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宜宾工电段 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铁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铁路事业得益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作为轨道运行主要载体,铁道工务线路使用具有频繁性、长期性特点,使得工务线路部分零部件极易在运行期间出现损伤和故障,若检查维护工作开展不及时,不仅影响到铁道工务线路正常运行,甚至会造成巨大安全隐患。需要借助管理工作强化开展来保障铁道工务线路的安全性。基于此,该文针对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问题及其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维修问题;铁道工务线路;管理措施;养护
引言
铁路线路维修是保障轨道几何尺寸稳定、运营服务舒适、运输环境安全、延长铁路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内容。铁路基础设施在自然环境下,受到温度、湿度、外力冲击及过度使用等因素影响,极易出现路基变形、几何线形变化、使用功能受限,严重的可能发生设备故障,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铁路工务部门是负责铁路线路维护管理的关键部门,应及时、有效开展铁路线路设备排查、维修工作;有效的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1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1.1铁路养护队伍素质低、养护理念滞后
铁路行业逐步引入多元化的新兴技术及设备,无缝铁轨、无砟铁轨、板式铁轨等,这也意味着要对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我国铁路系统已逐步引进新技术、新人才,以期助力铁路行业的发展,但对于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相关职能部门并未充分结合现实需求变更思想。在预防性养护、培训养护职工的养护水平、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都处于不理想的状态,导致铁路各工务段的养护效果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养护思想存在滞后性,铁路工务线路养护质量及水平也由此受到影响。
1.2差异性的养护方法
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在地势、气候环境、温湿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地区铁道工务线结构同样存在些许不同,但是针对养护维修工作开展,需采取统一的规范标准,并且养护维修方法学应相同。而在具体养护维修期间,各个地区养护维修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差异,铁道部门相关统一、规范的养护政策难以得到落实与实施,使得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工作开展无法满足铁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无法为轨道交通工具的运行提供保障。
1.3养护方式变革强度不够
铁路轨道不同工务段的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存在差异性,意味着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方式也应多元化,如此才能满足实际需求。正是由于自然因素及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各工务段的铁路轨道结构不尽相同,这也轨道结构零部件、轨道几何整正、道床以及钢轨等方面的养护工作更为复杂且难易程度不相同。例如,高原地区的铁路工务段与平原地区的铁路工务段的养护工作就存在较大区别,铁路养护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以及铁路轨道的不同特点予以分析,由此才能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养护方案,在预防性养护、矫正性养护以及综合养护等方面予以完善,避免因轨道断裂等现象而影响交通运输安全。
2铁路工务线路养护的对策
2.1优化思想,创新铁路工务线路养护意识
随着铁路工务线路养护的改革,应进一步优化思想,从思想意识方面激发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及责任担当,以提升铁路交通运输安全为己任,主动寻找适应时代环境变化的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创新方式。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度铁路工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从创新角度提升铁路工务人员的职业能力及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在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提升养护工作质量和效果。
2.2注重道床、钢轨以及结构零部件养护维修强化
铁道工务路线的安全稳定需依托于维修养护工作的强化开展,所以,在具体运行期间,铁道部门需侧重对轨道零部件定期开展检查,尤其是铁道工务线路结构中的联结部件,保证其零部件质量性能达到标准要求。而在不同气候环境下,铁道工务线路的养护维修面临不同的问题,例如,天气炎热情况下,铁道工务线路极易出现胀轨现象;而在严寒情况下,极易出现轨缝被拉大的现象。因此,铁道部门针对养护维修工作开展,需依据对天气条件的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养护维修措施来保障铁道工务线路的整体稳定性。与此同时,为避免铁道工务线路运行期间产生锈蚀问题,可以结合实际涂抹适量润滑油,确保线路的稳定运行。当然,道床清洁工作开展同样至关重要,养护队伍需结合线路运行具体情况定期开展道床清洁,确保铁道工务线路的弹性和密实性达到标准性能要求,避免运行期间因弹性因素影响而导致道床陷入到路基中。另外,铁道工务线路运行期间遇到降雨天气,在转晴阶段道床极易产生板结现象,为避免板结的产生影响到铁道工务线路的运行,养护队伍必须及时清理,结合实际情况借助补充石渣的方式来保障道床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钢轨养护维修工作也非常重要,具体养护维修过程中对钢轨出现的擦伤、掉块问题及时解决,保障铁道工务路线的稳定运行。
2.3重视数据的准确、分析与利用
一是数据准确,提高检查人员责任心和个人素质,确保在人工检查中发现问题,分析中避免错误、遗漏;同时保证当日全部数据录入到数字化工务内,同时将晃车、轨检车、小仪器3级及车载数据全部录入,保证数据的全面、准确。二是数据分析,采用数字工务大数据分析系统对线路、道岔、股道综合分析,确定紧急修、计划修位置。同时对紧急修和计划修位置进行人工分析;查看数据中严A和A类信息的数量及超限的严重和紧急性;对各级检查信息的重复处所进行剔除。对轨检车超限等动态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实际超限位置,正线每200米一个区段、道岔每组、曲线每条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对重点超限进行标注。确保第一时间整修。分析计划组每日下班前核对各组作业超限消除情况,及时关闭工单,对消除的超限同时消号,同时对数据库与当日消号重复的数据一并进行消号,确保再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三是数据利用,根据数据分析和车间管理人员、工班长掌握的病害信息。安排好维修计划,根据天窗时间及人员做好维修超限数量安排,确保天窗安排饱满,作业质量达标。安排检查验收组在7天之内对重点超限处所进行验收,总结工作量调查和整修经验,不断提高作业效率和效果。
2.4预警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融合的54个项点,收集数据,定期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查找设备质量薄弱地段,控峰值、降均值,提升设备质量。通过作业监控及检查问题收集分析,查找作业行为不规范、标准不高问题,下发专项预警,督促相关责任车间定期整改。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人们长途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铁路交通事业发展如火如荼,而为保障民众出行的安全性,必须加大对铁道工务线路的养护维修力度,深入探析现阶段影响到线路养护维修效果的因素和问题,施行科学措施为线路养护维修工作强化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最大化地发挥出铁道工务线路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志海浅谈新形势下做好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的具体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295-296.
[2]张瑞华.新形势下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策略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3):39.
[3]徐兰军.提高铁路工务普速线路维修质量的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4):256-257.
[4]刘昌金.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12(11):317.
[5]王伟鹏.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1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