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李莎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莎1 马艳鹏2 张晓俊3
[导读]
        1.身份证号码:13040319900624xxxx
        2.身份证号码:13042519890516xxxx
        3.身份证号码:13043419860627xxxx
        摘要:目前应用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信息技术有很多,在交通运输工程中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还能够有效地缓解交通运输系统目前面临的巨大压力,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的管理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交通工程;研究策略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所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信息技术在交通工程中的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在交通工程中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降低工程的危险性,加快工程的进展速度。本文对信息技术应用在交通工程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仅供参考。
        1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进步,我国的信息技术目前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不同的工程能有效提高效率。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一般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来对电路进行信息采集,接着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整合等步骤,最后来实现高度准确的计算。信息技术是一种以电子信息为基础的技术行业,其发展通常依赖高端的电子信息工程。当今时代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在各个行业均得到应用,例如金融行业、教育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目前我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信在未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交通运输工程中,确保促进交通运输工程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和方向。
        2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2.1有利于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发展中有很大的影响,物流行业在现在的社会中也是发展极其兴盛的行业,物流行业也是新型的产业,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随之带动了各行业的有效发展。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主要对交易、运输和储存三个环节起到帮助作用,对这三个环节的控制能更好的进行物流管理,增强对物流的可控性。信息技术在物流运输和管理中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的促进作用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提高了物流的管理效率,为物流行业在未来社会占更高的地位起到促进作用。
        2.2促进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的科学性
        在交通工程运输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更加有效的促进交通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在交通管理上结合信息技术精密的优点能保证交通运输规划的科学性。信息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采取,然后把各信息元素进行整理、分配,再呈现出来,对于在交通运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把信息准确无误的反馈过来,为交通运输的科学性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交通工程运输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对重要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管,还能提高运输工程的整体效率,实时对路段情况进行监控,能有效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交通运输工程中的智能技术
        3.1RFID自动识别技术
        RFID是一种能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能够在较远距离时进行快速识别,还能存储较多的信息,具有适用范围较广、读取速度较快等优势。在当今社会,此技术通常应用在停车管理、自动收费和车辆智能管理等领域。
        3.2ETC技术
        ETC指的是电子不停车收费,它被广泛运用于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路段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在未运用ETC收费技术之前,如果车辆想要通过某个高速路口,那么需要人工进行收费,收费工作也会变得十分复杂,很容易出现车辆排队而造成的交通拥挤情况。

但是,随着ETC技术的普及,我国交通领域的收费、缴费流程变得十分简单,ETC使用的是非接触式射频卡,主要由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中心管理系统和其他辅助设施组成,其主要功能体现在车辆的车牌自动识别及ETC自动支付为主,属于新时代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ETC技术会根据车辆行程自动计费、自动缴费,随后自动抬杆,大大缩短了缴费的时间,保障了车辆出现的通畅无阻。此外,一些发达城市的部分收费停车场也采用ETC系统,利用车载电子标签和路侧天线进行短程通信,无须收费人员进行人工处理,司机在不停车的情况下,仍能进行自动记录和缴费,大大节省了驾驶员的行驶时间和停车场收费站的人力成本。
        3.3EVI技术
        EVI是海关码头电子车牌系统的简称,该系统会使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对机动车辆进行登记和管理,还会下发一些电子车载标签,通过对车辆进行监控来实施有效管理,还会对车辆进行准确识别、采集车辆信息等操作。收集的信息会经过无线通信传送给管理系统,利用EVI来认证车辆身份,有助于统计和调度车辆,增强车辆的管理能力。
        3.4城市交通调度管理系统(TMS)
        TMS指的是城市车辆调度管理系统,它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会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对道路进行静态、动态情况的信息收集,并实时分析来规划车辆的行驶路线,因此能有效的提升交通资源的利用率、保障车辆的运行效率。该系统会对车辆的运行状况实时收集和分析,能帮助管理车辆、有效推进城市交通智能化。
        3.5智能交通系统(ITS)
        ITS采用高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技术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对道路和车辆进行管理。ITS认为驾驶员、道路和交通运输工具是一个整体系统,它是一种社会化、智能化的高科技的交通系统,ITS可以帮助提升交通运输相关的基础设施效能,有助于缓解车辆堵塞等问题。道路交通发展有四个阶段,首先是交通控制系统改进和发展,然后是汽车导航系统和交通信息服务的发明和发展,紧接着是安全驾驶辅助巡航系统的升级,最后是自动巡航和自动驾驶系统的进步。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需要采集很多信息,例如交通运输需求、现存的运输模式、交通道路所处的气候、城市的地震信息、交通事故的应对措施、在自然灾害下的应对方法等信息。其实交通运输信息其实也是当今社会信息的一部分,ITS也可以看作我们社会信息网络的一部分。ITS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机动车辆的安全性和可控制性。在目前的环境下,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和我们社会中的其他信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紧密相关联,而且交通运输工程的发展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的。ITS本身就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在未来ITS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ITS发展到很高程度时可以慢慢地融合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在时代的发展中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技术会慢慢地协调发展。在ITS中最主要的就是道路运输ITS中心结构,它已经被确认为ITS的体系结构,还会通过道路运输的通信网络联系驾驶人员、机动车辆、交通道路和控制中心这些要素,而且这种基本结构在我们的社会中还与外部网络的信息息息相关。
        3.6其他的信息技术
        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运输、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除了前文介绍的几种自动识别技术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例如全球定位技术(GPS)、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CMS)和移动通信技术(MCS)。美国人首先发明了GPS全球定位技术,从官方转到民间使用,目前其在交通运输工程的应用比较广泛。MCS主要运用于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它能与卫星通信系统相结合,从而形成GMC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这种技术能够实现机动车辆、货运站、货主之间的营销业务联系,并且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结语
        信息技术在交通中的应用可提高交通工程的运输效率,促进交通业在未来的发展,通过充分运用相应的信息技术,还可以提高运作效率和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竞争水平,同时,进一步采用信息技术成果,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于淼.信息技术应用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6).
        [2]刘洪斌.浅谈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影响[J].民营科技,2017(6):100.
        [3]邵志光,赵红涛.项目管理的历史与现实解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2):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