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 王逊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逊 徐艳斌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行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山东源流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行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建筑工程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安全愈加收到人们的关注,所以要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手段,正确处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建设高质量的管理人才队伍,以便能够科学的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最终保证建筑工程行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具体策略
        引言
        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于有效降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保证建筑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从而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等。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应该认真落实“安全至上”的根本原则,将安全第一的基本理念摆在首要位置,不仅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而且还应该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
        1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不足
        1.1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当前形势下,我国某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意识十分缺乏,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并未进行很好地安全规划,从而引起各类严重的安全事故的产生。由于未对安全管理给予高度重视,直接后果就是很多施工企业未能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最终导致施工现场安全性非常差,安全管理工作也显得十分混乱。同时,某些建筑施工企业并未能充分地意识到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也未能将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位,最终使得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是流于一种形式,并未真正地执行到位,从而无法遏制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了施工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2安全管理制度与管理力度不足
        当前社会中,在施工场地出现的安全事故,大多是因为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我国已经出台了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但许多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不重视,将施工重心都放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效益上,导致施工单位内部没有规定的安全制度,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监督部门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力度不足,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监督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是尊重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体现,稳定人心,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工作效率。
        1.3部分施工工序和防护手段落后、不健全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部分施工工序涉及到危险较高,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护和防护设备,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但是部分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对相关安全管理问题故意忽视,使得工人面临的施工风险增加。
        1.4建筑工程施工所用材料和设备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差即使再优秀的施工技术,再严格的施工管理都会影响建筑整体的质量。同时建筑所用设备的工作效率也是影响建筑顺利施工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所用材料、设备的检查,确保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但是,不免有些建筑企业为节约成本选用劣质材料和老旧的施工设备,给建筑埋下安全隐患。因为材料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大多是在建筑建成后使用时出现的问题,一般在施工中施工设备是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虽然机械设备只是辅助用具,但是在实用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使用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引发安全事故的案例里比比皆是,所以应严格检查,安全管理。


        2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策略
        2.1构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进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一个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能起到约束现场施工行为和管理行为的作用,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切违规操作,排除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项目制定与实施安全管理制度时,首先应该将企业发展核心目标和方向融入到制度之中,以强化企业文化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影响作用,并以此协调和平衡两者关系,确保细化处理安全管理制度中各个方面的关系。当然,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也应该以身作则,将安全管理制度牢记于心,时刻在施工现场贯彻安全管理制度内容,潜移默化影响身边人,将危险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比如,在暴雨天气中,应该加强现场的防滑处理、排水处理和防风处理,预防滑落事故的发生;在夏季施工中,应该在钢管柱中设置通风设备,完善应急救援方案,缩短作业时间的同时增加人员数量。将防护网设置在隔层中,防止高层坠物对人员安全造成的威胁。临边防护应用于爬架之外的楼层,锚接预埋管和立管,确保框架和水平钢管的紧固性,并将安全网设置于栏杆内。对于安全防护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起到良好的安全防护作用。由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严格遵照设备使用规范,完善设备保养维护制度,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性。
        2.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要想安全管理取得实效,对安全事故有效防范,那么就需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的相关工作,确保对现场的一些安全因素实现有效的控制,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①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检查,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于施工现场,要对现场的物料堆放、警示标志设置等等,都需要进行检查,确保物料堆放稳固,警示标志设置齐全醒目。②要对施工人员的现场行为实现监督。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前,就需要检查其安全设备的穿戴情况,必须要完善穿戴安全设备,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而进入施工现场后,要持续落实监督,避免出现私自摘下安全设备的情况。同时,要对施工人员的一些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不安全的情况。③要对施工过程加强监督,对材料的使用、机械设备运行等全面监督,确保施工作业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2.3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培训
        施工人员要具有自我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能够进行紧急避险,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要想达到这些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定期结合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随着施工进程,安全培训的主题与措施也要相应的产生变化,针对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逐一训练。在安全培训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将安全教育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从本质上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想加强安全管理,必须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积极性,从内心重视个人安全,这样即使没有太多外界因素,也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2.4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要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须拥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在拥有高素质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将不同的责任进行划分,每个部门或人员,必须严格承担自己的安全责任。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能够及时找到负责人解决问题。健全的安全责任管理机制必须有法律保障,有了法律才能避免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落实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不仅能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率,还能为未来建筑业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诸多环节,并且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同时最好安全管理工作也对我国的建筑工程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管理者亦或是施工者都应增强安全管理意识,降低施工安全隐患,完善施工体制结构,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提高安全管理措施的贯彻力度,进而有效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风险,保证企业利益,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大维.浅谈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建筑安全,2013,28(5):11-12.
        [2]丁海兵.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工业设计,2012(2):207.
        [3]徐丽莉.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8(7):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