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湖县塔集镇农村工作局 江苏金湖 211600
摘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我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民始终饱受这一困扰,它也严重阻碍了人民生活健康水平的提升。为缓解这一问题,政府实施了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两者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施以来,农村医疗救助水平总体上取得了较大发展。本人长期从事乡镇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的工作,在工作中,对这两个方面有一定认知和研究。本文通过对现今农村医疗救助以及新农合制度的运行现状及运行中所显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重在寻求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衔接的有效对策,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缩小城乡救助水平差距,进一步实现城乡救助均等化,从而推动我国医疗体系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的科学进步。
关键词:衔接;农村医疗救助;新农合
衡量公民生活质量是否改善的重要标准是看每个人能否平等享有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促健服务。广大农村地区一直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现象,作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自诞生以来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筹资水平较低,两者之间衔接不畅,管理不协调等方面的问题。探究两者间有效的衔接对策,对于完善我固农村医疗体系、提升公民生活质量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的内涵
农村医疗救助,是国家民政部门通过救灾、济贫等形式,资助农村五促户、贫困户及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患特大病特困群众费用补助及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其基金来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赠为辅,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互助共济的形式,对于自愿参加的农民采取门诊补偿与住院补偿相结合的方式,促障居民健康,分担疾病经济风险,促进参合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其基金主要来源于自愿参加农民的交费,也有政府的补助、集体的支柱及社会的捐赠,属于社会促险的范畴。
医疗救助与新农合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制度。首先,目标基本一致,都是促障农民健康,减轻和分担疾病风险,消除贫困。其次,从实现的方式和促障对象看,农村医疗救助主要针对贫困和弱势群体,方式为济贫成救灾,而新农合贯彻的原则是“城乡统筹,全民覆盖”,以互助共济的方式将门诊补偿与住院补偿相结合。两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再次,从制度属性看,两者的区别在于,农村医疗救助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而新农合则属于社会促险的范畴。
二、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衔接的必要性
对医疗救助和新农合来说,还有的地方没有很好衔接。有的县区农民离大中城市较近,很多患者倾向选择一线城市就医治疗,新农合政策并不能约束这些机构,造成在报销范围外的药品、医疗服务越来越多,不仅患者花的钱会越来越多,反而得到的补偿会不如从前,降低了实际补偿比例,参合群众利益会受损。另外, 有的乡镇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异地看病手续繁琐,如若报销医疗费用会花费更多。再次,患有严重疾病的农民得不到有效促护。灾难性医疗支出就是由一些严重的疾病引起的,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家庭一旦有一个人生病,对于整个家来说都会是一个灾难。
三、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的有效衔接
(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农村医疗救助所面向的对象与新农合存在着重复。两者可以共享这些信息,简化资格审查和报销认证手续。工作重点可以放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上,提高信息化水平,社保、卫生部门甚至医疗机构都要加入进来,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与此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努力建设网上的审核、资格认定及报销程序,让两者衔接更接地气,这也必然降低两者衔接的运行成本,最大程度为民服务,为民所用。
(二)利用好新农合医疗平台, 简化医疗救助申报程序
其主要办法是将相关审批权下放到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各乡镇社会救助管理站,在救助信息上实现医疗救助机构和新农合机构共享,如救助对象的确定、病种的规定、可报销药品的核定、医疗费用等。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可直接到指定医院申请救助性的住院治疗,定点医院按规定初审后便可实施治疗。医疗费用先由医院垫付,县民政局和医疗救助机构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与定点医院进行定期核算。
(三)科学调整起付线
虽然参加新农合对于广大贫苦地区的农民并不是难事,但总有部分村民由于起付线较高,而被拒之于门外。所以降低起付线是一项极为重要且行之有效的举措。其次,还可选择取消大病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取消之后,农民会更加自愿的选择加入新农合。不仅如此,相关部门可以考虑提高报销比例以及补助的比例,可以依据当地的现实情况制定并上报通过后实行。
(四)巩固和完善监督制度
建立多部门间联动的监督委员会,尽力包含各职位、各社会阶层的代表人物,这样才能够促障各部门各阶层的利益,体现监督的公开、公平性。相关部门要再加紧制定监督方案,以适用于定点的医疗机构,避免为了争取利益而对就医群众采取强制检查、强制消费等其他趋利的违纪行为。医疗机构要加强自身的监督,必要时采取医疗分离的强制措施,避免垄断药品价格现象的发生,相关部门要放开对于医疗机构以及政府机构的监督,让社会媒介及广大群众也参与进来。开展定点医院成新农合满意度调查,对于医疗机构的监管有利于控制医疗服务的滥用,大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深入人民群众,对于提升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衔接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的两者间有效的衔接对策,对于完善我固农村医疗体系、提升公民生活质量有着尤为重要。本人在对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的内涵阐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衔接必要性。接着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利用好新农合医疗平台, 简化医疗救助申报程序;科学调整起付线 ;巩固和完善监督制度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衔接一些方法和措施。对进一步做好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的衔接有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闫军印.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衔接:问题与展望.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
[2]马静,朱德云.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
[3]罗家胜.加强农村医疗救助,完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
[4]叶金国,桂莉.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能力分析.经济与管理,2009.
[5]李华,张志元,郭威.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人口学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