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赵建新
[导读] 摘要: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工务段  河北承德  068250
        摘要: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工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轨道交通提供优质、安全、可靠的设备,工务部门首先要解决好人和设备的安全管理问题。本文基于实际,提出了提升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铁路工务;安全管理;工务安全
        一、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安全生产控制
        (一)设备二维码
        对工务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移动端应用程序辅以扫描端口,使其具备扫码和选录的功能,病害的录入方式可根据相关操作人员工作习惯和现场信号强度进行选择。二维码扫描的优点是能快速找到现场设备,并为维修争取时间。
        (二)预警系统
        工务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移动应用程序提供疾病预警窗口。根据实际情况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给出的病害库中选择相应的病害,再经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专业人员导入系统。当设备再正常工作中出现了非正常的问题,那么设备就会自动进入病毒防护的状态,并对该病毒进行扫描和处理,优先解决掉出现问题的设备,研讨规划和分析小组将优先处理这些疾病。
        (三)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科学检修水平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工具或者新型设备对较高的设备进行检查;其次可以通过除草除冰设备来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减少由于环境因素带来的工作困难问题;三是采用碳纤维布对结构构件补强;四是通过对设备或技术进行除锈工作,通过除锈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使其延长使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维护用时。
        二、优化维修体系,提高维修管理的内在动力
        (一)明确职责和管理职能
        1需要对工作中的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通过检、修分离管理制度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管理,制定年度维修计划、组织和技术措施。审查批准车间维护月度生产计划和年度、月度维护和检查生产计划,组织定期检查生产管理、监督、验收和评估过程。
        2.线桥车间。道路和桥梁维护的组织和实施的负责主体,对其负责的设备进行状态检查和维护,并控制运行安。在检修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制定严格的计划和体制,对问题的处理提出具体的方案,经审核批准后实施。根据批准的计划,编制各工区的月度生产计划,必要时报告车间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完成设备评审、维修质量评定和维修质量评审,确保工作安全和质量。同时定期分析质量状况的测试结果,检查设备状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3.线桥养修工区。负责设备的维修、定期检修、局部大修等工作。
        (二)改进维修工艺,创新维修方法,提高维修性能
        1.扩展维护概念,集中作业组织减少作业点,降低安全风险,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为专业维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基础。在正常的工作中还需要对大型器械设备的质量进行长期的监控,有效延长维修设备使用的周期。
        2.桥隧设备的维修过程采用有状态维修和定期维修相结合的方式。

如果检查发现超过了超限处所,必须立即安排维护起来,消除超限;定期维护是预防性维护,根据不同类型设备的状态变化进行控制。每两年为一个维修周期,使设备的质量经常控制在维修合格的状态下。综合养护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所有设备为一个单元,均实行状态维修。
        (三)依靠系统提高监督检查的有效性
        1.加强检验工作的规范化,依托管理制度,对路桥病害分类、数据采集和检验等工作进行规范化。在进行检查工作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或者技术人员操作等方式来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病毒等数据进行合理的采集并分析,将有价值的数据上传至管理系统中进行全面的分析,来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形成问题数据库。还要形成固定的检查周期,按照规定的周期实施检验计划。同时,应根据关键设备的分布、运行通道、交通条件等划分检查区域,规范线路和上下通道的位置,要明确检查部门,明确责任,提高效率。
        2.加强检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车间通过管理系统对检验产生的问题数据库进行分析和处理,完成周检报告和月检报告,并在管理系统中制定处理意见,作为下一步制定维修计划的依据。同时可根据周检、月检报告建立季度检查和分析报告,以促进病害的控制。
        3.加强对年度养护计划的完善,强化对设备维护、维修计划的管理,对桥隧养护工区提交的季节性工作和检验结果,以及桥隧养护区上报的可用人力,实行总量调配。
        4.加强对现场作业的监控和检查,利用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作业区和维修区的作业情况进行核查,实行标准化作业,对生产进度和作业质量进行监控。
        5.加强养修作业评定验收管理:(1)评估保养的质量。维修区根据维修质量标准进行自评后,将得到的自评结果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再上报给专门的评价系统。(2)自检合格后,将自检结果上传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在完成维护工作后自动生成处理报告。
        三、提高管理者安全管理理念,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落实
        一是精益安全管理倡导的“群众路线”,就是领导干部到现场,听取职工意见,解决职工生产、工作中的困难,关心群众,热爱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员工满意,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就会得到增强,才能形成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二是加强安全管理培训,要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监控,就要把对员工的安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升到重要位置,建立内部培训队伍,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在现场思考问题。三是引入“现场思维”,只有树立了“现场思维”才能体会生产经营中的真实环境和员工的感受,了解真实情况,形成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四是安全管理要基于流程管理。基于流程管理本质上是检查生产现场、工作流程和员工行为符合标准的程度,重点考察生产秩序的稳定性、工厂操作和质量控制以及工厂的受控程度。五是安全管理应着眼于员工自身,激发员工的内生活力,通过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方法来实现自觉的安全管理。
        结论:
        安全不是一个新概念或新事物,只有通过技术、制度和文化的全方位实施,安全管理才能具体、有效、可控的进行,并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崔迎辉.铁路专用线工务施工及安全管理[J].大陆桥视野,2019(10):75-76.
        [2]王琨.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工务维修与管理现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7):9-10.
        [3]马晓旭.关于铁路工务施工及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