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网故障抢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郭俊杰
[导读] 摘要:电力供应直接与工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配网故障严重威胁电力的正常供应,因此,配网故障抢修管理是配电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高效地抢修管理可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配电服务质量。
        国网汉川市供电公司  湖北汉川  431600
        摘要:电力供应直接与工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配网故障严重威胁电力的正常供应,因此,配网故障抢修管理是配电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高效地抢修管理可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配电服务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分析配网故障抢修现象并提出对策,提高供电优质服务水平。
        关键词:配网故障;抢修;措施;服务水平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建设了多种配网来满足电力的供应。由于我国疆域广阔,因此,配网的里程数非常庞大,这无形中给配网的故障抢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故障的第一时间进行故障抢修,有效提高故障的抢修效率,最大化的提高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是摆在面前的现实性问题。因此供电企业应致力于开发建设一套集成叠加的配电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可视化管理系统,由“被动抢修”向“主动抢修”模式转变,提高配网故障抢修效率,缩短抢修时间,提高供电企业向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
        1 当前我国配网故障抢修的现状
        1.1 故障定位准确率较低
        在客户故障报修后,由于缺少必备的可视化监测技术,查找故障位置的难度比较大,一般抢修人员结合自身的经验知识分析故障点,排查故障耗费时间较长并且没有很高的可靠性,没有做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致使处理故障时间增加;而缺少相应的故障分析技术,当发生故障后,无法快而准的分析出故障所影响的客户类型、供电区域、客户数量及损失电量等数据信息,不利于供电企业进行综合调度管理。
        1.2 故障隔离性较差
        停电范围大配网故障分为低压故障和中压故障。其中压故障通常会导致大范围的停电事故,需要进行故障隔离。而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故障隔离的平均时间通常在50min左右,其耗费时间较长。主要原因是网架的结构建设不完善,线路的分段不尽合理。
        1.3 等待时间较长
        现场施工效率低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抢修过程中领用物资一般是本供电所领用、跨所调配、不用材料等三种方式。通常不用材料占3/5,跨所调配的比例较低。一般情况下,供电所领用物资的平均≤15min,但从其他供电局调配则需要耗时约2h左右。另外,据抢修记录统计数据表明,平均因中压故障到达现场时间为19min,低压故障的平均到场时间为16.96min,其到达现场时间在抢修生命周期的五个环节中,占整个生命周期的30.68~38.21%,因此,需减少急修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而受主观(客户配合度、抢修人员技能水平)或客观(故障性质、天气好坏、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抢修故障现场施工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本身也没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也不大。
        2 提升配网故障抢修效率的有效措施
        缩短配网故障抢修时间,提升抢修效率并不是一项单一的工程,它牵涉到各种环节、各种专业以及多个单位和因素等,其中任一元素的制约都可能会对提升配网故障抢修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该综合考虑抢修效率涉及的各种环节和因素,扎根于抢修管理的每个阶段以及抢修生命周期的所有环节,制定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配网故障抢修效率提升策略。而且现有的独立调控管理系统和常规的电力抢修模式,已很难满足智能配电网对故障抢修的工作需求,亟需在整合当前的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基础上,开发建设一套集成叠加的配电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系统资源的交互共享利用,提高配电故障抢修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智能化、一体化、在线可视化调度管理,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2.1 积极推进配网的自动化体系建设
        自动化首先是由工业化上面衍生出来的,但是却不仅仅局限于工业化,电力配网的故障抢修更加应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所以,为了提高配网故障的抢修效率,首先就是积极的推进配网自动化体系的建设,完善自动化系统,最大化的减少人的工作量,提高故障检测的可靠性,提高信息传递的快捷性,提高故障种类的辨识性,提高故障范围的锁定能力。
        2.2 建立健全配网故障应急机制
        应急机制可以有效的为一些突发事件提供处理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做到从容不迫,有章程可以参考,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的处理故障。那么,配网故障应急机制就需要事先对可能发生的故障种类进行预估,并且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并且针对一些典型故障设置的应急机制应该做到熟练演习,保证抢修队伍熟练掌握应急机制当中的各项应对措施,在事故发生的时候,才能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有序的进行故障抢修。
        2.3 提高故障定位准确率
        快速查找故障点配电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可视化管理系统根据故障信息来源及严重程度,结合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地理图形,将相关信息加以区别定位与展示。运检人员依据GIS地理图形及故障信息就能够将故障快速精准的定位到与其相关的台区,并能够查看实时信息(故障性质、来源、状态以及描述、受理时间等),对存在故障的重要用户进行凸显,并采取短信告知、语音提示和时间提醒等方法,及时提醒检修维护人员或客服处理故障问题。配网故障的抢修指挥人员在得知相关的故障信息以及系统智能分析决策的结果之后,需要立刻计划安排合理科学的故障抢修方案,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将停电时间缩短,从而使停电损失得以降低,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2.4 做好故障隔离
        尽量减小停电范围,缩短停电时间故障隔离是最小化、最快的隔离故障点,从而将停电的范围缩小,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非故障区用户的供电。推广配电线路的带电合环技术,减少非故障区的复电时间;供电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配网刀闸、开关等设备的维护,尤其是分支箱(环网柜)负荷开关,对柜内的锈蚀、凝露情况和蓄电池、箱体气压等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问题尽快予以处理;对重要住宅小区和客户预留发电车接入口,在重要用户发生故障以及电网没有足够的转供电能力时,采用应急发电车尽快的恢复其供电。
        2.5 提高抢修人员技能水平
        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缩短配网故障抢修时间的重要基础。维修人员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相关技能考核,最大程度的提高业务水平;根据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有计划的组织人员学习有关案例、分析配网故障、总结经验教训等,并根据员工的技能素质水平予以工作安排;建立健全抢修员工工作效率评估机制,加强抢修人员的素质评估,尽可能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优质服务水平。
        2.6 积极的引进先进设备和诊断算法
        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许多新型的科技设备诞生出来了,这些设备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监测和诊断能力,科研人员也有很多新型的智能算法研究出来,这些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故障的诊断和辨识能力,可以积极的引进这些先进的设备和算法,将其应用于配网运行状态的监测中去,甚至可以通过先进传感技术的应用实现实时监测,这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最大化的节省故障的诊断时间,为抢修节省时间。以上分析了针对目前存在问题提出的措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诸如优化配网系统层级结构等方法可以作为补充来完善配网故障抢修,从而提高配网的故障抢修效率。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对未来保护环境的诉求,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强烈,电力供应直接与工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论述了故障抢修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配网故障抢修的因素,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对于配网抢修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婉欣.浅析如何提高配网故障的抢修效率[J].电力讯息,2014.
        [2]沈蕴华,许婕.微探如何有效提高配网故障的抢修效率[J].低碳技术,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