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臧勇宽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臧勇宽1 张春蕾2 张然3 张旭辰4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然而,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前进的步伐。
        1.身份证号码:13102519901121XXXX 2.身份证号码:13010219870829XXXX 3.身份证号码:13102419871010XXXX 4.身份证号码:13010519880222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然而,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前进的步伐。BIM是当前建设行业重要的管理系统,不但能够优化整个工程的建设工期及建设方案,更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建设品质。但由于建筑工程在建设期间品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进度与建设品质难以得到保障。通过对BIM技术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分析,了解应用BIM技术的重要意义和BIM技术应用之下的智能建筑工程品质管理工作的要点,为整个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助力。
        关键词:BIM技术;智能建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引言
        智能建筑施工技术在20世纪末传入中国,以其良好的智能化、专业化和信息集成化等优势在建筑领域中应用广泛。随着智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写字楼、商务楼以及居民住宅等逐渐扩展到学校、桥梁、道路施工等市政工程领域。一批规模相当、现代化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团队、系统集成商以及产品供应商产业链正在悄然形成。
        1BIM技术应用现状
        众所周知BIM技术起源于美国,随着计算机建模技术的发展美国将三维制图引入到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环节,开启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各个专业的应用。早在2003年年初,GSA(美国总务管理局)起草了一份3D-4D-BIM草案,在不长的时间内又发布了BIM指南。美国联邦机构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ACE)在2006年制定并发布了一份15年的BIM路线图。随着建筑技术全球化的推广,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迅速扩展到了欧洲、亚洲等建筑业发达国家,主要以日本、韩国、英国为代表,这些国家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较快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早在2009年,国外的某州政府在对一个公共建筑进行项目设计招标时规定该项目必须采用BIM进行效果设计作为参加投标的一个条件,成为首个采用BIM的州政府。在国外BIM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要求国内建筑商必须采用,已将该技术的推广提升到了政府层面。我国在BIM技术产生之初的2003年也很快开始引入了该技术,主要以设计院为主,目的是使设计方案更直观、更有利于方案的优化和修改,同时更有利于在项目投标中加分。随后国内的咨询公司、培训机构也开始引入BIM项目行业培训,为行业培养软件使用人才。近几年建筑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也认识到了BIM在建筑市场的潜在应用价值,开展了一系列的推广会议,应用展销及各种论坛和交流会。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十二五”建筑信息化发展纲要中也将BIM技术纳入研究内容。目前,BIM的使用主要是在建筑专业,在设备安装较少,建筑智能化就几乎很难找到经典案例,就该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即便是在建筑专业BIM在我国的应用还都是在起步阶段,但从目前国外的推广情况来看,该技术一定会逐步推广和深入到建筑行业各个专业,在建筑智能化专业的开展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2智能化建筑建设期间应用BIM技术的重要意义
        2.1能够更好地实现直观数字化管理
        BIM技术具备强大的模型创建功能,能够对机电、建筑、设备及相关的环境工程以数据输入的形式创建的模型,利用模型中所展现的实际比例,业主方可以,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情况实施管理进行了解,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施工方可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使整个工程的建设秩序得到更好地保证。还可以利用BIM技术控制设备运行,从而更加及时地对问题设备进行更换,使整个工程的控制与管理工作能够进行和谐的统一。
        2.2管线安装的秩序更加井然
        管线是建筑工程使用功能的重要保障。

建筑工程建设期间,会涉及到大量的管线铺设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设计方案中很难体现,应用BIM的立体成像能够直观地发现管线铺设工程建设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其定位的功能能够更好地避免管线安装期间发生冲突的现象,既能节约大量的材料,还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建设工期。
        2.3使整个工程的建设工期得到更好地保证
        利用BIM技术能够在立体模型中融入时间要素,从而达到虚拟现场建设的目标,不仅能够根据工程建设的工期制定工程建设计划,还能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期间的工艺通过对整工程现场建设的模拟,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建设期间的工艺流程控制的不足,从而为工程建设期间管理者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对工程现场的材料及的设备进行合理地管理,防止工程建设期间出现严重的交叉作业问题,对于更好地把控整个工程的建设秩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建筑工程建设期间质量管理
        3.1信息平台创建
        在BIM技术应用期间,利用3D信息模型的创建,能够对工程建设期间的信息进行实时传递。通过当前信息技术共享功能的实现,能够合理分析工程建设的多方对工程建设的方案,同时实时分享工程建设期间的各个作业阶段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的共享,能够更好地保证整个工程的建设秩序与管理的效能。在正常的情况下,工程建设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多工种作业的现象,导致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数据量剧增,各种类之间缺乏有效的兼容性,导致工程建设各方沟通难度过大,于整个工程的有序管理是极为不利的。利用BIM技术,能够实现数据交流格式统一化,工程建设各方都以IFC格式进行工程建设数据的交换与交流,利用信息共享及兼容的功能,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的进度、品质进行控制,能够减少工程建设期间的窝工现象的发生。
        3.2图纸审查及碰撞检测
        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要求比较高,需要专业的设计图纸和严格的施工管理。而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就必须使用基于BIM技术的建模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在建立三维模型的前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碰撞检查和图纸会审工作,以保证图纸的质量。这样可以准确、及时地发现设计图纸上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人工检测的盲区和一些预留洞口的位置和标记。在工程进行图纸会审和碰撞检测时,技术人员只需要将工程的各个部分的模型导进Luban BIM Works云碰撞系统,软件会自动进行试验并快速生成碰撞检测报告,在智能建筑工程初期就提前检测出存在的所有问题从而避免了施工时才发现问题再进行返工现象的出现。
        结语
        智能建筑的根本是施工质量,且项目施工安全、施工进度以及设计功能的实现需要严格管理智能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对施工质量进行质量管理是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以智能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BIM技术在当前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来指导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以期促进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和BIM技术的推广,从而带动建筑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庆.《智能建筑》智慧行——2017全国巡讲——BIM技术智能化工程应用专题论坛在武汉召开[J].智能建筑,2017(06):4-5.
        [2]吴建忠.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及重点任务研究[J].福建建材,2017(04):118-119,114.
        [3]王东林,董维华,曲辰飞,吴闻婧.基于软件技术的智能建筑工程验收检测方法[J].建筑电气,2016,35(08):7-11.
        [4]陈文利.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技术的应用-以某工程为例[J].福建建材,2016(04):26-27,39.
        [5]郭利生.智能建筑工程中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5):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