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王亮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亮
[导读]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电量的需求逐渐增大,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在许多大型企业中都十分注重电力建设工作,保证电力调度能够稳定的运行,最终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电量的需求逐渐增大,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在许多大型企业中都十分注重电力建设工作,保证电力调度能够稳定的运行,最终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随着电力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电力运行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在此期间容易出现各种管理问题,影响到电力资源的正常输送。因而采取有效的策略解决电力调度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若干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调度;问题分析;调度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电力供应可靠性、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电网的建设对加强电力调度管理,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对电力调度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做到规范电力供应,确保电源安全稳定。
        1电力调度系统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生成系统应该更加智能化与自动化,能够拥有更多人性化功能,具有自动开票、点图成票、操作步骤的逻辑校核以及操作模拟预演培训等常用功能,同时对于系统出现的故障能够自动诊断、自动调整以及自动隔离,并做出最优的控制策略,从而使系统的安全级别达到最高。系统运行过程中,有定期检查系统安全的机制,能够预防系统潜在的隐患;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能够自动启动新的设备来维持系统稳定运行。通过系统对电网进行安全监控,可以使用安全检查以及潮流计算的方式同时监控系统中运行多项任务的进度,对于系统的运行做到全面监控。此外,系统能够自动检测设备的故障,数据库系统能够记录故障,同时采取紧急方案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检修计划编制质量以及执行刚性有待提高
        配电网电力设备众多,地理结构复杂,配网检修工作量大,制定检修计划时不仅要考虑检修任务的合理性,电网的安全约束以及检修公司的检修能力,还要考虑优化设备检修时间和优化检修时负荷转移等综合问题,对于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工作经验以及责任心均有很高的要求,若管理者对此项工作量安排不合理,易造成班组承载力超负荷,增大工作出错几率。
        2.2继电保护装置方面的问题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设备,该项设备需要定期的进行维护和管理,与上述设备维护检修不同的是,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按照技术执行相应的指令,因而其定制计算也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其中还容易出现计算误差特别大的情况,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电力调度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管理,确认相关参数,保证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如果出现上述问题,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
        2.3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制度的缺乏
        电力调节自动化是管理现代电力运行的主要手段,它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经历了飞速发展,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目前,我国没有管理配电自动化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经验,此外,还没有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且,配电自动化的调试缺少专业人员是一个重大问题,配电自动化不仅要确保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也要及时解决问题。如果主要通过与制造商联系,从而导致时间浪费过多,从而影响电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对于国家电力公司而言,某些工作人员没有灵活性来掌握系统的应用,对现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许多矛盾和鸿沟,使电力公司更容易陷入混乱,阻碍了电力管理并阻碍了许多电力计划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3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停电检修计划性
        明确设备停电的管理分工审批程序,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一停多用,能带不停”的要求,保证安全,多供少损,制定电网停电检修管理规定,建立设备停电检修的正常秩序,严格控制计划外临时停电工作,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针对配电网络检修工作烦琐复杂,工作量大等问题,应积极引进采用计算机优化理论应用,把检修计划作为BM5\DMS的一个功能模块,基于G1S技术将电网及其设备用图形表示出来,为检修电网调度提供直观的信息。
        3.2正确应用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同时自身没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最终因受到较大的影响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影响到电力的正常供应。为此,需要加强对机电保护装置的管理,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如下四种:一是防雷击影响,可以在继电保护装置借助相关电缆接地,形成一个避雷装置,从而大大减小雷击的影响;二是安装相应的避雷设备,一般情况使用较多的避雷装置是避雷针;三是继电保护装置的调控室内必须要安装空调,从而能够对调控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从而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的稳定性;四是继电保护装置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要较高,能够拥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时还需要拥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避免出现因人工操作而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损害的情况,保证装置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3.3建立健全的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体制并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合理有效的配电管理系统对于确保电网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在运营管理中,应建立专门的部署和控制系统。采取并利用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员工,具体调度操作流程应按下图来操作运行,例如建立奖励制度,对工作质量和绩效不佳的进行批评;建立禁止和强制军事化制度,并取得成果;以及采用一种问责制方法,允许在个人之间分配详细信息,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3.4配电网整体监控
        电力调度过程中,要注重配电网整体监控技术的应用。只有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力调度的开展。现在的电力调度工作都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的,提高了调度的经济性和高效性。但是随着电力需求的逐渐增大,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使电网的故障发生率明显升高。为更好地开展电力调度工作,需加强配电网整体监控。
        3.5加强电网建设,提高电网抵御灾害能力
        以电网主设备、长期运行的老旧设备、系统运行的关键设备为重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强化设备运行监控,加快老旧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根治设备隐患,及时消除电网安全风险。
        3.6建立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是信息技术的产物。随着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分析技术以及组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及可靠性得到了很大保障。变电站的调度和运行管理都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根据用户用电的需求,制定最佳的供电和调度方案,不仅提高了用户用电的质量,而且保障了变电站的经济效益。此外,智能变电站通过更加先进的智能防护技术、智能检测技术以及智能调度技术,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有效地监控和调度,发现电力系统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能够自动根据故障的类型制定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资源如今越来越重要,人们对电量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因此如何保证电量稳定供应是当前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在电力调度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继电保护装置管理力度不够,设备检修没有完善的计划都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人员愮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自身责任意识,企业也需要加强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最终保证能够稳定的供应电力。
        参考文献:
        [1]陈泰苑.关于电力调度运行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分析[J].信息周刊,2018(36):87-88.
        [2]王乾宇.浅析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资讯,2018(19):150.
        [2]李继东.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的安全控制[J].通讯世界,2018(06):10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