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41282819880510XXXX;2身份证号:41282819880910XXXX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安全性提升作为现代建筑结构设计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使用效果,能否充分保障建筑用户的居住安全可靠性。因此,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要严格控制建筑工程结构科学设计,督促施工人树立起先进的安全施工理念,按照设计图纸规范进行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确保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建筑结构的综合设计水平。本文将进一步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引言
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属于不容忽视的缓解。一般来说,建筑结构设计不但决定建筑的整体预算水平,同时还与人们的财产安全密切相关。针对建筑物实施施工设计时,为了满足建筑物的安全性要求,需要做好各方面的信息汇总,同时参考科学设计的案例做好优化改善工作。为了进一步探讨建筑结构安全的优化策略,现就建筑结构安全的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建筑结构中的设计概述
在建筑领域,结构设计是指以结构语言来体现设计师想要体现的东西。其中,结构语言是指建筑师基于建筑等专业图纸提取出来的结构组成元素,主要涉及基础部分、梁柱、墙体、楼梯等,再把汇集以上元素以形成一定的建筑结构。所以,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包含上部结构、基础、细节等部分。而结构设计的分步措施有结构方案设计、相关计算、施工图等。在确立结构方案时,应综合考量诸多因素,一般按结构的重要性、场地种类、地质勘察结果、结构层数、建筑总高等来设计方案。在相关计算中,涉及内力、构建、荷载等的计算和构建验算:内力计算应根据构件截面、荷载值展开,主要涉及轴心力、剪力等;在构建计算中,按荷载计算值、构造需求,借助标准或者计算手册上的试算方法,进行构件截面的初步计算;荷载计算涉及内外部这两种荷载,应按荷载标准下各种施工组合值、标准永久值等不同系数来算;而构建验算是指按结构内力计算值与有关标准,结合构件要求来复核构建试算能不能达到标准要求。而施工图设计一般在完成以上方案设计、有关计算后才进行的。
2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2.1建筑结构设计使用材料管理不当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施工材料的采购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材料质量是否过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性。由于建筑类型与设计结构的不同,该建筑会对具体施工材料有着不同的要求,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有效控制工程综合造价成本,会选择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过于节约材料费,在建筑施工前期就会留下安全隐患,会严重威胁到建筑用户的生命安全,不利于整个建筑行业建设安全稳定的持续发展。
2.2安全意识不强
安全观念不足会严重影响建筑设计工作的健康发展,也会使建筑结构中存留安全隐患。建筑项目的质量常常与设计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有重要关联。目前,大部分建筑设计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没有达到相应标准,再加上对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建筑设计的安全性问题。
2.3薄弱的抗震性
在工程设计中,结构设计至关重要,所以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要想收获理想的设计效果,就应优化结构设计。通过结构设计,来控制建筑的安全性属于一项基础的设计要求。然而,很多设计人员却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很少融入必要的先进观念,而无法充分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安全性。这样有些地方的建筑拥有并不理想的结构性能,特别是抗震性能很难满足实际的要求,以致在遭遇地质灾害时,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3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提升的实践措施
3.1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使用材料科学管理
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高度重视自身建筑安全质量性,要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要求,规范引进使用对应的建筑施工材料。建筑施工企业单位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在实践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求底下工作人员偷工减料,采用一些劣质的建筑市场材料,这样会导致后续施工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致使建筑结构设计留下安全隐患。在建筑物地基结构设计施工中,相关作人员要始终组训深埋不浅埋的基本原则,认真做好基槽回填与夯实作业,并主动强化地下根基与地上建筑物结构整体性。当施工现场的地基是处于软土环境中,设计人员要督促施工人员严格采取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利用高质量材料与设备加强地基基础的稳固性。
3.2提升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意识是建筑企业和内部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设计单位要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作用,对安全事故发生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加以分析。在实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时,由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来实施,从根本上确保设计结果的质量,并且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的需要,有效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谨慎操作、安全行事、反复核对计算数据,切实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3.3加强结构抗震方面的设计
在建筑领域,要想确保结构设计满足安全性要求,则必须加强结构抗震方面的设计。作为设计人员,在开始设计以前,就应认真分析、全面把握整个建造环节上的一切细小环节,以此来促进建筑标准化的快速提升。同时在,有关的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还应充分融合新的设计思想与传统设计手段,并且真正意识到在结构设计中大力确保抗震性的必要性。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不仅需要顾及地震因素,而且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震动因素。此外,还应认真研习建筑四周的自然环境,综合考量一切不确定因素,以此来增强其抗震性,充分确保建筑的整体安全性乃至人们的人身财产方面的安全性。
3.4创新完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建筑设计单位要注重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实践创新工作水平,高层领导要主动加强对设计人员的科学指导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引导设计人员完善自身设计方法,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将数字化技术实践应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比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创新采用BIM技术,辅助建筑结构设计活动的科学高效开展,其能够在建筑整体安全性设计上起到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帮助施工企业有效提升结构设计质量水平,促进各项工作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建筑设计企业单位还需通过创新运用数字化电子信息技术提高建筑整体安全可靠性。
结语
总之,在建筑领域,通过优质的结构设计,能大幅改善建筑结构的整体美观性,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安全、惬意的生活环境。而结构设计还属于建筑整体安全性的关键性衡量标准,所以结构设计师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足够高的专业水平,以真正确保建筑的安全性,设计出与人们的需求相符的建筑结构。同时,在具体设计结构时,还应全面把握各项结构设计细节及要点,并综合考量建筑的安全,有效管理、控制结构设计环节,及时消除设计中出现的隐患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增强建筑的整体安全性,促进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伟.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64-65.
[2]徐晓贺.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58.
[3]邵金文.试论当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及其优化设计要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4):113.
[4]文慧波.浅析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中国房地产业,2016,000(021):91.