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优化探究 曾吉丽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曾吉丽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建筑给排水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金地东南区域嘉兴城市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建筑给排水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层建筑中的给水排水项目是高层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高层的排水给水计划要想做得更加的合理可靠,就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更新改进。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相比较而言,高层建筑具有很多低层建筑没有的特点,高层建筑用水多、排水多、楼层高,所以为满足高层建筑的这些特点,对高层建筑的供水、排水、安全等设计原理与后续管理的相关工作就要做出合适的改进。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然后对给水排水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出了总结与归纳。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方法
        引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下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高层建筑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主力军。随着建筑行业相关技术创新优化,住户对于高层建筑的舒适度、体验感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工程复杂、庞大,实际工程建设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施工漏洞。为此要兼顾高层建筑前期工程设计质量与后期建筑施工质量,改善给水排水工程环境、避免出现隐含风险。
        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关信息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属于一项具有较强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要想保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加强前期准备、关注中期施工以及后期保障等。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施工之前,深入到现场进行实际考察,结合周围环境、水资源情况等,明确设计方案,做好施工规划,并完善施工的各个环节。在中期施工阶段,由于给水排水工程较为复杂和严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质量。每个施工环节都要按照要求完成,并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在后期保障阶段,施工完成后,要对给水排水工程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整改,清除各种隐患问题,保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质量。
        2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是任何工程建设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并没有灵活的运用设计理念和设计技能,在设计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没有深入到实际场地进行考察,导致一些管道设计和防超压设计不满足建筑标准,容易出现质量问题。(1)污水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污水设计是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来说,这部分工作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①高层建筑塔楼污水排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污水立管会由一根横管道收集,再并流入主管道。长期以来,二层以上建筑物的污水排放都是基于这种方法进行的,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显而易见,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一旦到了雨季,排水过于集中,导致管道极易受到破坏。受损的主管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如果不及时修理,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②高层建筑转换地板梁的高度和宽度一般大于标准地板梁的高度和宽度,但转换地板梁的设置会影响厕所灯的位置。如果洁具布置与标准地板相同,洁具排水管将与转移梁发生冲突。因此,在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中应注意这类问题。(2)雨水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雨水排放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阳台雨水和屋面排水设计最为重要。在屋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往往以去年暴雨等天气的最大降雨量作为参考。因此,如果天气非常特殊,屋面雨水会在管道中形成压力流系统,影响这部分雨水的正常排放。由于自流系统的特殊现象,阳台雨水不会使排水管充分流动。根据上述分析,如果屋面雨水和阳台雨水一起排放,当暴雨等极端天气超过设计承重标准时,雨水管也会形成满流,阳台地面排水也会出现回水问题,阳台末端积聚的雨水不会排放。如果屋顶雨水和阳台雨水混合的设计理念继续下去,阳台上的“回水”问题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雨水系统设计中有必要对转弯后的雨水管道模型进行处理。通常的方法是放大原模型。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优化
        3.1优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在设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过程中,要深入到建筑施工现场,关注管道和防超压设施的设计,而且还要加强一户一表改造。在对管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重点对配水系统、管道材质选择和尺寸设计。在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要将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水分开设计,采用分开排放的方式,这样能够保证各种废弃物能够重新处理回收应用,而且还避免出现垃圾杂质堵塞情况,大大提升污水处理的效果。在管道设计中,针对住宅楼而言,需要设置专门的同期立管,保证排水支管和横干管的连接点以及立管的底部存在1.5~3m的距离。假如由于特殊情况存在,导致实际管道安装和设计不符合,就可以设置一个单独的排水管,这样能够确保卫生器具的安全使用。另外,在对管道材质选择和尺寸设计方面,要结合建筑的设计要求,选择新型的绿色环保、节能材料,一般管道设计都是根据DN150标准,要考虑供水压力,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居民的用水稳定性,而且还能为后期施工提供依据。
        3.2雨水收集技术
        基于高层建筑实际积水情况,将路面与屋顶的雨水作为主要收集对象。收集完成的雨水可作为植被浇灌、清洗场地、喷泉用水等用途。雨水回收利用布局中,雨水存储设施的有效容积计算方法如下:首先计算集水面重现期1年或者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值,将该值去除弃流流量得到一个容积标准,雨水存储设施容积需大于该标准。雨水回收的水质需要经过测量确定,不存在实测条件的区域可以基于经验值进行判断,判断依据如下:CODcr区间为[70mg/L,100mg/L],SS区间为[20mg/L,40mg/L],色度区间为[10度,40度]。该数据来自《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
        3.3消防设计
        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中,室内消防设计也是一个关键环节,主要体现在增压供水、自动注水、消火栓施工等工程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分为封闭式、雨帘式和水帘式三种。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有必要结合室内消防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室内消防设计形式。
        结语
        总体而言,对于高层建筑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给水排水问题,我们更应该注重自我节约用水的意识,合理的运用水资源。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建筑的排水给水方面的设计原理以及技术也应该得到加强。从设计角度来讲,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努力创新,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相应的处理与构建上围绕着各个基本内容环节进行处理,在高层建筑更好运行的基础上,对给水排水的技术水平进一步的提升。根据高层建筑给排水的这些特点来对给水排水系统进行改进,从而可以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事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红.浅析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J].工程科技,2018(2).
        [2]王珂,张晓东,吴晓羽.高层建筑消防供水的重要性[J].中国百科,2019(5).
        [3]郭林.分析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若干要点[J].科技与创新,2018(8):81-82.
        [4]侯月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技术的设计与施工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3):156-157.
        [5]周君毅.高层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及施工要点[J].江西建材,2015(15):84,89.
        [6]王祥意.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问题及优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5):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