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 张力学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张力学
[导读] 摘要:土木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单位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科学处理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关系,充分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全面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身份证号码:12022519870123xxxx
        摘要:土木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单位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科学处理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关系,充分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全面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
        引言
        结构设计属于土木建筑项目中的基础性工作,现阶段,结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建筑项目的使用要求、技术应用标准、设计规范等条件,对土木工程的承重性、抗拉性、稳定性以及空间布局等性能进行设计,以保证建筑的使用质量。工程队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将设计方案的预期合理的转化为实践成果,在建筑的各个建设阶段使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并需要结合实际建设情况,对工程设计进行具体的调整,确保土木建设项目利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概念
        1.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
        在土木工程中,结构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结构设计的情况会直接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建筑水平造成影响。在施工之前,结构设计也是一项必要的准备工作,需要足够合理、细致。若结构设计不合理,那么后续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这样不仅会增大施工成本,而且会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现实情况中,就必须要重视结构设计,为后续施工提供保障。为了提高土木工程的耐用性,在开展结构设计工作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就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设计,确保设计能够满足相关的标准。
        1.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的建设自进入到施工阶段,那么所有的施工操作都基本上离不开相应的施工技术。从土木工程开始施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我们把施工技术所涉及到的阶段主要分为了四个。第一个阶段是对土木工程的勘察阶段,这个阶段涉及到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对工程施工的实际所在地进行地势、环境等因素的勘察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这些外在因素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对于土木工程的相关方案涉及,在勘察工作完成之后,需要结合设计需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保证施工方案的经济性。第三个几段是实际的施工操作,涉及到的施工技术有对材料的选取、对于工程地基基础的处理、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对于深基坑的支护等等。第四个阶段是在工程结束后对于工程的验收和维护,这个阶段主要是需要保证工程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确保其建设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并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而言,土木工程是指所有工程施工的领域,微观层面来说,土木工程是指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作为项目实践中两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良好工程结构设计,是项目施工各类技术得以最佳化安排的前提。即,前期设计有序、工作安排得当,后续施工技术方可实现最优,反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则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工程结构设计期间,工程结构设计规划无论设计得多么完美无瑕,都必须有后续实践作为基础,否则难以提高结构设计工作的统筹实效。也就是说,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之间属于相互融合又相互独立的资源安排形式,而合理进行土木工程规划时,必须将两者的个性与共性同时展示出来,方可实现建筑资源最优化安排的实践效果。比如,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多关注深层基坑支护问题和钻孔灌注桩设计问题,这些关注点都是项目建设中的核心部分。


        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协调策略
        3.1加强土木结构设计管理
        土木结构设计从源头上决定了施工技术的合理程度,同时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具有深刻影响。对此,在结构设计管理中,应注重以下要点把控:①应注重结构设计周长的有效管理。通常,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从项目招标开始,其会延续到工程竣工结束,该环节中,应对项目建设各要素进行统筹,并结合建设实际情况,持续性的进行设计方案有优化,保证工程建设质量。②基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坚持限额设计的管理标准,同时在设计完成后,应组织行业专家进行评审,从中选取最优的设计方案。③在实际设计中,还应注重设计人员专业性的有效管理,即要求设计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作为设计支撑,确保设计过程的高效性、合理性。④应注重具体设计内容的管理,确保设计内容指标的全面性、有效性。如在路面设计中,应考虑路面抗压、抗剪强度,同时需对其渗水性、经济性、使用寿命等要素进行统筹,以此来保证工程结构设计质量,为后期施工奠定有效基础。
        3.2加强施工材料规范管理
        土木工程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材料质量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应从材料采购、使用两个环节对其进行管理。在施工采购中,应有采购部门深入市场调研,选择信誉良好的企业供应材料,同时在材料进场前,应就材料数量、质量、规格等要素进行检查,并做好日常试验,确保材料质量合理。此外,要合理材料使用过程,如在工业厂房钢筋凝土土材料使用中,不仅要对钢筋框架梁抗震等级、柱箍筋加密区标准进行严格规范,同时还需考虑混凝土密度、压力泌水率、入泵坍落度、水灰比、砂率水泥用量等要素的有效管理。需注意的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还应注重多种新材料的有效使用。ETFE、PVC、PC、ECM、空心黏土砖等都是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其中空心黏土砖等墙体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与传统的实心砖相比能够节省近30%~40%的材料,同时,其能有效地减小地基承载量,较少项目经济支出,具有较高的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
        3.3加强对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培训
        在社会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国内的土木工程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土木工程却依旧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众所周知,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只有促进这两者的有效结合,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整个工程的控制,从而为整体质量、企业的效益提供保障。
        3.4建立全面、高效的工程监管机制
        为保证设计要求与建筑质量标准在工程中的有效落实,应加强设计、施工与对接环节的监管工作,做好设计交底。土木工程在建设准备、实行与竣工阶段都需要对照相应的设计方案、图纸对实际技术操作进行指导。为此,设计人员应该在检测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选出最佳的设计。工程队伍在开展实践工作时,一方面,应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最优建设方案,并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工程队伍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技术应用标准进行实践操作,确保设计目标的有效落实。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其结构设计工作和施工技术是其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只有将两者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保证土木工程建设高效、稳定的进行。作为相应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充分认识到做好两者之间结合工作的重要性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工作,以促进土木工程行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宁,王海荣.探索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J].建材发展导向,2019(18):189.
        [2]王雄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56-57.
        [3]刘宇.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策略在土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8(11):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