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6期   作者:唐虎
[导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传统建筑设计与建筑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发展需求
        唐虎
        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15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传统建筑设计与建筑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发展需求,对传统建筑方式的变革成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传统建筑方式改变下,建筑工业化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建筑体系与建筑模块等自动化建造方式的出现,建筑工业化被应用于设计、运输、施工等各个建筑环节。基于此,以下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应用
引言
        当前,国内环境问题逐步突出,节能降耗已成各领域的发展宗旨,建筑行业的升级与转型迫在眉睫。装配式建筑的运用使我国的建筑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升级及转型的具体要求,装配式建筑的使用能实现节能环保这一重要目标。BIM技术属于信息技术手段,把它引入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作中,能提升建筑的总体设计水平,进而有效推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运用及发展。
1BIM技术概述
        所谓的BIM技术其实是把建筑物的功能的特性和物体用数字化的形式来表达出来,而且在建立数字化的模型的时候,可以将建筑物的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的传递和分享。BIM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下面几个特点:①可视化。所谓的可视化,其实指的就是BIM技术建立出来的建筑模型是透明的,可以全方面的展示建筑物的具体的信息。②协调性,BIM技术的这一特点的存在是因为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在BIM技术的帮助下来协调施工或者是设计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而在目前这一阶段,BIM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被用于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建立出来的建筑物的数据模型可以清晰的发现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时的做出调整,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或者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BIM技术的出现能够帮助装配式建筑建立起一个更为专业的平台,并且还可以充分的应用这一设计平台,对建筑的具体的信息尽心更改和重新建设。这样一来就能够让设计人员可以快速的发现问题,并且更好的解决那些问题,从而增加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2.1有助于确保装配式施工的合理性
        在装配式建筑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装配式建筑的预埋标准和规划流程均按照装配式建筑的特定设计流程执行。同时,在设计和规划流程时,要充分注意BIM技术的使用状况。在装配管理过程中,计划的渠道应特别注意对渠道和装配施工的管理和控制。在专项策划过程中,应对标准响应计划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评审,BIM技术是网络信息技术平稳发展的保证,专业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将其专业规划BIM模型转化为BIM规划路径。同时,采用BIM技术具有进一步优化问题功能和独立的纠错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装配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2提高设计效率
        在传统工程设计模式中,设计人员需开展大量高重复性、基础性工作,包括工程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参数计算等工作。同时,还需将各项设计参数与相关施工规范进行对照分析,方可确保工程设计方案合理可行,与我国相关施工规范相符合。此外,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时常出现数据计算错误与各类设计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工程设计效率。利用BIM技术,设计人员仅需将相关工程信息、设计标准及内容导入至BIM软件,运用软件的建模纠错使用功能,可在短时间内发现、展示设计方案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替代人工开展工程图纸绘制、数据采集分析等设计工作。
        2.3有助于尽快解决问题
        BIM技术的作用是协调和协同信息化管理。这是建立在三维规划信息交流渠道之上的。在同一渠道的集成管理过程中,信息可以交互处理。

在建立同一频道时,整合并完成不同的内容。在构建同一渠道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规划的更专业。在实际工程中把构建好的BIM软件导入,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格外需要注意的是,要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所出现的问题给予格外的关注。并在做信息交互处理的时候,针对之前所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避免出现工程返工或者是做并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模型转换
        以某装配式建筑工程为例,设计人员在运用BIM技术时,使用REVIT等软件产品,通过输出及输出接口,将建筑信息模型导入软件系统中,开展结构分析计算工作。随后,将计算结果及设计内容导入至REVIT软件中,在其基础上构建结构模型。在常规工程设计模式下,设计人员应在视图分析过程中,根据工作需求添加若干标注信息、下达相关操作指令。同时,采取文档形式,对所绘制施工图进行留存处理。对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结构分析模型构建及转换步骤的简化。但是,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有一定可能出现所转换BIM结构模型失真、数据丢失问题,难以实现无缝连接设计目的。因此,设计人员应注重对分工操作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分析各类转换问题的出现率、提前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例如,在结构模型与结构分析模型转换过程中出现构件错位、梁端钢筋长度偏差等问题时,应额外采取人工检查手段。
        3.2BIM三维建模及图纸设计
        BIM技术不仅可以在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三维立体建模工作当中得以运用,同时也可以用在装配式建筑预制部件的相关设计工作当中,这样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设计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设计人员通过BIM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对装配式建筑模型进行设计,首先应该亲临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采集,运用BIM技术建立完成的数据库,将所需各项数据及时上传,其中,BIM系统就会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并且由设计人员进行操控,从而可以快速并且准确的设计出装配式建筑结构中部件的大小和尺寸,让建筑物的外在造型设计能够快速的被模拟出来,除此之外,因为BIM设计系统可以精准的分析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所以如果存在数据遗漏或者是数据准确性不高,都会产生预警系统,然后让设计人员意识到,数据存在错误并进行修改。
        3.3协同设计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首先,基于BIM技术在设计阶段产生的三维模型,设计人员对构件的生产成本、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确切构件的安装进行规划。精确实现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合理化和数字化,实现现代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之中构件规格难、组合多的目标。其次,BIM技术可以在设计前期进一步深化和优化设计成果。现阶段,设计师需要确定装饰材料的设计、墙板组合等,并在BIM技术的实际效果图中展示立面的效果。利用BIM技术数据模型提供的经济数据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确定确切预制施工项目最恰当的实施方案,并应用于具体生产过程。在施工图设计中,装配式建筑行业间的协调更为重要。构件、装饰、施工等部门与BIM技术资料相衔接,实现合理安排和精确协作机制。
结束语
        虽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工程设计水平及效率,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企业应加强对BIM技术的应用与研发力度,不断完善技术理论体系,探索与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相适应的技术应用模式。
参考文献
[1]董知恩,李孟芩,张婷婷,王营通.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73.
[2]张晟源.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协同化设计[J].全面腐蚀控制,2019,33(12):91-93.
[3]谢娜.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与运维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9(12):92-93.
[4]王云富.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64.
[5]李令令.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施[J].价值工程,2018,38(29):245-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