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高压输变电线路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6期   作者:温霄霄
[导读] 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电力发展也日新月异,电力供应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重要途径,提高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温霄霄
        身份证号码:45272319891202****


        摘要: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电力发展也日新月异,电力供应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重要途径,提高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输电线路在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本文就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研究了其在实际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技术措施,希望可以给今后的实践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关键词:110kV高压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1 110kV高压输变电线路的施工技术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以及电力线路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中。为适应我国高压输电线路距离长、空间跨度大、线路容量大的特点,110 kV输电线路在实践中不断推广。目前我国输电线路基本上是采用110 kV线路直接进入城区地下变电所或者无人值班变电所,将其降压为10 kV或者20 kV,然后用该容量的配电线路将电力供应到各配电变压器中,然后由配电变压器用低压电缆将电输送到各负荷中心。因此可以明确110 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中心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转,因此其施工问题必须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
2 施工条件分析
2.1 自然条件和预防措施
        在110kV输电线路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科学的施工方案,并做出恶劣环境影响下的预防措施。在电力线路施工中经常遇到自然环境方面的风险,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通常会给线路施工带来极大的可变因素。我国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干旱、洪涝、冰雪、台风以及地震和火山喷发等都有可能给经过该地的电力线路的建设带来很大挑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设备瘫痪和线路故障问题,因此在进行电力线路施工必须对途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可能的变化进行分析和预防。此外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别极大,尤其是居住在高海拔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输电线路建设问题面临的自然风险更大。而且这些地区大多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困难,建设的原材料运输难度大,这些都给输电线路的施工带来了额外的风险。因此在进行110 kV输电线路施工前,必须对沿途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全面把握和分析,并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变化采取应急措施,在尽量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的情况下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施工技术条件
        施工单位的技术条件也是影响最终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技术条件是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仅包括施工单位在110 kV输电线路建设中的技术,还应该包括施工单位整体的决策能力、投资能力、对施工条件的良好判断力、规避风险的能力以及进行有效施工和安全生产的能力。而决策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在很多施工单位中是被忽视了的,这给输电线路的建设带来了很多额外损失,要想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和施工,这方面必须得到重视,提高决策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引进先进技术,真正实现安全高效的施工。
3 施工注意事项
3.1 线路选择和路径测试
在线路选择方面,必须从自然条件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两方面出发,选择合适的地区进行110 kV输电线路建设。首先应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当向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倾斜,保证这些地区的电力供应,因此这些地区的输电线路施工是必须得到确保的。

同时出于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在保证发达地区电力供应的同时必须保证待发展地区的电力供应,使其不至于因为电力缺乏而影响发展。至于输电线路路径测试方面,在线路选择阶段时,技术人员就应该根据施工的具体需要,对线路沿线的地面、地下以及在建和拟建部分等进行全面考察,对本单位施工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合适施工路径,同时应该多选择一些路径作为备用方案以减少条件变化对施工的影响。

3.2 基础施工
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位统称为基础,它是杆塔各种荷重的最主要承担者,作用在于将杆塔的荷重分担到周围的地基部分,已达到稳固杆塔的目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不同形式的基础有着迥异的特点和施工要求,为了更好地进行施工,必须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
3.2.1 基础开挖
110kV输电线路的施工中的基础开挖又包括以下几种:掏挖基础、大开挖基础、岩石基础以及桩基础,这些基础开挖在施工中各自具有其作用和优势,应该进行多项选择,相互配合,共同为稳固杆塔而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在基础开挖中,必须保证地基的质量,解决软弱地基对输电线路的施工可能带来的危害。在基础开挖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注意对施工现场地质与地况进行细致分析,全面了解其情况,一旦发现存在软弱地基的风险,必须及时加以排查,解决隐患,以确保线路的安全施工。
3.2.2 钢筋设计和标准
钢筋设计和标准是保证线路基础的质量,确保其可以承载杆塔荷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定符合科学标准的钢筋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在进行钢筋绑扎时,其间距必须符合荷重要求而且必须匀称。要错开钢筋焊接接头,确保其不会对荷重带来隐患。对钢筋的厚度来说,必须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对底板钢筋和立柱主筋进行混凝土垫块支垫,并采用五点支垫法,中间和四角各一块,如果底板面积本身比较大时还必须增加垫块的数量,总之一切以荷重为标准。
3.2.3 混凝土搅拌与浇筑问题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必须确保泥土不能混到砂石料中,而且搅拌用水必须洁净,不能使用工业污染用水,最重要的是混凝土的混合和搅拌必须按照科学比例,严格遵照配合比,其要求是保证荷重。在混凝土的浇筑方面,当其搅拌好后,每次下料厚度必须在30厘米以内,而下料量的多少、下料速度和间隔必须实现进行严格的设计标准,施工时按照该标准进行施工。而混凝土的比例和浇筑间隔、体积等必须也按照实现标准进行,杜绝劣质施工。
4 110kV高压输变电线路的施工技术要点
4.1 针对恶劣天气的防治对策
可通过减小避雷线的保护角、增强线路绝缘水平、架设耦合地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装保护间隙和安装线路氧化锌避雷器等方式可对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起到较好的效果,在实际的线路杆塔设计、运行、改造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求和实施一个最优的防雷方案。同时在电网输电线路运维过程中,充分利用雷电定位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雷击故障点的辅助查找,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应用新型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110kV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融合新型技术,保证施工更加顺利。悬浮抱杆组立铁塔属于一种全新的施工技术形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流程进行反复练习,提高施工流程的熟练程度,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风险,从而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悬浮抱杆组立铁塔从施工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通过使用倒落式人字形结构施工方式对传统施工结构进行是新,同时运用吊装技术进行施工,通过结合单根吊装施工技术与分片板立施工技术实现工程整体结构稳定性的有效提升。在应用这种新型施工技术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配合使用滑车组与平衡滑车组配合发力,提高安装过程中的托举技术水平。
5 总结
110kV输电线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安全也极为重要,这对其施工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其性能,确保其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成博.输电线路安全施工管理措施的几点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 .
[2]钟兆钦.探讨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J].广东科技,2010(4) .
[3]孟庆平.输电线路施工管理问题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8)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