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开采矿山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祥 余朕朕
[导读] 摘要:随着国内大规模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开发当地资源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舟山  316000
        摘要:随着国内大规模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开发当地资源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单从现在的露天开采矿山现状来看,倘若采取有预期规划布局的开发模式,将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这将有助于提升当地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当前国内露天开采矿山的现实开发利用现状,通过科学合理规划露天开采矿山布局,利用夷平式开采方法可以大幅提升资源转型效率,也可以有效控制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土地资源;露天矿山开采;夷平式开采
        国内在大力发展矿山资源的同时,所附带产生的土地资源也是当前企业和社会机构关注重点。因露天开采模式也被称之为“挖山成地”,相继形成可以再次深化利用的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规模的增减主要是由矿山开采规模所决定,由大规模露天开采矿山而形成的土地资源规模也是日益增大。从现实的开采情况来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非以破坏土地资源为终止,科学、合理的开发矿产资源可以使其转换为优质的土地资源,相继产生较为长远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效益。然而,国内多数矿区在开采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规划、预期,这就造成土地开发利用不足,必须要支付较高费用来进行综合治理。如何科学、高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通过夷平式、高度集约开采方式,在预定时期内形成大规模土地资源,将是当前企业和政府机构考虑重点。
        1 露天开采矿山现状
        随着国内各个区域政府加大对矿产资源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大幅缩减才矿山数量,但由于以往历史原因造成的露天开采而成的岩口却依然存在。虽然国内各个区域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专项资金,加快岩口的治理,但多数关停或者在采的岩口依然长期存在,并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俨然发展为影响当地政府矿山地质环境的问题,也使得土地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在国内多数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开采而造成的岩口现象较为突出,虽然不会对当地的主要交通道路的视觉污染较小,但由于矿山开采而造成当地地理环境资源的植被、地貌以及生态环境资源影响较大。正是由于岩口而形成的“白化”山体严重影响到山体其他区域的苍绿植被,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随着开采矿区当地政府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以往隐蔽不易视见的岩口也逐步发展成影响城市建设的“可视矿山”。虽然部分区域合理规划、整合矿山治理,数量呈现出逐步递减的发展趋势,但已经形成岩口的矿山并未因此而减少。
        2 矿地资源转型效率
        矿产资源主要是指由地质作用条件下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利用价值,这种自然资源主要是呈现出气态、液态以及固态形状。本文所研究的矿产资源主要是指山坡露天开采的水泥灰岩以及建筑石料等矿山资源。对于土地资源而言,主要是指未来可期被利用土地以及已经被利用的土地。其包含了自然范畴、经济范畴,作为人类的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


        开采露天矿山资源,也被称为“挖山成地”所产生的土地资源,同处在一个三维空间范畴之内,在开采矿产资源前主要是“山”,开采消耗矿产资源之后的“山”演变为“地”,其演化的发展过程为:“山体”、“开采矿产资源”、“岩口采空区”、“矿山地质问题的解决”以及“利用土地资源”等。该过程是由矿产资源向土地资源转变的转型过程,主要由形成土地资源总量与矿产资源开采消耗总量之间的比例作为土地、矿产资源的转型效率,通常使用平方米/万吨进行单位计算。
        对于露天开采矿山而言,多数都具有矿地资源转型的条件,转型成为何等规模和类型主要由矿山的开采方式、区位条件、恢复生态环境水平、地形条件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等因素决定。受不同的地理条件因素影响,可以将其转换为复垦用地、建设用地、教学基地以及旅游景观用地等。另外,土地资源管理的可利用性主要由土地的规模决定,从当前的实践效果来看,由矿山开采而成的土地资源规模达到数百亩以上时,才能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当前国内多数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是集中在宕口污染环境、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以及自然景观破坏等方面。而当前露天矿山开采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宕口边坡失稳,宕口的稳定程度主要由边坡参数、高度、形态,以及结构面特征等关键因素决定的。国内多数露天矿山由于开采而成的边坡变化幅度从数十米到二百米分布不等,这也与当前矿山所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对于山高坡陡区域而言,露天开采矿山而成的边坡呈现出高而陡峭的形态;对于低缓山地丘陵地带而言,露天开采矿山而成的边坡呈现出坡高较低的形态。不同的地形条件具有所形成的宕口边坡也是各具差异,多数矿山的单个宕口边坡很少以二面坡形状,多以三面坡形状为主,但采用夷平方法开采的矿山多以单面坡或者无边坡形式存在。总的来讲,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主要由宕口边坡规模所决定,即矿山地质环境质量随着宕口边坡规模的变小而变好。故而,露天开采矿山时,通过自上而下的台阶式开采方法,严格按照规定边坡参数进行作业,确保开采而成的边坡符合规定要求,保证边坡的稳定可靠。但如若作业环境满足夷平开采方式,这将最大限度降低边坡的形成或者极少量边坡存在,有利于控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
        矿山开发对于土地资源影响具有以下几方面影响:一是,按照传统“就矿不就地”的开采模式,这将极易造成矿山一旦开采后就会形成大量宕口边坡,严重影响到矿山的地质环境,当关停矿山之后将严重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继而产生不良的土地破坏现象;二是,按照“土地资源利用为目的”的开采模式,通过科学的规划大规模矿山开采,利用夷平式开采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边坡存在,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开采而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当关停矿山后经规模处理后将变化成大片平整土地资源,这将提高开发利用价值,而此时矿山开发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赵驱云,黄秘伟,韦栋梁,等.典型露天开采矿山土地复垦现状及建议——以广西平果铝土矿为例[J].南方国土资源,2016,000(009):40-41.
        [2]汪继学,尹俊凯,陈鹏,等.日照市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J].山东国土资源,2018,34(12):61-65.
        [3]徐振英,宋云力,郭玉娟.河南省"三区两线"露天开采矿山治理技术措施研究[J].资源导刊•地球科技版,2014,000(008):27-29.
        [4]杨华.我国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土地复垦典型技术[J].环境与发展,2011,000(008):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