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研究进展及展望 王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周 杨晓伟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机械产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等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渗透和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我国机械工程研究进展很快,成果累累。机械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微电子技术、新型材料等多项技术融合使用为现代机械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大大促进了机械工程研究的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机械一体化、机械摩擦、微型机械、机械转动等研究
        身份证号码:41138119891111xxxx
        身份证号码:41152319900906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机械产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等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渗透和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我国机械工程研究进展很快,成果累累。机械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微电子技术、新型材料等多项技术融合使用为现代机械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大大促进了机械工程研究的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机械一体化、机械摩擦、微型机械、机械转动等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同时对未来机械产品及其研发制造行业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重要分析;工程应用
        1.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无需人为控制就能将工作任务完成。在当今社会的生产中,有很多的机械制造中都在使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能节省人力资源,而且还能加快对原料的加工、处理、生产的速度,充分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2)自动化技术本身是一种高新技术,融入到机械工程当中能够使企业的生产工艺发生很大的变化,可提高企业生产的整体运行效率。在机械工程中,生产加工是重要的操作环节,而自动化技术主要就是给生产加工提供便捷,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机械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调控整个生产流程,能够很好地保证生产成本和质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缩短生产周期。目前,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必然会普及到各行各业当中。
        2机械工程研究的展望
        在未来社会中,机械产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产需要,更多的是要满足个体使用者日常生活的不同需要。为了适应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并满足使用者日益提高的性能要求。将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联系起来,实现智能制造技术和产品智能化也是未来机械的发展趋势。未来机械的性能要求应体现在全生命周期内,这就出现了无维修机械产品。在仿生机械的进一步发展中,人们需要向生物界寻找更多的启发并进行模拟,把机械智能化技术、材料技术和仿生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制造更高性能的仿生机械。生物制造技术的发展可以制造出能取代某些人体器官和组织的器件和机构,从而恢复某些病变受损器官的功能,帮助人们延长寿命。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是当前全人类的共识,未来的机械制造行业和机械产品应当节省材料和能源、清洁、无污染、自身保护环境水平高。
        3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3.1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集成化应用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就需要对自身的技术以及观念进行优化,并通过提升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集成化应用来保证机械设计制造工作的整体质量。
        通过调查分析显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各个企业以及各个单位之间的差异是明显存在的,这些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该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行业中的相关从业者便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提升行业的集成性,降低差异,实现企业间的高度融合,促进行业的稳定发展,进而能够保证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工作效率。


        4..集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集成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在当前信息技术上进行改革优化的方式来迫使机械制造更为具体精准化,而且要将机械化生产中运用的所有生产技术和生产信息进行统一集成,以此来达到提高机械生产水平和加大集成作用发挥力度的最终目的。集成自动化技术沿袭了自动化技术的种种优势,该技术一经推广便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称赞。集成自动化技术将随着集成系统的不断发展其技术水平也将得到更高的提升,从而在机械生产中更好的发挥集成的作用。目前,该技术已经良好的应用到了一些工业的系统设计中。
        5机械振动和机械系统动力学的研究
        5.1在这方面最集中的进展是包括机器人机构在内的连杆机构动力学和轴承――转子系统振动学。在连杆机构动力学方面,达到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有:弹性连杆机构用运动弹性动力学方法和柔性多体力学方法所作的深入研究,含间隙连杆机构动力学及运动稳定性研究,机器人动力学高效算法和冗余度柔性机器人动力学研究等。在轴承――转子系统振动学方面,结合国内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和大型动力设备需要,按动静件碰摩、轴承不对中及含横向裂纹等影响因素,深入研究了多跨轴承――转子系统的振动稳定性及基于模糊推理、神经网络和声发射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成果达到世界水平。
        5.2摩擦学领域
        在机械摩擦工程的研究方面,近年来国内发表了很多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涉及动静压轴承特性研究,基于瞬态粘度的弹流动力润滑分析,非牛顿流体线接触微观热弹流润滑理论研究,滑动摩擦副热效应研究,大型推力轴承广义热弹流动力润滑,极压润滑、混合润滑及薄膜润滑特性研究,新型润滑添加剂及高水基介质、铁磁流体、电流变流体的研制应用,改善材料减磨耐磨性能的表面强化技术,非活性抗磨剂研究,软涂层磨损研究,磨损形态分析、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研究等。
        5.3.机械工程自动化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促进对人才的培养。在机械工程自动化创新实践开发中,具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是基础条件,为了促进我国机械工程这方面的创新发展,就必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首先就得培养他们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代化的社会中科学技术知识已经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无论是何种行业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机械工程的自动化创新实践能有效的促进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些实践人才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更加牢固自身掌握到的理论知识,有力的促进我国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创新实践的开发。
        结束语
        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与大型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机械设计制造业与各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关系到企业生产目标的充分实现,从而推动企业经济发展。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为各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适宜的条件,本文探讨了自动化技术对机械设计制造业的重要性,并全面分析了自动化技术于机械设计制造业中的应用目的,且探析了自动化技术于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为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性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志国.思考机械设计制追及其自动化应用[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12).
        [2]刘鹏达.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8):112.
        [3]费明辉.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技术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