基水分上移的问题,进而引发冻胀病害。如果施工选择在春季,其路基湿度偏大,难以保证其硬度,施工之中荷载偏大,也会出现车辙等问题。
2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关键要点
2.1路基裂缝防治技术
公路施工中,路基的稳定性是由路基的压实程度以及填料选择所决定。在实际的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填料。
路基填料主要包括塑性指数合格的土、砂砾和含水量,而那些塑性指数较大的黏土则不适合作填料。如果一定要使用黏土,则要选用含水量适当的黏土并实施碾压。在进行路堤填筑时,要先对原路面进行处理,如果原地面为耕地,在填筑前要先对其进行填平并压实,填筑高度要控制在1m以内,如果周围有草丛要先进行清理,对于含有腐殖土的土层也要使用机械将其清除并换填。
目前,我国公路施工多采用整体道床的方式,容易导致网状裂缝和非荷载裂缝的形成。其中,网状裂缝主要是因为道床的承压能力较弱,不能承受外界施加的压力;非荷载裂缝主要是因为道床自身性质导致,如耐温性较差。
为防止这种裂缝的出现,一方面是要对面层裂缝进行预防,使用高质量的沥青,提高沥青的针入度,降低其对温度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在实际工程中,基层材料尽可能选择收缩性较低的混凝土。
2.2换填技术
所谓换填法,指的是施工单位通过煤渣、碎石或是矿渣等具有优秀的稳定性以及抗侵蚀性的材料针对原基础底面之下的软弱地基加以更换,同时借助分层压夯的方法以便令替换之后材料具备相关标准的密实度技术。而在适用范围方面,换填法针对技术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相对较低,且无需投入更多成本,一旦软弱土层上部分荷载过少或是土层整体厚度不足时,或是利用部分松散素填土以及淤泥等浅层地基之内,所产生的人工地基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而在我国部分地区,如四川位置等具备特殊地域特点的特别土层处理方法,换填法所产生的效果远远优于其他路基处理方法。如山区地基之中,采用换填法,能够合理处理地基之内不适合处理的破碎、高低差以及岩石倾斜等多种问题。而在冬季施工期间,施工单位采用该方式能够合理减少冻胀力所产生损害。
2.3冲孔灌注桩地基处理方式
公路工程施工期间,施工范围中有较大概率出现土层之内含有难以清除的孤石,或是整体底层基岩面有明显起伏。针对该类型现象,建议施工单位可以尝试运用冲孔灌注桩地基处理方式针对该类型不良地基进行加加固。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采用专业的冲钻设备冲成一定深度的孔,然后放入钢筋笼,然后开展水下混凝土灌注。这一技术方法可以降低对附近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且所产生的桩端口能够深入至持力层或是岩层,使得地基的承载力大幅提高。然而,该技术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且涉及的工序较多,对施工单位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4排水施工
排水施工作为路基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的关键,所以,施工企业就需要格外重视这一个环节,要求做好施工人员操作行为的监督控制,避免操作不当造成路基施工质量的降低。第一,基于施工文件的要求和对应的行业施工标准,由施工人员来进行路面的排水工作,利用急流槽设置、截水沟挖掘、地表排水管安装等方法来做好地面水的清除。第二,为了能够满足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施工人员对于已经完成施工的排水沟,需要利用浆砌片的铺设,其主要是为了实现排水沟的加固,避免排水之中出现垮塌。第三,路面排水主要是排除停滞在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如果地面水流入地基,就会提高路基的实际含水量,引发不均匀沉降。对此,施工人员就可以选择分散排水法和集中排水法。第四,针对地下排水,在不影响地基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设置对应的暗沟、盲沟、渗井,亦或是利用渗透管,直接排除地下水。
2.5压实度检测技术
路基压实完工后,需要对其压实度进行检验,以保证路基压实度。当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核子密度、ICCC检测仪、挖坑灌砂法。其中,挖坑灌砂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多用于现场测定;ICCC检测仪是一种新型压实检测设备,该方法的优点是检测精准且有效;核子密度仪检测方法主要应用于对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率较高的路基测定。
结束语
公路工程行业质量与经济发展以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之间关系紧密,直接影响了国民日常通行与运输。故而,保证其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施工单位,应明确路基工程项目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运用换填法、路基表层处理技术等合理的质量保护处理措施予以处理,从而确保公路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满足现实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郭军.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人民交通,2019(11):71-72.
[2]吕世勋.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关键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7):324-325,328.
[3]黄明溪.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作业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