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超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 臧晨涵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臧晨涵1 陈银河2 刘敬伟3 王敬双4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推动了建筑业不断提高。
        1.身份证号码:13062719920204XXXX 2.身份证号码:13053019861214XXXX 3.身份证号码:13053019810317XXXX 4.身份证号码:13118119860814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推动了建筑业不断提高。然而,基于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与土地紧张等原因,使得超高层绿色建筑得到进一步发展,而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点环节。本文对绿色建筑进行简单介绍,并结合超高层建筑在给排水浪费水表现,提出给水节水节能建议以及排水节水建议与节能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设计要点
        引言
        绿色建筑可以充分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此种建筑注重优化、集成、环保、经济、高效以及低耗,是促进眼下和未来、人与自然之间利用共享、健康发展的关键途径。在超高层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家对高层绿色建筑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并加大财政投入,使得绿色建筑得以深入实施。同时基于我国水污染问题与淡水资源稀缺等现象,通过对建筑进行节能、节水设计能够合理利用能源与资源,进而平衡消耗与生产。
        1运用绿色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性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的满足人们对空间及体验的需求,超高层建筑类型越来越多,建筑规模亦越来越大,对各类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第四大国家,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出现了各种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水资源方面。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水资源的运用不合理和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们居住的环境,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现在开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并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理念。绿色建筑的理念符合了当今我国的思想理念,建立绿色建筑体系,有助于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有效的结合了建筑与生态环境,有助于实现各种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实现环境与建筑行业的和谐共存。实行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有助于各类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能减排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整体的利用效率。
        2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浪费水的表现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水资源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与我国当前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不相适宜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在流出的时候压力过大,造成了水资源的隐形浪费问题非常的严重,但是这种浪费人们往往意识不到;(2)人们生活中浪费水最多的是洗浴和卫生器具,由于生活习惯和节水意识的淡薄,使得人们没有养成随手关掉水龙头的习惯,造成了生活用水浪费问题普遍且严重;(3)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存在的严重的漏洞和不足,使得在集中供应热水的时候,刚放出来的水达不到人们使用的温度,就会先放掉流出来的冷水才会使用,那部分流出的冷水就造成了浪费;(4)我国有些地区年降水量非常的多,但是这些雨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使得大自然馈赠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不好;(5)管道、闸门、水龙头等的设计不合理或者质量问题等,普遍存在泄漏水的情况,使得水资源在无形中流失掉一部分。
        3给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1)设置完善、合理的给水系统:供水低区应充分利用市政水压,高层建筑应合理设置给水分区,控制超压出流。设计要点如下:①据相关数据表明,变频泵供水可节省10~40%的电能,该方式在高层、小高层建筑中广泛使用。采用变频供水,应在分区设置独立的供水泵,不宜采用设置减压措施来划分给水分区。在用水量较小的综合楼、办公楼等建筑中,可在小流量的变频泵的基础上加气压罐供水,减少水泵的频繁启动。选泵时,设计水泵的工况点要在水泵高校区性能曲线普的高效工作区域内。

②各分区最低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静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支管(或配水横管)上宜设置减压或调压措施。在满足给水配件最低工作压力的前提下,住宅给水系统入户管水表前水压不大于0.2Mpa为佳。③各分区低层用水点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上宜设置适当的调压、减压措施,优先采用支管减压方式。(2)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热水是建筑物中排在供暖、空调和照明之后的第四大能耗。热能的选用对能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建筑中应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热源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绿色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在建筑设计中考虑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太阳能供热系统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太阳能利用效率主要是取决于集热器的性能,因而,选择优质高效的集热器是关键。在对集热器的比选中,需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②集热器的效率还受到内部水量平衡度的影响。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必须重点分析其平衡度的影响。③为提高集热器的效率,应做好气温较低情况下的管道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热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和管道冻裂。
        4排水设计的节能与节水措施
        4.1强化雨水利用
        对于雨水利用,主要通过响应措施利用雨水,涵盖雨水集蓄与雨水净化等环节,借助人工、自然低洼、水体等储蓄、净化雨水径流,最后加以利用,能够有效控制雨水网管与城市雨洪等方面压力,减少雨水网管投入,同时能够有货源城市水环境。雨水收集涵盖层顶与地面径流两种积水方式。通过层顶硬化建筑物,能够将雨水集中引入到储水设施、绿地以及透水路面中进行收集。地面人行道以及广场等,应该优选透水材料进行铺装,或是进行回流排水设置,使雨水全部流入到储水池中。成品水池、水管、预制水池、景观水等,均可设置为雨水收集设置。可以将储水池设定为沉淀池,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进水端布水有着良好均匀性,并进行溢流设置。雨水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利用形式,在直接利用中,蓄水池集满雨水之后,通过沉淀、过滤以及消毒等手段,使雨水达到使用标准,之后用于绿化、冲厕以及水景补水等方面。间接用水为通过渗井、渗池、绿地渗透以及透水地面等实施,实现滞洪防灾、补充地下水等目的。即借助渗透雨水的设施,使雨水充分渗透到地下,达到地下水补充的目的。一般可以借助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以及渗透管沟等渗透设施使地下水得到补充。
        4.2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加强中水利用
        超高层建筑排水系统体制包括分流和合流。当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时,污水处理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使用分流制排水系统时,废水可以通过较为简单的处理方式改善水质,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从节能和绿色环保的角度考虑,排水体制应优先选择分流制,这样废水可通过废水经室外废水检查井,最终输送至处理池水,经过矿渣、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方式,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可作为冲厕水、绿化用水等。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绿色建筑中给排水问题,设计人员在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中需要结合工程内容,并通过合理确定用水定额、防止网管漏损、热水系统节能、合理设置给水系统、强化雨水利用选取分流排水体系,强化中水利用等方式实现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建.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26):182-183.
        [2]邵国芳.刍议住宅给排水设计的常见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6):146-148.
        [3]韩刚.浅议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04):120-121.
        [4]马步斋.绿色建筑中给排水的设计要点研究——以皖新文化科技创新中心为例[J].城市建筑,2019(2):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