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难点问题及控制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陈育强
[导读] 摘要:文章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着重针对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以供市政施工人员参考。
        广东佳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11500
        摘要:文章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着重针对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以供市政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桥面变形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中关键技术之一,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影响较大。近年来,混凝土技术因价格低、取材广泛、抗压性强、养护费用等优点,从而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应用较广泛。一般来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随着温度、水位等因素的变化,其耐久性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进度,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强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本文着重探讨了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难点问题及控制方法。
        1 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难点问题分析
        当前,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各种病害和裂缝,直接影响了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严格的话将会发生坍塌事故,进而给城市交通和人们的生命安全极大的威胁。
        1.1混凝土桥面开裂
        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经常发生桥面开裂的现象,其中混凝土抗拉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一般由水泥、砂子、碎石和水进行搅拌硬化而成。作为混凝土的骨架,砂石对于混凝土的抗收缩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骨料的表面和骨料之间用水泥浆来进行填充,水泥浆还起到了润滑的效果。混凝土经历逐渐硬化的过程,骨料和水泥浆铰接在一起,具有很强的硬度,非常适用于建筑施工。混凝土虽然在硬度上十分优良,但是抗拉性却不佳。这是因为构成混凝土的砂石、水泥等材料抗拉性较差。桥面混凝土一旦发生弯曲变形以后,即使拉应力较小,桥面也会发生开裂的现象。
        1.2 混凝土弹性不足
        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随着掺合料的加入,其抗压强度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相应的,就会导致混凝土没有足够的弹性,很难适应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需求。市政道路桥梁承载的荷载很大,受力不均的情况非常普遍,从而导致过大的重力作用于某些混凝土构件上,这些混凝土构件的弹性较差,导致桥面裂缝的产生。
        1.3 混凝土收缩性不满足要求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当结构的内部温度以及外部温度变化较大时,混凝土结构就会发生收缩变形,变形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产生一定强度的应力,在应力的作用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渐渐不能够承受,进而形成温度裂缝。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可能由于温度变化而结硬,混凝土内部水分的逐渐蒸发,湿度也随之降低,体积变小,尤其是在混凝土内部和外部蒸发速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收缩裂缝更加容易产生。
        2 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2.1 加强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
        在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满足浇筑要求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根据实际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80~100mm,这样有利于减少泌水情况。另外,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控制在6~8小时,含气量小于1.7%。混凝土材料选择上要严格限制,水泥要选硅酸盐类,并确定强度等级、批号和生产厂商,同一工程使用同一类型水泥。对于出骨料要选取同颜色、连续级配、不含杂物、含泥量低于1%、粒径5到31.5mm、强度高碎石,以及确定颜色、规格和产地。细骨料选取中粗砂,含泥量低于2%,吸毒模数在2.5以上,不含杂物,确定好颜色、砂子细度和产地。外加剂采取高效减水剂,并确定掺量、品牌和厂商以及和水泥适应性,避免混凝土泌水率的提高和坍落度的损失。

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考虑其活性,也要充分利用其粒径帮助混凝土在内部紧密充填,提高混凝土致密性。
        2.2 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于钢筋绑扎,模板系统设计、制作和安装等都有着严格要求,其中关键技术就在于模板工程,混凝土施工所需模板要根据实际建筑物结构进行设计定做且多为一次性使用。模板设计时要考虑拆除和拼装方便性、支撑简便性和牢固性,同时还应保持良好稳定性、刚度、强度以及拼装后平整性,以免混凝土在测压作用下发生变形,保证结构物
        几何尺寸断面一致和均匀,防止浆体的流失。模板材料的选择也有着严格要求,材料表面要耐腐蚀、强度高、具有吸水性和平整光滑。不同构件有着不同形状和规格,因此需要选择不同合理的模板材料,圆形构件要选择钢模板;对于钢模板的内表面要采取抛光处理,从而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对于固定模板螺栓和模板接缝,要求固定模板拉杆上带有塑料扣或金属帽、接缝要严密,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破损和便于拆模。
        混凝土浇筑途中,要严格落实现场组织与施工技术的保证措施,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混凝土的罐车送料要合理调度时间,混凝土坍落度要逐车测量;每次下料厚度和高度要严格控制,确保分层厚度小于50cm;浇筑前要先打料块和前次色彩进行对比,经过仪器检验后才能进一步浇筑;正确掌握振捣方法,保持振捣均匀,避免过振和漏振。振捣可用两次振捣法来减少表层气泡,第一次振捣是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第二次振捣是在混凝土静置一会后,此时顶层要在半小时后进行下一次振捣。振捣是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插入混凝土深度,深度应保持在5~10cm,振捣时长为表面无气泡和混凝土翻浆无下层截止。
        2.3 混凝土施工过后的养护和修补
        (1)养护:混凝土最常见问题就是表面失水而导致的色差和微裂缝,从而影响耐久性和质量,因此在早期硬化阶段加强混凝土养护异常重要。混凝土各部位构件侧模需根据混凝土强度和气候条件情况而定,预留混凝土的试压试块当强度达到要求时才能拆除。当模板拆除过后,其表面用来养护遮盖物要使用塑料薄膜进行眼目覆盖,不可使用草包或草垫,以免产生长久性黄色污染。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使用喷涂养护膜进行保湿覆盖养护,养护时间要在14小时以上。
        (2)修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问题的发生,但是由于混凝土泌水性和模板漏浆等特性,使得混凝土表面仍旧会产生砂带和小孔眼等缺陷,因此需要修补。修补方法是在拆模后立即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砂子和浮浆,并用相同强度和品种的水泥制作成水泥浆体来修补缺陷。在水泥浆体出现硬化后,就用细砂纸把所有构件表面都打磨光洁,同时用水清洗干净来保证表面颜色一致。
        由于混凝土表面有着较大吸水率,往往容易吸收大量水分,并在吸水后出现颜色变深情况,不同吸水率还会出现不同颜色差别,这样就导致市政道路,例如:道路隔离墩、路基、道路桥梁等在下雨时和下雨过后表面出现较大颜色差异,给人以污浊视觉感受。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破坏和中性化,使得表面效果日益劣化。为了保证混凝土建筑物的历久常新,不受外界干扰,呈现出自然浅灰色的效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保护,此时在混凝土的表面喷涂透明保护性是不错选择。在实际施工工程中,透明涂料中掺入和混凝土颜色相比稍浅颜料,就可以达到消除混凝土表面色彩的状况。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探讨了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由此可以得知,想要全面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我们需要加强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市政道路桥梁项目施工前的技术准备以及施工后的养护和修补,以保证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整体质量,推动城市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加强城市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5,(8).
        [2]黄木良.浅谈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