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训、赛、研”四段双师微坊式的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张凯宏,王贤平,袁文
[导读] 本文探索了物理学专业师范生以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竞赛,教学研究四段融通,辅以大学导师,中小学教师协同的双导师机制.
        张凯宏,王贤平,袁文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摘要:本文探索了物理学专业师范生以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竞赛,教学研究四段融通,辅以大学导师,中小学教师协同的双导师机制,并组建微型卓越教师培育工作坊,逐级培优的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学、训、赛、研”四段双师微坊式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是对普通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一种有效研究与实践,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是一种结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在协同创新理念下进行卓越物理教师实践教学培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师范生;“学、训、赛、研”; 双师微坊式;物理卓越教师
中图分类号:G657.0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10月,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教师〔2018〕2号)工作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1]。该计划旨在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办学特色上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师范专业培养能力提升上发挥领头雁作用,在师范人才培养上发挥风向标作用,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教师。
物理学专业是师范类院校中开设最广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毕业生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如何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为平台,加强巩固物理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理论,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为中学输送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技能出众的物理教师,正是当前师范院校所面临的挑战[2-3]。
本文将物理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中的“学、训、赛、研”四个阶段环环相扣,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学科知识--训练教学技能,课堂实践--参加教学竞赛--研究教学规律,步步递进,可有效拓宽物理学专业师范生的学科专业基础、突出师范教育专长、培养实践能力、强化创新素质。
一、理论基础
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学输送真正具有优秀教师潜质的尖子毕业生,身为师范院校,这也是我们的最高追求。这就要求我们的物理学专业师范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中学物理知识功底、优秀的物理教学技能、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钻研物理锲而不舍的研究态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和设计操纵物理实验的能力,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教学反思的态度[4]。从目前高校物理学专业师范生培养方案看来,还远远不够完整。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从“学、训、赛、研”四个培养方面同时进行,推进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的培养方案改革。

图1. 四段双师微坊式的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图.
所谓“卓越”,既是优于别人,也是超越自我。“学、训、赛、研”四段双师微坊式培养模式将物理卓越教师培育内容进行分解,分别由大学导师负责“学、研”两个教学模块—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的培养,中学导师负责“训、赛”两个教学模块—教学技能训练和教学竞赛的参与,编制讲义,制作课件,形成系统的分类教学内容和实训模式,进而培养熟悉基础教育发展方向,了解基础教育规律,具有较全面的学科基础理论、扎实的基础物理知识、熟练的基础实验能力和良好的教学技能,能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人才教师[5]。       
二、内涵意义
与各高师院校注重卓越教师培育的宏观层面不同,本模式从微观层面上,研究符合物理学科规律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另外,微型工作坊的模式,将物理卓越教师培育过程,分段实行,分导师协同培育,覆盖教师培育全程,扎实教学技能,落实卓越要求,让导师有充足的时间来辅导师范生,避免出现之前大班教学中的教学见习、实习走过场,保证了物理教师的卓越品质。并且通过微型卓越教师培育工作坊,增加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能力,真正激发师范生的从教热情,达到培育物理卓越教师的目的。最后培育模式可在各高师院校进行推广,所录制的教学技能课件视频和学生参赛视频可网络共享,进而改善师范院校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运行机制
1.教学理论学习
对于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培养方案来讲,“学”是前提。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能够通悉中学物理教材,专业技术过硬且教学理念通透的教师。就院校物理师范生来讲,身为未来的物理教师,在学习阶段必定要打下扎实的专业功底,培养正确的教育理论,才能更好的以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给予学生帮助
我们择优从大二中选拔一批乐教、善教、崇教的师范生,开展“第二课堂”。对他们课余时间进行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两方面的课堂教学。此时经过大一的学习,大部分师范生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且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中学基础知识,此时可以进一步开展物理学史、物理思想方法、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等技能类课堂,通过此类课堂加深物理学专业师范生对中学物理的理解。同时加设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理论类课堂,培养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正确的教育理论。除此之外,还加强了对物理学专业师范生三字一话、板书设计、实验操作、语言表达、教姿教态的专业化学习。这些学生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授课,掌握授课内容,还要积极参与自身班级的管理,切身实际的学习班主任工作方法,切实掌握多种教学理论技能。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引导学习,师范生主动学习,教学相长,帮助物理学专业师范生自觉培养教学兴趣,构建自己的中学知识体系和教学情感体系,做到在教学物理知识过程中游刃有余,也立足了中学基础教育研究,使学生对中学物理教学有充足的认识和了解。
2.教学设计训练
对于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培养方案来讲,“训”是关键。除了自身专业知识要满足物理卓越教师的要求之外,如何教好学生才是关键。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要求我们对课堂的把握度越好越高,对学生的教学程度也需要更高的要求[6]。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中有端正的教学姿态,标准的教学语言,还要结合多媒体工具进行正确的教法、学法,将中学物理知识更通俗易懂地让学生掌握。
师范院校一般采用课堂教学的传授模式,旨在让师范生掌握中学物理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灌输式的教学并不能让师范生真正成熟的站在讲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理论,缺乏登上讲台模拟讲课的机会,缺乏教学技能的训练,导致的后果就是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生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措手不及,没有经验。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搭建了三个实训平台。首先是物理课堂实训平台,依托平台,每一个师范生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进真正的课堂授课中来,根据中学物理教材自己备课,自己做课件,然后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进行授课,同时中学导师进行指导教学,对教学不足之处进行改正。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强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学会如何去备课,如何去制作教学课件,如何在课堂中控制时间,如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我们还搭建了一个讲台课件制作数字化平台,课件就是老师上课的灵魂,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的课堂离不开生动活泼的课件,所以对师范生的要求必须要会制作一个美观的课件。最后是物理趣味实验平台,中学阶段伴随着各式各样的物理实验,一个优秀的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要学会制作符合教学目的的趣味实验,增强课堂学习氛围。平台采用讲授加演示双结合,辅以学生设计操作的教学方法,激发师范生对物理实验教法课程的兴趣,充分掌握物理实验教学。
结语
随着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中学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中学教学质量的需求也愈发迫切[10]。“学、训、赛、研”四段双师微坊式新时代物理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十分贴近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要求。作为输送中学教师的师范院校,物理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必须切实推进各项改革,落实分析物理学专业师范生在实践能力上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在人才教师培养上做得到“学、训、赛、研”四项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更多综合素质突出,教学本领出众的师范毕业生,为中学持续输送人才物理卓越教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20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810/t20181010_350998.html
[2] 熊明.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3):11-12.
[3] 吴丽君,张茜,班秀萍.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31(6):101-103.
[4] 彭前程.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2016,34(3):1-2.
[5] 吴位巍. 地方院校物理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4(6):19-21.
[6] 孙云娟.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0):28-29.
 
 作者简介:王贤平(1984-),男,江西庐山人,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XSDJG1928
          江西省教改课题,编号:JXJG-18-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