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虞俊禄
[导读] 摘要: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透水混凝土是其中重要的建筑施工材料之一,而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制作质量对于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
        金磐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透水混凝土是其中重要的建筑施工材料之一,而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制作质量对于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合理的把控,整体的施工质量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本文就对当前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以及制作搅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
        一、透水混凝土的类型
        当前我国经济市场中混凝土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混凝土的实际颜色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的混凝土:第一,普通色素透水混凝土,此种类型的混凝土颜色为普通水泥的颜色,在对其进行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其它颜色的颜料;第二,标准色透水混凝土,此种类型的混凝土主要包括普通水泥的颜色以及掺加的无机耐候颜料,其颜色比较普通;第三,艳丽色透水混凝土,在生产加工此种类型混凝土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使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将添加剂和水泥以及无机耐候颜料相互掺和,这样一来才能够产生艳丽颜色的透水混凝土。
        如果根据施工技术对透水混凝土进行分类,可以将透水混凝土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组合纸膜工艺的透水混凝土,此种类型的混凝土是使用压膜工艺将彩色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互混合形成的新型混凝土;第二,组合压膜工艺的透水混凝土,此种混凝土是将彩色混凝土压膜工艺和透水混凝土进行结合;第三,组合喷涂工艺的透水混凝土,在对此种类型混凝土加工生产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喷涂工艺。
        在实际的作业生产中,相关的施工工作人员要想有效的发挥出各种类型透水混凝土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要结合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以及施工要求对其进行合理地应用。
        二、实验设计
        (一)原料和配合比
        水泥: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准确的验证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和水泥材料的种类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实验水泥,同时要保证此种类型水泥必须能够满足我国对硅酸盐水泥的使用标准,然后再进行相关的实验工作,如此一来,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水泥质量对透水混凝土产生的负面影响。
        外加剂:在搅拌透水混凝土的过程中,其实验材料不仅包括水泥,同时还需要使用外加剂。在此次实验的过程中,相关的实验工作人员可以选择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作为主要的外加剂。与此同时,也要保证实验外加剂的质量标准能够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这样一来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实验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将外加剂的件税率控制到24%左右。
        (二)实验方法
        第一,需要对配合比进行确定。实验工作人员需要首先对水泥原材料和外加剂原材料的实际数量进行确定,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对实验配合比进行确定。在确定配合比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从水泥、矿粉、石子以及外加剂和透水混凝土的实验目标等多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只有保证配合比的合理性,这样一来才可以有效的提高透水混凝土搅拌的实际效果。同时在混凝土进行凝固之后可以发现石子表面的浆体呈现出一个均匀的状态,外表也比较光滑。但是如果在混凝土成浆之后,工作人员发现其底部存在着严重的沉降现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而在此种情况下,有关的实验工作人员就需要及时的调整透水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在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一般主要是对混凝土搅拌中的实际用水量进行调整,其他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即可。
        除此之外,在测定透水混凝土强度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实验不能直接反映透水的系数,因此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强化整体的实验效果,工作人员需要在完成实验之后准确的计算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率,这样一来,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数据结果的精准度。


        此项实验的根本实验原理就是将透水混凝土本身看做一个混合物,混凝土内部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在此种情况下,相关的工作人员是无法直接判断原材料对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而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影响透水混凝土的因素,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就必须要对配合比不断的进行调整,然后对有关的数据信息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和总结对比结果可以有效的发现骨料的使用影响着透水混凝土的空隙的影响,以及对后期混凝土的空隙和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影响。
        (三)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不同骨料进行合理地调整,通过对结果进行有关的对比和分析,可以总结出骨料对透水混凝土的实际影响规律。在建设施工中,为了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有效的提高,强化整体的施工质量,相关的施工工作人员和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轴心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成型后孔隙率的控制力度,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施工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可以选择5-10mm直径大小的石子,在选择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用量为60%左右的碎石集料表面浆体,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浆体接触面的控制力度,这样一来在实际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就可以将单位体积集料表面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实现透水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但是对现阶段透水混凝土强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和透水系数两者之间并没有规律性的关系[2]。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振捣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存在问题,如果施工工作人员使用插捣的方法,那么就会增加透水试件之间的区别,而在此种情况下混凝孔隙率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实验装置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也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实验结论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透水混凝土是最常见也是比较新型的混凝土类型,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想加强对其强度的控制力度有着较高的工作难度。这主要是因为在制作和生产透水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内部存在着普多孔结构,如果细骨料缺失量较多就会大大降低不同骨料之间的粘结面,进而影响到透水混凝土的实际强度;除此之外,如果胶结材料应用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最终导致混凝土无法继续使用。
        三、有关的注意事项
        (一)合理引进和使用原材料
        当前透水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工作有着较高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其原材料的使用。如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施工要求和强度控制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合理地选择,就可以提高水泥的实际使用效率[3]。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有关的调查分析工作,尽可能的选择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水泥原材料,使用合理的方法存储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避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变质的情况。
        (二)混凝土搅拌技术的合理应用
        通过加强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率的控制也可以有效强化透水混凝土强度的控制效果,因此施工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有关的混凝土搅拌技术进行合理地应用,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和混凝土强度标准选择合理的搅拌技术,与此同时还需要将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总结
        综上所述,透水混凝土强度控制工作有着比较高的工作难度,但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对其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相关的施工团队可以从原材料和孔隙率等方面对其强度进行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施工需求使用合理的搅拌技术、引进合理的建筑原材料等,从而有效的发挥透水混凝土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晓晖,崔建生,龚燕华,姜记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0,34(01):99-104.
        [2]杨福俭,陈晓强,陈代果,黄晓惠,李谦.基于正交试验的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研究[J].施工技术,2019,48(21):4-7.
        [3]赵翎亦,石雷,于路港.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江西建材,2019(06):8-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