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火灾后的检测鉴定及加固维修探析 王磊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磊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工程的数量也不断增多,涉及到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火灾隐患问题,也逐渐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5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工程的数量也不断增多,涉及到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火灾隐患问题,也逐渐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为有效预防建筑内部发生火灾事故,需要从业人员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防火监管制度,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发挥防火监管工作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建筑物火灾;检测鉴定;加固维修探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世界人口总数逐年增加,各国追求GDP的发展以及人们为了更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而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近几十年以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对火灾中房屋住宅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在高温下的反应、损伤鉴定及维护修理等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此外,自然灾害地震的频繁出现,火灾也成为人类房屋建造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本文主要从多个方面对房屋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与抗震性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以确保房屋建造的质量。
        1建筑火灾特点
        1.1火势猛、蔓延快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物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越来越先进,其中很多材料都是可燃的,可想而知,一个由可燃物搭建的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那么火势必然很猛而且蔓延会极快。而且,在高层建筑之中有很多隐藏的管道,这些管道都会产生烟囱效应,会使火势飞快蔓延,这对于控制火势是很不利的。
        1.2人员众多,不易疏散
        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土地的利用率,使我们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增加更多空间,这也就代表了同一建筑物可供众多人员生活,所以一旦在这样的建筑物中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必定成为一个难题,如果疏散不及时,那么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损害,有时在发生火灾时,在安全出口处或路口处由于人们无序的逃亡,常常会引起踩踏事件的发生。
        1.3对于消防车辆和灭火救援装备要求高
        现今社会高层建筑物的高度在逐渐增加,这会使灭火救援过程对于消防车辆及消防灭火装置的要求变高,比如在消防救援过程中所需的消防云梯、登高平台车等救援设施都很难达到指定高层的高度,这会使消防救援的难度大大提高,导致火灾难以在有效时间内得到控制。与此同时,在对高层的灭火救援过程中,对于消防仪器的供水也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供水器材往往难以提供这么大的压力使水到达指定的高度,这也会大大的拖延火灾救援的时间,难以在短期时间控制火势。
        2调查和检测要点
        2.1火作用调查
        对于火作用调查,其所指的主要就是依据火灾规模、结构特点以及燃烧与灭火信息,对火作用温度的过程进行调查,为能够对结构温度应力及变形特点进行分析,收集相关的充分材料,为火灾调查及检测提供更好依据。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对于结构受热温度而言,很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因而任何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有一定局限性存在。基于此,为能够对结构受热温度进行准确推断,应当对多种方法进行应用,以便实现相互补充与印证,从而使推断结果更加合理准确。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在这一方面应用最广泛,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结构材料微观分析法,因而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烧损结构,在实际进行判断过程中应当通过结构材料的微观分析进行确定,这样才能够使判断结果更准确。
        2.2结构现状检测
        在这一方面的检测过程中,对于在火焰活高温烟气中直接暴露的烧灼损伤部位,应当全面检查。对于普通结构构件,所选择应用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外观目测法、探针法以及锤击回声法与开挖探槽孔方法等;而对于比较重要的一些结构部件及连接,在必要情况下可选择材料微观结构分析方法进行准确合理判断。

在目前结构材料性能检测方面,其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其中一种就是在材料性能可能会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利用抽样检测或者模拟实验方式对材料性能指标进行合理确定;另外一种就是对于火灾前材料性能需要明确,烧灼特点比较明显,并且材料性能在建筑物结构性能方面的影响敏感性比较低,此时可依据温度场对结构材料性能指标进行推断,且取样检验修正。
        3房屋结构加固对策与建议
        3.1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即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当实行全面、整体和全员皆参与其中的质量管理。需要项目个参与方对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怠慢,必须完全落实责任人承担,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这样才能保证质量。
        3.2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控制
        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环节:①材料采购。②材料购入后续需要进行检验质量是否合格。③材料使用过程保管。④施工时材料的使用。材料的采购要符合国家政府的文件规定。材料进场时,必须依据供应材料计划以及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试验及检验,禁止出现滥竽充数,偷工减料,缺斤少两的现象。项目应安排专人进行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合理管理材料,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损失。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担保工作职责涉及内容繁杂且数量庞大,需要具备相应灵活应对性及专业性,因此应做到严格筛选质量管理人员及项目总承包单位,以确保房屋整体设计结构安全合理,减少火灾、地震带来的损失。
        3.3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责任主体皆承担着不同的义务和质量责任。为了有效地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质量控制,项目实施的整体负责单位必须负责建设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以及质量控制的实施。
        3.4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施工质量控制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此外,土建的施工质量还取决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目前,在我国施工现场的土建施工人员多为外来务工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因地域不同,所受教育不同,人员的施工素质也良莠不齐,存在极大地不固定性,技术水平高低参差不齐。尤其是在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土建工程参与的直接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过硬的相应的理论基础。遵循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在其统一指挥下,质量控制人员应强化施工队伍素质建设,加强原材料管理控制,在保证安全、质量、工期、费用等的情况下,进行质量控制,努力打造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品质工程。
        3.5火灾后钢结构构件的鉴定评级
        对于火灾后的钢结构构件及连接,在初步鉴定评级方面,组要就是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对于钢结构构件,依据防火保护受损情况,残余变形及撕裂情况,还有局部扭曲情况,构件整体变形程度等方面因素,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Ⅱa、Ⅱb、Ⅲ,若构件受损程度比较严重,加固修复比较困难,则在评级时将其评定为Ⅳ级;第二,在钢结构连接评定方面,依据其防火保护受损情况,以及连接板残余变形及撕裂情况,还有焊缝撕裂情况,螺栓滑移与变形断裂情况等,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等级,分别为Ⅱa、Ⅱb、Ⅲ,若该构件连接需要拆除或者更换,则需要将其评定为Ⅳ级。对于火灾发生后的相关钢结构构件,在详细鉴定评级方面,依据冲击韧性方面的钢结构要求,以确定构件承载力鉴定的实施,其在承载力鉴定方面,也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即b、c、d。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高层建筑中的火灾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对建筑体的防火监督检查工作,不仅能够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当前城市高层建筑防火监管工作中,需要建筑企业监管人员完善防火监管制度,健全相关体系,加强对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洲导,苏磊.我国混凝土的发展结构火灾(高温)后损伤机理与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J].建筑结构学报,2010(05):1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