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稳定路基技术分析 崔立顺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崔立顺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身份证号码:37030519780824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建设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先进的测量与勘查手段在公路工程的科学应用也为公路路基设计提供了技术资料依据。公路路基作为道路主体工程,其综合稳定技术已被广泛地探究,并且研制出诸多应用于路基工程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材料,为公路路基施工奠定了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公路施工体会,探讨了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稳定路基技术,以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公路工程;稳定路基;技术
        引言
        我们多数人对于公路并不陌生,在远古时代,我们为了生存,就要不断地改变自然,通过自然的改变来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生活。古代的官路,就是我们最早的公路,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消息的传递,慢慢地人们把公路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近代的中国,军阀的混战,外敌的入侵,大大的影响了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我国经济的探索发展阶段中,我国的公路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公路建设近几年不断地引进先进的设备,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的就是想在公路建设的技术领域能够很好的发展,从而促进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作为施工企业,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考察等形式不断地开阔员工的视野。路基是当今公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公路未来的发展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下文主要针对于这一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影响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公路的稳定性因素包括两方面,有自然因素还有人为因素。只有掌握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才能趋利避害,因地制宜,保证公路工程的稳定性。自然因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地形,众所周知,一般来说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容易将水积聚,致使地下水位增高,所以建设路基需要保持一定的填土高度,而地势陡峭的地区,路基的稳定性易受影响,需要进行排水。二是地质问题,比如说建设路基沿线的岩土种类、成因、岩层走向、倾向和倾角、以及风化程度等,如果所在地的地面软弱,地质条件恶劣,承受能力弱,易发生坍塌,就会造成路基的沉陷,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三是气候问题,特别是沿线地区的气温、降雨量、降雪量、日照、年蒸发量、风力大小、还有风向。如果气候较为严寒则易引发冻土现象,降雨量多会造成积水过多,导致积水的大量下渗,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排水等等,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四是水温和水质,关于地面径流和河道的洪水位的高低,河岸的冲刷与淤积情况,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移动的规律,是否有泉水以及层间水等等,都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当然还有人为因素包括路基填土问题和选用土质,如果公路路段的土壤中含有劣质土或者混入了大块土等,并且填料规格的均匀度、大小、不合适性质不相容,都会影响稳定性,当超荷时就会导致土颗粒的倾向移动从而减弱结构稳定性,破坏结构,造成公路路基的沉陷。
        2公路工程稳定路基技术分析
        2.1控制平整度
        施工过程中怎样控制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基层区别对待。作为基层是水灰稳定土的公路工程,控制平整度质量较简单,利用平地机刮平到合格的平整度就可以,因为石灰土作为基层时,平整度标准与要求非常低。可是水泥稳定碎石不一样,平整度质量控制难度要较石灰土高,而且对面层平整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平整度的优劣直接对行车的舒适安全水平产生了影响。水泥稳定材料与石灰土、石灰等不同,稳定材料施工对压实时间的要求并不严格,受终压时间影响较高,如果不能控制好就会给强度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水泥稳定材料通常接头多,对平整度产生了影响。为了将初凝时间延长,利用缓凝减水剂。利用现场试验初凝时间可以达到平均270min,以此设计摊铺长度以及压实程序。基层应用摊铺机摊铺要关注摊铺宽度。


        2.2填土与夯实技术
        填土与夯实在公路工程稳定路基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填土与夯实工作开展之前必须要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采取科学的填土与夯实方法。由于土壤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填土时不能在所有路段都采取混填的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无法进行连续作业,还需要在衔接坡度位置上分层进行台阶的预留,并在不同的路段内采取分次错开的施工方式,以提高衔接的有效性。①填土。路基施工中填充材料的选择是有严格要求的,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标准采取强度达标的基土材料,为此在基体填充过程中引入了路床的理念。在该理念引入之后,将填土工作分为上下路床,其中上路床的填充材料是有一定限制的,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要求在路面底及其以下的30cm之内所填充的材料CBR数值必须要大于8,下路床及其以下填充材料也给出了具体的参考数值。②夯实。目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压实工作应用的都是吨位很大的压路机,压实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在公路工程施工当中对路基的压实度是有十分明确的要求的,比如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施工中路基压实要求以路面底部为标准,以下的80-150cm之间必须要保证在95%之上的压实度,其他等级公路则需要参考这两种公路的压实标准。而且对路基边坡的压实度也有相应的规定,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压实工作。
        2.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就是软弱土层,它的强度低、压缩性高。在软土地上进行路基建设,应更加引起注意,否则很容易引起路基失稳或者过量的沉陷,破坏工程建设。通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大都采用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具体如下:一是用砂垫层加固地基,简单说就是挖出软土,用那些强度大,稳定性好,不易受冲击的砂进行填塞来避免路基的变形,保持公路路基稳定。二是可以通过砂井的插入来完善地基排水系统,砂井一般适用于软土层厚度大于五米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米,也可以通过袋装砂井,当然也可以通过排水砂垫层,将水排出去。三是土工织物铺垫,通过铺垫减少地基不匀称现象,增强地基的承受力。
        2.4灰土挤密桩
        灰土挤密桩大多应用在具有过小或过大含水量软土地层。当含水量过大时,为降低部分水分含量,能够采取向孔内填石灰粉或者干土粉,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快速成孔浇灌亦或在成孔的同时下套管,也可以成孔后再下套管。当含水量过小时,要对加固范围内的土层进行预先浸湿,成孔顺序遵循先外圈后里圈同时间隔进行的原则。针对已成孔而言,要预防受水浸湿,并且当天就应回填夯实。同时,要打一孔填一孔,以防止夯打导致的缩颈堵塞。如果桩孔较为密实,土质相对松软,要采取间隔跳打夯实。
        结语
        公路在如今的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是区域间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公路的支持。加强公路的投资建设也是在为了我们自己生活的更好而进行的努力,我们一定要高质量的进行我们的公路的建设。现阶段我们在实际的公路建设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行业想更好的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与探索,进一步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汤英楠.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7,24(17):74-75.
        [2]彭军康.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科技视界,2014,4(29):305.
        [3]闫文俊,郑亮.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4,11(6):292,3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