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宇飞
山西高创环保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叙述了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环境监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方法以及分析方法,并对一系列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对此,文章对VOCs的监测技术展开探讨,并指出了监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注意事项?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 VOCs)是指在常温下,沸点在 50~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挥发性有机物包含了各类有机物,主要成分有非甲烷碳氢化合物、卤代烃类、含氧有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危害,会造成致癌、致突变、致畸等。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加快,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有600多种,对大气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此外,VOCs也是造成PM2.5和O3产生的直接因素之一,成为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到2020年,中国大气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为溶剂,工业源比重上升到24%,机动车尾气、燃料燃烧将会下降至11%和16%。因此,空气污染问题越发受到人们关注,而VOCs监测技术不断发展,为空气污染的有效控制奠定了基础,有效保护了人体健康。
1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方法?
1.1 容器捕集法
容器捕集法,便利性较高,能够收集浓度较高的VOCs。在样品收集中,我国常用采用容器为注射器、塑料袋等,成本较低,但是,易出现渗漏问题[2]。对此,为保障样品更好的收集,可选择灌装方式,预先将罐子内的空气抽空,采集样品,能够保障样品采集的质量。?罐取样技术目前在国外应用较多,其中Summa罐(经过电抛光处理的不锈钢罐)取样技术为 USEPA 所采用的标准方法(TO-14、TO-15)。TO-14多用于非极性有机物的分析,而TO-15则用于极性有机物的分析。
1.2 吸附法
目前,我国采集和分析环境中的苯系物主要采用吸附法在实际采样中,通常用固体吸附剂捕获空气中VOCs。对于吸附剂的选择,一般要求吸附剂具有吸附容量大、收集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强等特点。目前,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有 Tenax、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等类型。?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种类、极性、挥发性和沸点来选择适合的吸附剂。对于种类多,极性范围和沸点范围大的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组合式吸附剂的优势更加明显。
1.3 固相微萃取法
固相微萃取法也称为被动式采集法,在环境空气监测时,被动式采集法较为常见,常用于室内空气的监测。因为,空气中的VOCs较为集中,技术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可直接将吸附剂暴露于空气,VOCs具有流动性,可直接被吸附剂吸附。被动式采样法的应用,对外界环境要求较高,若空气不流通,将很难完成VOCs的采集。同时,湿度、温度等也会带来一定影响。
2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
2.1 气相色谱质谱法
该类监测方式是挥发性有机物的常用检测法,主要针对未知气体进行定性定量检测[3]。定性定量检测法,在国外使用时间较早,已经得到较好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检测挥发性有机物中的成分。近几年,我国对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了有效研究,在对某地区大气的VOCs检测中取得良好效果。
在检测空气中有机物时,多数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限控制在1-10μg/kg。但是,气相色谱质谱法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取样困难,运输管理并不完善,储藏困难,若储藏不当,极易出现交叉污染,影响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因此,该种检测方式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存在明显滞后性。?
2.2 气质联用法
与GC法相比,GC-MS 法除了具有高分离能力和准确的定性鉴定能力外,可以对未知样进行分析,还能够检测尚未分离的色谱峰,且灵敏度高,数据可靠,在一般应用中可省去其他色谱检测器,因此,GC-MS正逐步成为检测痕量物质的重要手段。沈咏洁等用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推荐采样废气量100mL,每个分析物质的最低检出浓度0.02mg /m3,远小于VOCs目标最低检出浓度(排放标准的十分之一),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加标回收率符合方法要求。
2.3 在线监测大气VOCs方法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活性较高,而且在采集和分析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干扰因素,因此影响了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和检测,导致分析误差。在线分析技术避免了样品采集过程中的一些干扰因素,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其中,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是一种应用较多的技术,英文简称为PTRMS,是近几年应用较为广泛的监测技术,具有灵敏度较高,监测时间较短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中。PTRMS对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时,主要是将其进行电离,形成单一离子后,质谱能够对其进行快速识别。当然,该种监測技术也存在一定缺陷,即仅能利用核质区别离子,对于同分异构体的有机分子,该种方式很难将其区别开来。
3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注意事项
在对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时,为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应注意以下问题,为空气污染的控制提供有效依据。
3.1 环境监测问题
在对环境中的VOCs进行监测时,极易出现实际监测数据和书面数据不符现象。异常数据的存在,使空气中的VOCs难以准确反映,影响了后续环境的治理。对此,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应重视数据异常问题,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2 有机物采样误差
在对VOCs进行监测时,有机物的采样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后续监测的准确性与代表性[4]。然而,在采样过程中,也会出现误差。采样误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废气采样素质不高,没有根据标准落实弯头位置、变径位置等;采样过程中风速不准确,直接影响风量计算的准确度,影响测定量的排放浓度,增大测定值和实际值间的偏差。另外,若在样品运输与储存中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监测数据的误差。对此,应严格重视VOCs的采样,并落实样品的存储与运输工作,避免交叉污染现象发生,提高监测结果的科学性。
3.3 数据不符问题
在对空气中的VOCs进行监测时,工作人员应对实际数据与监测数据间的误差进行逻辑判断,以此分析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在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空气进行监测时,工作人员应做到心中有数,若监测数据与实际数据间的差距较大,应仔细甄选,深入分析,及时寻找影响因素并解决,保障数据监测的准确性。
4 总结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越发重视污染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推动了VOCs监测技术不断发展,为环境的改善提供保障。文章探讨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气质联用法、在线监测大气VOCs方法(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法)三种监测技术,并就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各位同行借鉴,提高VOCs监测结果的准确度,为环境改善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