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的探讨 李亚生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亚生
[导读] 摘要:城市建设中,建筑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城市发展水平,对城市景观,起到着积极的作用。
        安徽水安恒信劳务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身份证号码:34240119891106xxxx
        摘要:城市建设中,建筑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城市发展水平,对城市景观,起到着积极的作用。建设建筑时,必须要做好规划和设计的有效配合,充分发挥建筑物的使用价值。现基于建筑学角度,分析如何促使规划和设计的有机协调。
        关键词:建筑学;规划和设计;居住环境
        1引言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充分发挥建筑规划的基础作用,以及建筑设计的载体作用,有助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下文就将论述建筑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分析建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
        2建筑学的基本概念
        建筑规划更多的是指对建筑功能的规划。通过系统性、规范性的对建筑功能进行规划,进一步凸显建筑物的实用性与审美性价值。建筑规划人员要立足于使用价值角度,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充分发挥建筑物的实用价值。建筑设计是建立在建筑规划基础上的。建筑设计人员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又需尊重业主方的需求,开展平面结构设计与空间布局设计,确保建筑功能满足基本需求。
        3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3.1整合原则
        对城市进行规划首先要考虑其实际的发展需要,综合城市的整体规模、企业的发展方向、经济的发展水平、国家的政策方针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坚持对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比如可以考虑在学校的周边建住宅,这样不仅可以使家长接送学生更加方便,还解决了交通拥堵的问题,在安排工业区和商业区时就要注意划分,有污染的噪音大的工业区必须远离城市,以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对商业区进行选址时要注意,对一些大型商场、超市可以选择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对一些比较喧闹的贸易区,就要尽可能避开城市中心,保持城市面貌的整洁。
        3.2经济原则
        任何一座城市的规划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前提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经济因素,不要为了过度追求外观美,使得经济成本过度浪费,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发展前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要单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3.3美学原则
        在注重经济原则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美学的原则,因为任何一项建筑反应的都是城市的整体面貌,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更要考虑的是美学的原则,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已经不单纯满足于居住的需求,逐渐向着追求外观美的方向转变,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在建筑学中推崇的更多的是天人合一的想法,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真正地实现美学的原则。
        3.4社会原则
        社会的原则主要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人类发展的基本需要,要以服务于人民的思想进行设计,特别是在人口逐渐增长的当今社会,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落实好国家的大政方针,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好地为城市的发展服务。
        4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
        4.1相对独立性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二者之间保持着相互独立性,且二者的功能也存在本质性差异。尽管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处于不同阶段,但在实际操作中,建筑规划要深入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设计、局部设计以及一系列与设计相关的重点内容。相关人员要针对不同各环节,调整规划步骤,采取适宜的设计方式,避免整体规划设计不符合标准要求。在建筑设计以及后期建造过程中,要协调解决各类突出性问题,尤其是建筑规划设计理念无法体现的问题。


        4.2建筑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建筑规划兼具预料性与操作性特征,对规划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换言之,要想保证建筑规划工作的落实效果,规划人员必须具备灵活的思想和长远的眼光。目前,在建筑规划中,不能局限于表象特征,还要充分考量未来发展趋势,为建筑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在建筑设计的实践工作中,建筑规划人员要提前预判建筑的发展方向与空间。而建筑规划人员的实践工作成果又为建筑设计人员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由此可知,以建筑规划为基础的建筑设计,既具有高度适应性,又可以增强建筑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4.3建筑设计是建筑规划成果的表达载体
        建筑设计是建筑规划成果的表达载体。换言之,建筑规划的结果与目标就是建筑设计的整体方向与参考依据。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规划人员往往并不会考虑的太全面。详细的内容还是取决于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成果。从本质上来说,建筑设计就是建筑规划从模糊到清晰、从笼统到细致的过程。建筑规划设计需细化到某一区域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某一区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整体建筑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
        5完善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具体策略
        5.1加大对建筑物体量与形式的研究投入力度
        众做周知,我国的人口总数居世界前列。为此,在开展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口基数问题。尽管我国疆域辽阔,但人口总数不断膨胀,人均土地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节约城市内部空间,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的美观性,建筑设计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空间,增大空间利用率,打造兼具节约性和美观性特征的建筑物。不得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设计工作的难度。以老式住宅建筑工程为例。通常,老式住宅建筑工程多为七层结构。但随着城镇人口总数的快速膨胀,为节省城市内部空间,建筑设计师逐步开始规划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一方面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提高土地利用率,顺应集约型城市建设发展趋势。
        5.2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资源
        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污染恶化。尽管现代化住宅建筑设计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建筑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
        在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环境背景下,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推动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为此,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务必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利用限度,优化自然资源配置,推动建筑行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协同进步。
        5.3以城市规划为核心开展建筑设计
        当前,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发展周期,且建设规模不断扩张。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规划的难度。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如果盲目注重整体住宅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规划缺乏重视,则极易破坏城市规划平衡性和稳定性,使住宅工程造型与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这不仅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方针相悖。为此,在建筑设计中,要全面掌控城市规划基本要求,确保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进而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6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化城市建设期间,要注意合理协调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关系,做到二者的相辅相成,互相利用,既要在住宅设计方面符合专业设计标准,又要满足城市规划主题要求,进而全面完善城市化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平.现代居住社区建筑规划的理念及其总体规划的相关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67-68.
        [2]张婷婷.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9(6).
        [3]游光瑾.浅析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J].建材与装饰,2018(39).
        [4]卢若薇,蒋升桓.乡村社区环境对郫都区新农村养老建筑空间形态解析[J].居舍,2019(02):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