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永生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现场施工管理是最直接开展的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人员调配进行监督的工作,只要在现场做到对人员的科学调配、对材料的严格把关、对质量的全面监督,才能够到位的提升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以保障工程建设的性价比,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工程质量。本文从现场施工管理的各个关键节点出发,深入探讨研究如何提高现场施工管理的质量,以保障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砍去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工程成本。
关键词:现场施工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发展,工程项目市场也随之不断的完善,日益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工程项目最终的质量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对工程建设的性价比提出了更高水平的需求。因此,只有稳步提升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水平,对工程各方面进行到位的监督,才能够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迎合市场不断提升的需求。通过科学的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保证工程建设中的材料物尽其用、资金规划合理,从而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的收益,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1.工程成本的重要性
工程成本是包含了人力资源成本、建设材料成本、固定资产租用或损耗成本等一切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的总值。它包含了工程项目建设中所有发生的费用,从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的工资,到项目所消耗的主辅材料、周转材料、工程构件、施工机械租赁费用或折损费用。但要注意的是,工程成本不包含需要缴纳的税金、其他非生产性支出等不构成施工项目价值的开销。
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降低工程成本
2.1企业效益的要求
加强施工管理以降低工程成本,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不必要支出,提升企业必要支出的利用率,监督相关材料、资金、人员能够正确及时的投入到位。这极大地避免了工程项目中的浪费、贪污等现象的发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的收益,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上可以拥有更高的质量、更低的价格,从而在市场残酷的而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2国家政策的要求
强化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对工程用料领料进行监督,避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浪费,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等政策的指引下开展环境友好型资源友好型生产。
此外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还可以节约企业的资金与成本,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后备资金,用于工程建设技术研发、人员业务培训,从而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发展中国创造,打造高水平的中国工程。
2.3市场经济的要求
各类工程项目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设施,只有严格地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才能不断的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推动工程建设市场的良好有序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前进。
3.科学管理施工现场各项成本
3.1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要素,为确保人尽其才、所付工资发挥出其最大效用,必须要根据劳动力市场情况确定用工成本以及各个岗位职务的工资,以市场情况为基准,科学的制定人力资源的支出预算规划,从而招募与工程项目工作相适配的人才。既要杜绝低薪招不到人、招不到高质量人才;又要避免因薪资过高,导致招募到的人才的能力大大超过了实际工程项目建设的需求,导致整体支出与人员才能的浪费。
在根据工程各个分工板块的具体工作难度与强度,订立好各项人员的工资单价后,就要根据工程人员的预计平均生产速度与工程的施工量、工期,确定雇佣工人的数量,确保雇佣人员的数量、工程建设的速度、工资支出的开支能够达到有机的平衡。
制定明确的人员管理规章制度与工作制度,并通过工程监理人员、工头等人的管理,保障这些制度能够有效的执行,通过对施工现场各个人员的科学调配、合理监督,保障他们能够以合理的效率开展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此外,还应当明确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他们能够严格执行相关工作的规定,保障整体人员劳动的效率与质量。
3.2科学管理工程用料与机械设备
工程所使用的建设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很大程度的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资金投入,其有着较大的弹性。不同质量、不同性质的建设材料以及不同规模、不同功耗的机械设备之间有着极大的成本差异,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并非最贵的就是最好的,相反,若安排不到,某些价格极高的材料和设备反倒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因此必须要做好科学的前期调查,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选配性能与实际要求相匹配的工程建设材料,投入或租赁符合工程项目建设规模的机械设备。此外,还要做好材料与设备的保管工作,严格杜绝在保管期间发生的材料与机械设备的损坏、丢失、被盗等现象;同时要通过科学的调配和合理的运输,降低材料与机械设备反复进出施工场地的运输成本,并且要避免施工现场堆料过多、过于混乱导致的材料与设备的损坏和事故。
在材料采购之时应当严格控制材料采购的成本,保障采购的材料的价格符合市场行情、质量符合工程需要。在材料到货后,应当严格依照采购合同审核到货的材料数量与材料质量,在确定后再进行签收入库。
要建立严格的用料审批与领用制度,以前期工程项目中的科学规划与调配为基础,通过严格的材料发放制度,既保障了工程用料发放的及时性与科学性,又杜绝了相关材料中产生的贪污与浪费现象。
要科学调配施工机械设备,尽量避免对某一单一设备的高强度长时间使用,防止其在连续运行中受到较大的损害。同时,应当定期开展科学的施工机械设备检修与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施工机械设备中存在的细小问题,防止问题的扩大化,避免因年久失修造成的机械设备整体损坏乃至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等重大问题。
3.3强化工程建设中的监理与控制工作
必须制定严格的工程监理制度,设置权责分明的多层级监理机构,落实相关人员责任终身制,将工程建设的实际质量与监理人员自身的利益相挂钩,从而保证他们能够客观、公正、严格的开展工程监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并改正。
要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强化相关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对于工程整体的重要性以及与他们自身利益的密切相关性。从而确保他们能够密切的关注施工现场的动向,对沥青混合、材料调配、工人工作等众多关键节点做到无死角监控。要明确工程设计与图纸的重要性,确保工程建设的监理与控制人员能够严格依照计划与图纸开展监理、控制、指导、验收工作。
结束语
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与质量是一体两面的两大重要性质,他们共同决定了企业所建设的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成本。唯有通过对人力资源、建设工程用料与机械设备、建设工作的工艺工序等关键节点的科学控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价值。这不但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提升了施工单位的效益,更保障了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唯有不断的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才能为全社会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性价比的工程建设项目,使得相关建设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代小海.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降低工程成本追求最大效益[J].化工之友,2007,(3):28-30.
[2] 王钊起,姜家祥,王戈.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降低工程成本[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2):111-112.
[3] 张爱超.加强业财融合 发挥财务价值引领作用 ——以应急扩容工程投资模式为例[J].财会学习,2020,(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