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少平
身份证号:61043119910625****,陕西省
摘 要: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必须事先做好勘察工作,有效掌握整个施工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情况,这样才能够为后续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准确依据,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在施工中因为水文地质问题而出现进度问题和安全问题。因此文章就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优化措施
1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内容
对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而言,最根本的就是对建筑项目的地质环境加以深入的调查,技术人员针对获取的数据信息,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参考最终的数据,为整个项目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最关键的是,工作人员借助已经获取的勘察数据,对项目施工地点范围加以准确的定位,避免现场地质条件影响正常施工,也是整体项目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保证[1]。基于岩土工程勘察内容视角,不仅是对岩土成本及特性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加以分析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原因,从实际岩土工程地质类别下出发,促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更具合理性及可行性。
2岩土工程勘察中做好水文地质工作的意义
当前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工作,业内人士普遍给予了高度重视,因为水文地质情况会对勘察结果造成严重干扰,同时还会影响后续的工程建设,所以,做好水文地质工作意义重大。通常而言,岩土工程勘察是为建设工程服务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确保其施工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然而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其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岩土结构进行分析评价,还包括地下水的相关信息,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必须对水文地质情况予以关注和重视,并做好详细的勘察工作,如地下水的水位、动水压力变化等。
3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3.1 地下水动水压引发的水文地质危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不会受到地下水的较大影响,但是如果基于人为环境,像自然环境失去平衡要素的基础上,自然促使地下水的压力不断加大,由此对岩土工程造成巨大威胁,像基坑突涌、流砂等问题都是因为该方面因素造成的。
3.2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引起的危害
降水天气下,自然会直接作用于地下水位的上升,而如果地区长期没有较大的降水量,自然伴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会严重威胁岩土工程地基结构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降水量增多、灌溉等都是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的关键原因。该种现状,不仅对建筑项目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地表承载性能遭到破坏。降低项目地基安全性,严重情况下更是土壤液化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如果在地下水位上升过程中,上升速度较快,流砂等自然灾害就也是出现。相反,人们大肆使用地下水,将水库建设在河流的上流等,这些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尤其是我国某些
地区处于干旱的环境,在长期没有降水的情况下,这些都是引发地下水位降低的主要原因[2]。面对该种问题,不仅导致地面不断的下沉及塌陷,而且对于建设在地面上的建筑项目来说,安全性也不断降低。而岩土工程建设项目处于恶劣的水文环境下,自然不利于整体工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3.3地下水位频繁升降引起的危害
不管是地下水位上升还是下降,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不小的影响,而如果频繁出现上升及下降,将是一种巨大的安全隐患。快速变化的地下水位,导致岩土收缩及膨胀现象出现,在威胁到地面建筑项目地基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严重情况下更会引发地质灾害。除此之外,地下水位频繁升降过程,直接作用于土层结构出现改变,像含有的铁等元素大量流失,不利于土层原有良好承载性能,对岩土工程也是巨大的威胁。
4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优化对策
4.1制定合理的勘察计划
通过制定合理的勘察计划,能够加快勘察任务的推进速度,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有效性。在上文中已经提到,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的基础数据信息,对此需要根据后续数据分析,拟定水文地质勘察计划。而且考虑到很多地区属于重复作业,那么有一些水文地质数据是可以进行重复利用的。对此应推行“先内业后外业”的工作方式,对已有资料进行分析,重点采集缺失或者错误的地质数据,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明确,以此为基础展开工作,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效率。
4.2强化岩土工程勘察分析工作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企业必须对水文地质问题高度关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在实际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针对地下部分的建筑材料,企业必须从自身经济实力下出发,合理地选择一些具有耐腐蚀性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第二,基于项目基础环节的施工,如果发现属于岩基膨胀土结构,此时工作人员应该对影响地下水侵蚀的几率进行准确计算;第三,为了能够确保整体岩土工程项目处于极高的稳定状态,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基础下部分土层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特别是含水层的分布及承压含水层结构,对其实施有效计算的基础上,防止后期液压对岩土工程的承压水基坑底部结构造成巨大的破坏[3];第四,实际岩土工程开挖环节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水文地质及水渗透的相关试验,找出地下水位的隐患,准确推算出项目施工地面结构是否存在沉降的威胁,为整个岩土工程项目具备极高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4.3建立灾害预警体系
通过建立灾害预警体系,能够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做出预警,从而确保整个施工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在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可以利用技术本身的应用优势,搭建灾害预警体系,在预警体系中,对一些地质参考指标进行合理计算,以此来明确具体的预警参数值,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数据信息超过预警红线,此时系统会及时报备,同时也会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这也对问题的快速解决奠定了可靠的应用环境,从而提升了系统本身的处理效果。
4.4制定预防管理措施
通过制定预防管理措施,能够对一些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及时预防,降低了相关问题的发生概率。结合以往应用经验,预防性措施会和应急管理措施同时进行制定,在日常工作中,其管理重点便是进行潜在问题的治理,而后续工作则是在问题出现后,利用相关手段对于这些问题的负面影响进行及时解决,进而起到帮助企业经济止损,保护勘察人员生命安全的作用。
4.5提升水文地质勘测质量
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水文地质工作的质量,还需要通过应用科学的技术方法,结合先进的工艺设备,全面提升水文地质勘测质量。勘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水升降的信息、地下水的特性以及渗透参数等,并设置长期观测孔。只有确保以上勘测信息准确,才能确保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通常还需要进行抽水试验或压水试验,确保起始压力及最大压力和基数等信息,掌握这些基础信息后,要科学评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通常会受到区域水文地质因素的干扰,例如,地下水位上升、下降以及动水压力变化等,这些都会给岩土工程勘察造成干扰,同时影响周围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开展工程建设施工时,岩土工程勘察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应采取措施确保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夏智心.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11):33.
[2]罗涛.探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J].江西建材,2018(21):120-222.
[3]吕利.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J].低碳世界,2019,9(9):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